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颗彩钻石价值4个欧洲遗失香山到颐和园的路上,传说还是史实(下)

7颗彩钻石价值4个欧洲遗失香山到颐和园的路上,传说还是史实(下)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1860年9月21日,八里桥抵御英法联军大战爆发。3万名大清朝满洲、蒙古的精锐步骑兵,在科尔沁亲王的指挥下,在八里桥桥头,排出长达5公里的弧形阵线。与携枪带炮的英法联军展开了一场恶战。英法联军猛烈的炮火将清兵打得节节溃退……清兵在连续的“自杀式”冲击之下,仍然没能阻止侵略者的步伐,英国人的大炮,锡克骑兵,标准的欧洲式骑兵冲锋,轻而易举地刺穿了清兵骑兵的阵列,装备着左轮手枪和马刀的英国胸甲骑兵也加入了战场。最后,在大炮轰击下,联军步兵排成刺刀阵开始向前推进,战斗进入到了最后的阶段。英军步兵团在2门榴弹炮配合下,粉碎了身穿黄色马褂,打着黄色军旗的清朝皇家禁卫军反击。曾经被炮火打散又多次重整的八旗禁卫军也在刺刀面前迅速崩溃了,帝国的首都向侵略者敞开了大门。在八里桥桥头,一个身体特别高大的清军,高举着科尔沁亲王的帅旗,一面黑字杏黄大旗,不断向各个方向的清军传达命令。当战斗已经失败,八旗禁卫军开始掩护清军向北京方向撤退时,这个高大的旗手还在那里传达着亲王最后的命令。几个士兵冲上去,力图俘虏他。这时联军火炮的爆炸声响起,联军的炮弹倾泻在八里桥的石头桥上,联军炮兵队架设起大炮对着大桥桥面进行纵射,响声阵阵,把桥栏杆的大理石炸得粉碎。正在关键的时刻,一名骑兵飞奔而至,快速将旗手拉上马匹,两人骑在马上奔腾而去。这个高大的旗手就是王鹏恩的后代,王三保。而那名救他于战火之中的骑手是科尔沁亲王的手下武士,清朝大内高手名叫石英江。

7颗彩钻石价值4个欧洲遗失香山到颐和园的路上,传说还是史实(下)

英法联军闹北京,旗手王三保和清朝大内武士石英江在英法联军猛烈的炮火中侥幸逃脱性命,两人不敢回到京城,一起跑回王三保的家乡樱桃沟,此时的樱桃沟申家集经过两百年的变迁,已经成为了一个大的村庄,全村均是以打猎为生,村民全部是猎户。石英江原是侍卫出身,大内高手,一身好武艺,此次跟科尔沁亲王出征,大败之后不敢再回京城露面,只好和王三保一起留在申家集。王三保和石英江相互询问对方情况后,得知王三保居然是王鹏恩的后人,而石英江正是原崇祯皇帝贴身卫士石伟麟的后人,两人大喜。石英江提出家中诗集有崇祯皇帝托王鹏恩藏宝,祖传遗言一事,王三保也拿出家中祖传的藏宝图,两人哪里知道此宝图所隐藏的惊天宝物,只是想按图索骥,找到宝物换些银两,给申家集所有猎户购买打猎工具,置办田地,改善猎户的生存条件,在村里成立团练,由两人领头,抵御外来人欺负。经过详细商议后,两人决定对照藏宝图,细致研究藏宝图的内容,对藏宝图一探究竟。

7颗彩钻石价值4个欧洲遗失香山到颐和园的路上,传说还是史实(下)

连日来,王三保与石英江日夜研究藏宝图。这一天,晌午过后,有村民来报有大约五百多名英国及印度兵就要到达申家集,不知来者何意。王三保与石英江闻听,判断外国人到这里就是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不如先下手为强,利用地形对洋人进行阻击。所以招集了村里的百十号猎户,拿着自制土枪大刀长枪等,黑衣短打,到村外林子里埋伏,五百多名洋兵带着洋枪大炮来了。王三保石英江两人一马当先,冲入敌群,在洋兵的刺刀阵中所向披靡。众猎户与洋人一直贴身缠斗,让洋枪没机会打响,一直杀到晚上,王三保石英江及众猎户终归血肉之躯,难当洋人的火枪火炮,加上洋人人多势众,武器先进,众猎户死伤惨重。王三保与石英江见大事不好,喝令剩下的众猎户退出村庄,隐秘在香山之中,暗中观察洋人的动向。

7颗彩钻石价值4个欧洲遗失香山到颐和园的路上,传说还是史实(下)

原来洋人到申家集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此次率领英国与印度士兵的将领名叫保罗,是奉了英法联军最高指挥官蒙托班之命来的。英法联军中随行的有很多印度珠宝商人,此时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些珠宝商人早已投入英国人的怀抱,心甘情愿为英国人效劳。早在英法联军侵华前就查找资料,知道自元朝有七颗价值连城的彩钻石落入皇宫,经过他们查找资料,询问皇家后裔,查询到七颗彩钻石的一丝蛛丝马迹。他们怀疑彩钻石的下落可能在王鹏恩后代之手,此次来申家集就是寻找彩钻石的踪迹。打走申家集的猎户后,一众洋人开始对申家集地毯式搜索,挨家挨户寻找。王三保与石英江这几天日夜对着宝图苦思冥想,不得其所,洋人来袭,匆促之际未能将宝图随身携带,也没有想到洋人是为宝图而来,随手将宝图放置在王三保储存粮食的柜子内,拿起刀枪就去抗击入侵申家集的洋人去了。所以洋人一到王三保家,并未费很大周折就找到了藏宝图。洋人本是没有抱着太大希望的,此时一见宝图,保罗大喜过望,立即派人报告蒙托班,请求派古董专家、商人及谋士来申家集村对宝图进行研究。

7颗彩钻石价值4个欧洲遗失香山到颐和园的路上,传说还是史实(下)

洋人中确有能人,印度一名佛教大法师法通熟悉天文地理,熟知七星八卦之术,而且对汉文化造诣很深。根据宝图描述的内容,夜观天文天象,遥望北斗七星,再对藏宝图中文字图画进行细致思考,很快判断出宝物埋藏地点和寻找宝物的办法。这时候正是1860年的9月下旬,离中秋之夜还有三天,印度大法师法通将寻找宝物的方法报告了英军指挥官保罗,保罗决定在中秋之夜到香山香炉峰挖掘宝物。

7颗彩钻石价值4个欧洲遗失香山到颐和园的路上,传说还是史实(下)

中秋之夜,为了保密起见,英军指挥员保罗只带领了十名洋人来到香山香炉峰,一名印度大法师法通、一名古董专家和一名珠宝商人,加上六名精选的士兵带着武器和挖宝物的工具,在印度大法师法通的指导下开始挖掘宝物。这一天也是一个晴朗的夜晚,子时时分,明月高悬,北斗七星星光闪烁,对应的七颗彩钻石埋藏之处丝丝光影显露。因为印度大法师法通已经钻研出挖掘宝物的办法,所有没有用很多时间,七颗彩钻石就被他们挖掘了出来。保罗望着无价之宝惊讶不已,闪闪发光的彩钻石让他血脉喷张,兴奋异常,他为了他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眼前浮现出宝物贡献给国王时国王那惊喜的面容。在古董专家和珠宝商人确认七颗彩钻石价值连城之后,保罗立即命令将七颗彩钻石用包裹包好,放入一个准备好皮质箱子中,准备返回驻地。

7颗彩钻石价值4个欧洲遗失香山到颐和园的路上,传说还是史实(下)

就在此时,有两条人影飞跃而至,正是王三保和石英江。原来两人战败之后,退入香山之中,遣散了其他猎户之后,两人来到英军驻地,一直悄悄地跟随洋人的活动,洋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两人的观察之中。今晚他们尾随洋人来到香山香炉峰,目睹了洋人挖掘宝物的全过程,他们见印度大法师法通短时间内就窥破宝图秘密,不禁对法通的大智大慧充满敬佩,自愧不如。就在洋人要离开藏宝之地时,两人商量,石英江武功高强,王三保地理熟悉,决定由石英江出手击打英军指挥官保罗,王三保趁乱抢夺彩钻石,然后逃跑至约定见面地点。石英江手持大刀对着保罗的脑袋迅猛劈下,英国人猝不及防,但久经杀场,习惯性脑袋一歪,肩膀一闪,一刀顺着他的肩头划下,虽然没有要了他的性命,胳膊已是鲜血流下,他们的人员眼见指挥官受伤,阵势已乱。王三保顺势在一个士兵手中夺过箱子,拔腿就跑。保罗稍一定神立即指挥众士兵,三个对付石英江,自己不顾肩伤亲率另外三个士兵拿着火枪追赶王三保。

7颗彩钻石价值4个欧洲遗失香山到颐和园的路上,传说还是史实(下)

石英江乃大内高手,自幼习武,功力超群,非是一般人可比。他挥刀拼杀,奋不顾身甩掉阻拦自己的英军士兵,拼出性命追击保罗,阻击英国人追赶王三保。保罗见石英江和王三保手持大刀,开始感觉如果动用手枪胜之不武,所以也是使用刀剑与之拼斗,眼见石英江武功高强,拼死相斗,一时间七人被他一人缠住竟然无法追赶王三保,短时间内也无法取胜,心急之下已无法顾及武士身份,命令士兵一起开火,士兵被石英江打得早已不耐烦了,听得保罗一声令下,一同开抢对准石英江,顿时数发子弹击向石英江,瞬间石英江胸膛噗噗之声不绝,在他扬起大刀砍向保罗的时候,身体仰面而倒,气绝身亡。此时的王三保利用石英江给他争取来的宝贵时间,利用他熟悉地形的优势,已经跑出有一里地。保罗见石英江已死,立即带领部下全力追赶王三保。同时他命令随他而来的古董专家、珠宝商人及法通大法师立即回到驻地,把驻地所有的士兵全部派到香山追捕王三保。

7颗彩钻石价值4个欧洲遗失香山到颐和园的路上,传说还是史实(下)

王三保顺着香山往颐和园万寿山方向奔跑,途中听到枪声知道石英江为了保住他逃命已绝难活命。此时的他早已忘记七颗彩钻石的珍奇之处,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不能让彩钻石落入洋人之手。香山与万寿山同属西山燕山山脉,两山相通。王三保顺着山路一路狂奔,在奔跑中把皮箱子扔掉,抱着包裹在山中逃窜,耳边听到后面洋人的大喊之声,他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但是他知道他们是在寻找他,要夺取他手中的珍宝。根据声音距离的判断,洋人离他也就在几百米左右,他独自一人在深山野岭中一度感到绝望和恐怖,但他有一个念头没有消失,无论如何不能让中国人的宝物,不能让祖上传下来的宝物落入洋人那里。即使宝物遗失,也要遗失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是中秋之夜,一个明朗的夜晚,月光星光把山脉照得一片明亮。王三保知道,洋人是不会放过他的,一定会有更多的人马来搜捕他。他其实根本不知道这七颗彩钻石是无价之宝,只是认为是几件普通的宝物而已,即便如此,他想石英江为了这几件宝物已经献出宝贵的生命,他的任务就是保护好手里的这几件宝石。一个念头产生了,不能让洋人得到宝物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宝石分别埋藏在山中,像他的祖先王鹏恩一样,埋藏起来,不同的是他的祖先是有计划有预谋有规律,稳稳当当地将宝石埋藏起来,并且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藏宝图,而此时的他是在被追捕的路上埋藏宝石。他来不及多想了,随时都有可能被洋人发现。他顺着香山通往万寿山的山丛中,看到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或者一个洞穴就用手里的大刀挖下一个深洞,随手就放进去一颗彩钻石,然后用土填平再撒上一些干土。就这样,一路上在洋人的追赶中,在洋人的搜捕中,在香山通往万寿山的路上,他把七颗彩钻石全部埋藏在地下,他甚至没有做任何的标志,他没想给后人留下什么记号,只要把这七颗彩钻石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他就完成了任务,他就对得起石英江,对得起老祖宗。

万寿山,原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万寿山昆明湖是乾隆帝在位时建造。佛香阁是万寿山之最,站立佛香阁前北京西部尽收眼底。向前俯视昆明湖,浩浩荡荡,一碧万顷,湖水碧波荡漾,细浪蜂拥,南瞭十七孔桥边,桥孔透出星光,与河水相映成辉;西眺玉泉山玉峰塔,巍峨耸立,直上云霄,蔚为壮观;回首北望,一望无际的燕山山脉,横贯东西。王三保站在佛香阁前,望着这美好的山景,心潮澎湃,七颗彩钻石已经全部埋藏完毕,他心安了。此时,佛晓时分了,天朦朦有些亮了,不远处还有松明火把照耀,他知道,那是寻找他的洋人。他不敢想像如果他被洋人抓住会是怎样的情景,他也不敢保证如果洋人对他动刑他是否能够承受,如果要保证七颗彩钻石永久地属于中国,他就不能让洋人抓住,洋人已经遍布北京大街小巷,清政府彻底被英法联军打败了。王三保无处安身,没有可以保护他的地方。保住宝石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不能再开口说话。想到这里,王三保抽出腰里别着的大刀,在佛香阁前自刎而亡。这一刀,随王三保而去的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价值四个欧洲的七颗彩钻石藏在哪里,世上从此再无人知道。

7颗彩钻石价值4个欧洲遗失香山到颐和园的路上,传说还是史实(下)

英国人保罗一边追赶王三保,一边把这里的情况报告了英法联军总指挥蒙托班,蒙托班立即召集了所有英法士兵包围了香山和颐和园,天朦朦亮时,英法联军士兵在佛香阁发现了王三保的尸体,翻遍了他的衣物和周围的建筑物,没有任何发现。蒙托班大怒,命令对香山万寿山大片搜索,西山燕山山脉大片山川峻岭,山石林立,杂草丛生,古树成群,七颗彩钻石藏入其中,犹如大海藏针,无处寻找,英法士兵无功而返,蒙托班怒杀保罗。随即,蒙托班命令士兵火烧三山五园。“三山”分别为香山、万寿山和玉泉山,“五园”则为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和清漪园。王三保死去,七颗彩钻石从此消失灭迹,世界上再没有人知道它们埋藏的地点,唯一的线索就是埋在香山通往万寿山的路上。这七颗彩钻石是被人挖去了,还是被损坏了,还是被民间收藏了,还是仍然深埋地下?不得而知,这个事情是史实还是传说?同样,不得而知!

7颗彩钻石价值4个欧洲遗失香山到颐和园的路上,传说还是史实(下)

长江之水奔腾向前,黄河之水曲折而去。一个个朝代改天换地,一代代新人换旧人,经天纬地之才你方唱罢我登场,人民创造历史,英雄名垂史册。改变的是朝代,不变的是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小编的姥爷姓石,土生土长的海淀人,一直住在香山附近,小时候听姥爷讲这个故事,对七颗彩钻石充满幻想,甚至想有朝一日背起一把铁锹沿着香山通往万寿山的路上,一路寻找彩钻石的下落。那时,姥爷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他对我说,民国时期,家住香山附近的村庄,曾经有过不少人仨一群俩一伙地去山里寻宝,都是空手而归,这个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故事,就是个故事。

7颗彩钻石价值4个欧洲遗失香山到颐和园的路上,传说还是史实(下)

今天,为了参加今日头条的写作大赛,我把这个故事奉献给大家,望各位读了此篇的朋友不要忘记关注我哦。这,就是一个传说,一个普通的传说。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