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濤:夜以繼日守護空中“生命通道”

◎ 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

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作為民航湖北監管局局長,江濤將面臨兩個前所未有的艱鉅任務。“武漢機場是全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年旅客吞吐量逼近3000萬人次,暫停運行帶來的影響難以估量。”江濤說,停航後,大批醫護人員、防疫物資通過空中交通馳援湖北,如何協調調度空中航線,守護空中“生命通道”,則是武漢疫情防控運輸的一場硬仗。

江涛:夜以继日守护空中“生命通道”

元宵節,江濤(左三)看望湖北機場集團物流公司員工

70多個日日夜夜,作為民航湖北疫情防控指揮部總指揮,江濤夜以繼日奮戰在最前線,與1.6萬民航人一起守護著這條空中“生命通道”。

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從當天零時開始,江濤就開始奔波於武漢疫情防控指揮部和天河機場,統籌協調、妥善處置武漢機場暫停運行帶來的影響,回到單位已是深夜。“36個小時沒閤眼,走路都在飄。”回想起來,他自己都感慨,實在發生了太多事情,我都不知道那幾天是怎麼過來的。

疫情暴發後,湖北民航的主要任務轉移到保障醫護人員與應急物資的運輸和疫情防控兩個方面。江濤更忙了。

除夕當天,身處各方信息彙總、協調、聯繫中心的江濤,手機充了3次電。直到晚上7點半,他才在單位值班室匆匆扒了兩口盒飯當作年夜飯。

湖北監管局距華南海鮮市場不到三公里,處於武漢市疫情的“重災區”。為加強防護,江濤下了一道“命令”:除每日必要在局值守人員外,其餘人員一律遠程辦公。不讓其他人來,江濤卻每天都到辦公室值班。“這個時候,領導必須衝在前面,大家心裡才踏實。”

在剛開始保障醫療救援包機時,各方對接尚處於磨合期,常有突發情況要處理。加之包機數量大、任務時間緊,很多航班都不得不放在半夜執飛。江濤時刻關注這些航班的保障情況,直到最後順利完成,他才放心休息。

2月14日凌晨兩點半,江濤突然腹部疼痛,在床沿上硬生生坐了3個多小時。他一再為自己打氣:“我不能病,一定要挺過去。”幸好,天亮後,疼痛消失,江濤照常工作。

江濤的家人都在廣州,然而工作忙碌,他每天只能抽出非常有限的時間和家人電話聯繫。

按照民航局、民航中南局統一部署,江濤配合省市有關部門,一方面協調解決滯留境外的湖北籍旅客返漢問題,確保醫護人員及全球各地防疫物資迅速運抵湖北,一方面積極發揮通航大省優勢,針對救援物資短途運輸需求,在全省14家請戰通航企業中選拔組建了“湖北省防疫物資通航運輸隊”。

湖北監管局在信息獲取、運行支持、跨區域協調上,為通航提供24小時在線支持,並組織梳理應急救援中需關注的各個要點,迅速出臺相關工作指令,給通航企業以指導。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湖北通航完成了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緊急調運核酸檢測試劑等多項任務,解了應急物資運輸燃眉之急。

在江濤協調指揮下,1月24日至4月2日,湖北民航共保障救援航班1117架次,運送醫護人員70560人次,防疫貨物10427噸。2月1日至4月2日,湖北地區通航應急運輸237架次,運輸貨物55噸。

“能為戰‘疫’做貢獻,再苦再累都值!這場戰‘疫’,我們必勝!”江濤堅定地說。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