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生活中的禮節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禮在生活之中涉及各個方面,人們的一切日常生活都離不開禮。禮的建立應該是在周初,當時的統治者為了更好的統治國家,便設立了一套完整的禮,用於國家從上至下的管理,並以禮約束人們的行為。經過不斷的完善,禮成了華夏民族的一種內在文化。

我國古代生活中的禮節

古代的禮大致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物質享用上的禮制,如服飾、用器、車輿、居室等等,不同等級的人享用不同的規格;二是相處、交往之禮,包括言談舉止及交往的形式。我國古代的禮節在形式上是相當複雜的,主要體現在官方和貴族之間的舉止和交往的制度,而在民間,也形成了相對簡化版的禮節,稱為禮俗或習俗。三是禮這方面的精神內容,形成了人們所崇尚並遵行的一些道德標準,如恭謙、禮讓、忠義、誠信、孝悌、尊師敬老等等。

我國古代社交禮俗涉及的內容很廣,這裡就一些常見的禮俗做下介紹。

站立禮

常言說"站有站像,坐有坐像",我們先從站立禮來說起。站立禮有拱手、作揖、長揖、打躬幾種,這幾種禮的共同特徵是一手半握,另一隻手攏在其上呈抱拳狀(一般是左手在外攏著右手,為吉拜,若右手在外攏左手,則為兇拜;另有一種說法是男子拱手左手攏右手,女子拱手右手攏左手)。

我國古代生活中的禮節

拱手禮

拱手禮最是簡單,只需雙腿站直,雙手抱拳,所表達的禮意也是最輕的。如遇不認識的人問路,以此禮即可。過去練武之人在比試之前也要互相拱手行禮,其左手半攏狀改為四指並齊為掌,右手為拳狀,抵在左手掌心。

我國古代生活中的禮節

練武之人的拱手禮

另外,古代上下級之間,上級一般也以拱手禮回覆下級,所謂"尊揖卑者,拱手;卑揖尊者,馨折",馨折的意思就是躬身施禮。

作揖禮是兩手合報拱起再按下去,同時低頭,上身略前屈。早期文獻記載的作揖禮沒有低頭躬身的動作,到了宋代的《訓蒙法》中則記載"揖時須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頭"。真德秀(1178~1235年)的《教子齋規》也說"學揖,低頭屈腰",可見最晚宋代的作揖禮便已須低頭屈腰了。

我國古代生活中的禮節

作揖禮

作揖禮在日常中應用較為廣泛,一般向人致謝、祝賀、道歉及託人辦事等,都行作揖禮,在官場中作揖禮也常常用到,比如身份低者向身份高者行比較重的禮,身份高者還禮也常用作揖禮。

長揖禮,是拱手高舉到頭頂,並做自上而下的動作,同時上身也隨著彎曲,做類似鞠躬的動作。長揖禮比一般的禮更重,但比跪拜禮輕。所以古代一些士人不願向權貴屈膝下跪,但又需要表示一定的尊重,便行長揖禮,以示不卑不亢的態度。

我國古代生活中的禮節

長揖禮

長揖在清代還用做師生之間的禮節,一般學生需向老師行下跪作為拜師禮,但作為皇子則以長揖行拜師禮,老師以長揖還禮。

打躬禮,是深深彎下腰作揖,與長揖一樣,都屬於重禮,二者的區別是長揖雖躬身,但彎曲度稍小,是著重於手臂的動作,由上向下的幅度大。而打躬則重於上身彎曲的深度,以鞠躬而表示敬意。

我國古代生活中的禮節

打躬禮

站立禮中還有叉手禮鞠躬

,叉手禮是唐宋時期的禮節,是雙手手指交叉向上放在胸部位置,《訓蒙法》記載"小兒六歲入學,先教叉手,以左手緊把右手,其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不得著胸,須令稍離方寸,為叉手法也"。這種叉手禮無論男女老幼都可實行,多在站立時使用,尤其是回話時,常加上這種禮節動作。

我國古代生活中的禮節

叉手禮

跪拜禮

跪拜禮的基本動作是膝部必須著地,為跪。而拜是指兩手著地。跪拜禮由於人們坐具與習俗的變化,也隨著發生變化。最早時,人們席地而坐,兩膝著地,臀部靠在腳後跟上,這種坐姿稱為"跽(ji)坐",當需要施禮時,便臀部離開腳跟,上身挺直,叫做"長跽"或者"長跪"。這種禮只是略表敬意,比較常見,如果在挺身後再彎腰,加上手和頭的動作,則就加重了禮節,其中又分為三種。

我國古代生活中的禮節

跽坐陶俑

空首,指跪坐時俯身而拱手至地,引頭至手但不觸地。

頓首,就是空首時頭要觸地而拜,觸地後馬上抬起,這是身份和地位相當之人相互行禮的一種形式。

稽首,指頭部觸地後還要停留一段時間,是表示對受禮者特別的尊敬。

跪拜禮在古代也不完全是跪坐時實施的,在室外行跪拜禮是站立而下跪行禮,也有"避席"而拜,就是離開自己的坐席站立後再跪拜,這種顯得更為莊重。

我國古代生活中的禮節

避席而拜

到後來椅子自唐宋以後普遍使用,人們席地而坐的習慣也漸漸消失,跪拜禮也變為全部是站立而再下跪了。

配合性禮節

,指見面時快速向前走,是一種禮貌性動作,源於日常習俗,尤其是晚輩見長輩,下級見上級時都要快步行走到近前。身份相近的人互相出於禮貌也會同時快步靠近,再行其他禮節。

我國古代生活中的禮節

趨身行禮

唱喏,在一些古典小說中常會見到這個詞,意思是人們在相見時,口中發出"喏"的聲音,以向對方表示應答、感謝、尊敬或問候的意思。類似現在人們常說的"您好""好嘞"等此意。在南北朝時已出現這種禮俗,到唐宋時期,已經廣泛流行。根據聲音的大小和長短,還分為"小喏"和"大喏"或"肥喏"。

舉止禮節

古人對日常舉止也是有禮節要求的,比如古代人對坐姿就比較講究,席地而坐時期,人們的坐姿大致有三種。一是"趺(fu)坐",就是盤腿而坐,也叫"跏趺坐";二是"箕踞",就是兩腿前伸而坐,全身像個簸箕;三是"跽坐",也就是前面說過的跪坐。其中最禮貌的就是跽坐,而箕踞則是不合禮節的輕慢之舉,只有在不拘禮節的朋友之間才有這樣的坐姿。

我國古代生活中的禮節

箕踞陶俑

古人的穿戴也是另一方面的重要禮節,古人成年時要舉行冠禮,也就是把頭髮束起來紮在頭頂,並戴冠插笈固定,這樣就成為了一個成人。有身份地位的人與人相見或者參加社交活動,就一定要戴冠,否則頭髮就會披散下來,就不合禮節。而武官戴的皮冠和胄(頭盔),在見人時要摘下來,因為這種不是套在頭髮上的那種,所以摘下後頭發不會亂,這也是一種禮節。

我國古代生活中的禮節

古代冠的各種名稱

對於衣服的穿著,古代強調不露形體,所以衣服都是寬鬆肥大,《禮記 內則》還強調"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就是連臉都要遮擋住。

鞋,古代又稱履、屣(xi)、屨(ju)等,按照材質和款式,還有屩(jue)(草鞋)、屐(ji)(木鞋)、舄(xi)(復底鞋為舄)、鞮(di)(皮鞋)、 鞾(靴)等名目。

我國古代生活中的禮節

木屐

在席地而坐的時代,登席是必須要脫鞋的,而迎接客人又需要穿鞋。脫鞋的禮節在官場上更為嚴格,甚至納入國家的禮儀制度之中,朝廷舉行大朝儀,官員面見君主,必須脫掉鞋子,只有極少數受到特殊待遇的大臣,才被允許穿鞋上殿。

而祭祀天帝、祖宗時,需要鞋和襪一同脫去的。直到座椅取代席之後,脫鞋的禮節才逐漸消失。但是在一些隆重的場合,依然沿襲漢魏時的古禮,如唐代的元旦、冬至大朝會,入殿官員需"至解劍席,脫舄,解劍",拜賀後在"佩劍,納舄,復位"。直到南宋以後,朝堂脫履的制度才基本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