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 2020 年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影響 2020 年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1. 單邊主義行為將加劇世界經濟增長的潛在風險

自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在經濟領域採取了一系列單邊主義措施。具體表現為:單方面挑起與中國、歐盟、日本及韓國等的貿易爭端,單方面要求重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頻頻退出既有的多邊國際組織,等等。美國政府採取的單邊主義行為不僅破壞了雙邊經貿關係,更是對區域合作組織和機制的破壞。其後果是降低國際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水平,破壞全球產業鏈,對世界經濟增長產生了長期的負面影響。

2. 數字貨幣等新型金融業態將加快國際金融體系變革

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去美元化”呼聲日益高漲。然而,目前美元在全球跨境支付中的佔比仍高達 41% (SWIFT),在外匯交易中心佔比高達 43% (BIS),在儲備資產中佔比高達 62%(IMF) 。在此背景下,數字貨幣等新型金融業態為解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元獨大的困境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顯示,目前參與調查的央行中有 70% 正在參與或將要參與央行數字貨幣的工作或研究,且 2018 年較 2017 年的數量有所增加 ② 。本報告認為數字貨幣將從提升國際金融體系穩定性、提高金融交易效率以及打破美元的霸權地位等方面加快國際金融體系的變革。

3. 新技術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此輪科技革命是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以 5G 作為支撐的技術革命。其所具有的三大特徵將助力科學技術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一是數字化。信息通訊技術的發展催生出數字貿易這一新型貿易形態,廠商實現以零成本或極低的成本與外國消費者和國外供應商進行及時、高效的交流,並通過現代化運輸管理系統等兼具高效率、低成本優勢的途徑對貨物和服務進行運輸和配送,從而降低貿易成本,提高產品的多樣化,促進全球經濟和貿易的增長。二是智能化。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逐步走向產業化、標準化和模塊化的成熟階段,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各類新產品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不僅將刺激經濟效率和經濟規模發生“量”的變化,更將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產生“質”的顛覆性影響,重塑醫療、教育、消費、娛樂、國防等幾乎所有領域。三是新能源化。在傳統經濟模型中,世界經濟增長受能源和

資源供給的制約而呈現出週期性變化規律。新科技革命推動新能源和新材料的顛覆性創新,快速轉化為

生產力,對傳統能源和材料產生替代效應,打破原有的經濟週期運作規律,產生放大性的生產效益 。

4. 制度競爭加劇全球經貿治理格局的分化

進入 21 世紀以來,隨著世界經濟格局“多極化”的出現,發達國家主導的傳統國際經貿治理平臺在應對各國經貿摩擦時略顯乏力,對傳統國際經貿治理平臺進行改革的呼聲與日俱增。展望未來,由美國和中國分別主導的區域性制度競爭將加劇全球經貿治理格局的分化。

第一,《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omprehensive Progressiv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 CPTPP 協定)的達成標誌著,氣候、環境保護、人權等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高標準規制融合類議題正式進入主要發達國家國際經貿治理視野。第二,《美墨加協議》(The United States Mexico Canada A-greement,簡稱 USMCA)納入“毒丸條款” 。該條款可能成為未來美國貿易協定談判的模板,迫使其他國家在中國問題上與美國保持同一立場,進而影響中歐關係、中日關係以及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關係,成為美國製衡中國全球經貿合作的重要手段。第三,“一帶一路”建設逐步進入以制度建設為導向

的、自上而下的推動階段,逐步形成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合作機制,為加強沿

線各國的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製度性保障,為現有多邊合作機制增添實質性內容,更打破了現

行由歐美日主導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治理平臺,為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了由新興市場主導的

國際公共制度平臺。第四,《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 RCEP 協定)整合了東盟十國與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之間現有的 35 個貿易協定 ,整體上結束了亞太地區以雙邊和小區域合作為主的“初級階段”模式,成為東亞地區一體化的機制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