浪子回頭金不換,上樑不正下樑正:蘇洵是怎麼做到的

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上的是《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這本書,學的第一篇文章是蘇洵的《六國論》,《六國論》這篇議論性散文大家應該非常熟悉,文氣貫通,行雲流水,恣肆奔放。

比起文章,大多數同學更有興趣的是作者不一般的經歷,這個不成器的父親,卻教出大宋才氣絕頂的兒子,而且是兩個。我們就來說說這個。

浪子回頭金不換,上樑不正下樑正:蘇洵是怎麼做到的

蘇洵

太不成器的蘇洵:

蘇洵,1009年出生,四川眉山人。由於父親蘇序在朝任官,家庭經濟狀況還是比較優裕的,7,8歲開始學習句讀、作詩文,還沒學會就中途放棄,19歲結婚,娶了程夫人,這時的蘇洵仍然無心向學、不好讀書,放浪不羈,整日呼朋喚友,遊山玩水,這點似乎是老蘇家祖傳的,據蘇轍寫的家譜,祖父蘇序從小也是性格頑劣,不喜讀書,為人慷慨,不求回報。所以對於20歲還不成器的兒子,蘇序也是“縱而不問”。當然,他的兩個哥哥蘇澹、蘇渙還是很優秀的,都考取了進士。

大器晚成的蘇洵:

直到25歲,再次感受生離死別(長女未滿一歲夭亡)的蘇洵受到刺激,母親史夫人病逝,安葬在故鄉眉山。他在上歐陽內翰書寫到,自己少年不學習,25歲才想起要讀書,浪費的時間太多,應鄉試又落榜。想想太鬱悶,等於兩個哥哥都是大學畢業,自己連個高中學歷都沒有,把以前的書稿一把火燒了,閉門苦讀詩書經傳諸子百家之書以及韓愈、柳宗元的文章,焚膏繼晷,夜以繼日,五六年學問終成。

命途多舛的蘇洵:

如果說蘇洵在學業上走了很大的彎路,那麼他的幾個孩子的亡去可能給他帶來了更大傷害,蘇洵有六個孩子,20歲時,長女一歲不到夭折,22歲生長子景先(10歲不到夭折),25時生次女(夭折),27歲時生幼女(八娘),28歲時得次子蘇軾,31歲生蘇轍,除了八娘出嫁後很快在婆家去世,另外三個孩子都夭折,就剩下蘇軾、蘇轍兄弟,這可能真是上天的選擇。

浪子回頭金不換,上樑不正下樑正:蘇洵是怎麼做到的

三蘇


擅長教子的蘇洵:

  • 程夫人教子

蘇洵夫婦二人都是教子的高手,程夫人大家可能早有耳聞,司馬光對其有非常高的評價:

“貧不以汙其夫之名,富不以為其子之累;知力學,可以顯其門,而直道,可以榮於世,勉夫教子,不愧為古代一賢母。”

程夫人不僅在當年蘇洵改過自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對蘇軾、蘇轍兄弟也是言傳身教,鼓勵他們“奮厲有當世志”,“立乎大志,不辱蘇門,也不悔於國家。”

有一次程夫人給蘇軾、蘇轍講《範滂傳》,說到東漢末年桓帝、靈帝時,宦官擅權,民不聊生。當時有位官員範滂,為官清正,有膽識、才幹。他因體恤百姓,得罪豪強而遭到誣諂下獄。臨刑前,他去向母親道別:“母親,弟弟是個孝順的兒子,可以盡瞻養母親的責任,兒今天要離開你了,望您老人家不要過分悲傷。”範母擦乾眼淚對兒子說:“你今天得到的是好名聲,我有什麼悲傷的呢?名與長,二者何必一定要兼顧呢?”蘇軾聽到這裡,忍不住地撲到母親懷裡,激動地說:“母親,我長大了要做範滂那樣的人,你允許嗎?”程夫人感動不已,對蘇軾說:“如果你能做範滂那樣的人,我難道就不能做範滂母親那樣的人嗎?”果然,蘇軾後來真成了才華橫溢而又剛正不阿之人。

良好的教育,必須夫妻倆配合好,他倆配合地是真好。

蘇洵教子

蘇洵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名二子說》,解釋蘇軾、蘇轍名字的由來: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

意思就是,軾是馬車上的橫木,也就是扶手,不扶也又處可扶,可有可無,轍就更慘了,就是車輪碾壓過的印痕,更無關緊要了,其實蘇洵是想在兩個兒子十來歲的時候告誡他們,人生的道路上充滿坎坷和波折,你倆不要鋒芒太露,蘇轍後面處理不錯,蘇軾就慘了點,可見知子莫若父,早早就給了他們警告。

浪子回頭金不換,上樑不正下樑正:蘇洵是怎麼做到的

蘇軾


俗話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但是簡單粗暴的打罵,除了讓孩子產生畏懼心理,並無裨益,更談不上讓孩子知是非,明對錯。我們來看看蘇洵什麼做的。

為了讓兩個兒子愛上讀書,蘇洵也是故弄玄虛、欲擒故縱,煞費苦心:

每當看到孩子們打鬧滿屋子跑的時候,他就故意躲進角落,然後拿出一本書如飢似渴般地讀起來。小孩子哪裡受得了這樣的引誘,就趕緊跑過去看看父親在幹什麼,等他們上前探秘的時候,蘇洵又故意趕快把書合上,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

反覆操練幾次之後,兩個孩子便覺得父親看的書肯定很有意思,也對書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主動吸收顯然要比被動接受好啊。

當然,蘇洵也並不承諾放棄武力,蘇軾在被貶儋州(今海南島)時,還在文章中說經常做夢父親要求背書,背不出來打屁股,你想想,那時候蘇軾都六十多了,父親去世也幾十年了,還心有餘悸,可見孩提時候的教育影響有多大。

蘇洵不僅用盡手段讓孩子讀書,還儘自己所能給孩子提供優質的的教育資源。他遍訪名師,比方說拜謁翰林學士張方平、歐陽修,作為一個父親確實不容易。

47歲時,他帶蘇軾、蘇洵進京應試,謁見翰林學士歐陽修。文壇宗師歐陽修對蘇洵的文章讚不絕口,向朝廷舉薦蘇洵。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蘇洵作品,一時名動京師。

更轟動的則是第二年,二子同榜應試及第,轟動京師。


浪子回頭金不換,上樑不正下樑正:蘇洵是怎麼做到的

蘇轍



結語:

教育孩子,有時候說的多並不一定效果好,因為孩子可能更不耐煩,很多時候父母低估了自己的孩子,他們什麼不懂呢?少干涉他們一點,放開他們一點,給孩子成長更多一些的空間,他們肯定可以做的很好。

浪子回頭金不換,上樑不正下樑正:蘇洵是怎麼做到的

從蘇洵夫婦身上,可以看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今天你給了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未來孩子就給你呈現什麼樣的未來。所以一定要記住,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TA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