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一点,积极应对

多想一点,积极应对

这几天,我有一种置身信息洪流的感觉,面对未知,难免心生彷徨。

越是紧要关头,越要保持冷静。如何心有所持,聊一聊我的做法。


1


行动需要信息,但信息过多,又让人无法思考。海量信息在涌入,你该怎么应对?

我不是去控制信息的数量,而是调整了获取信息的方式,让自己了解地更全面。

我会把一批公众号置顶,定期扫视一遍,了解整体情况。收到朋友圈、微信群的实时信息,先保存下来,再批量阅读。

面对未知,人人自危,信息失实不可避免,你要增加信息的渠道,来源越多样,越接近真实。

我会从多个不同渠道订阅信息,权威发布、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还有其他,孤立的信息难分真假,但一次将大量信息陈列在眼前,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2


在信息的汪洋中,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你该关注哪些?

理性的选择是排除无关背景干扰,抓住关键证据。

哪怕是小道消息,我们的态度也是,既不拒绝,也不轻信。看看作者提供的证据,而不是观点。

观点往往看起来合乎情理,有些也有道理,但如果没有证据支持,需要保持怀疑,因为病毒可不讲道理。

证据是一些客观事实和数据,尤其重要的是数据类证据,可验证,可核实,即使失实也很快会订正,事实终会胜过雄辩。

多看学术界的解读,这背后是循证医学,有同行的评议,信息的透明度更高,也更为可靠,可以省掉不少核实信息的投入。

我会边阅读,边摘录其中的证据,并不断归纳整理,更新自己的判断。这样的话,行动起来更笃定。


3


除了身体健康,你还不能忽视心理上的影响。

重要的不仅是事态本身,还有我们的情绪控制,重大事件未必会带给身体伤害,但情绪失控几乎肯定会造成精神影响。

两耳不闻窗外事,或终日提心吊胆,都不好,大量的负面信息也容易让人意志消沉。

这时候,我们要更积极地思考。

积极思考是关注自己能做什么,注意均衡饮食,多去锻炼身体,少去公共场所,帮助他人掌握预防知识,积极的应对行为会使你保持积极的情绪,会让你快乐。

你还可以看成一次自己的冒险,你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有更多的时间独处,去做一些自己平时想做的但却没机会做的事。

认识多一点,恐惧少一些。


4


最后,再叨叨几句。

在生活中,99%的事可以归于「洗衣类决策」,你必须要完成,但没有机会比其他人完成的更好,没有太大价值。

但还有1%的事,会给生活带来巨大改变,比如决定结婚、生子,比如近期要面对的情况,虽然这些事件为数不多,但生活是被这些事掌控的。

这些事独一无二,没有什么经验可用,直觉无用武之地。你要用理性来救驾,理性思考既麻烦,也费劲,在这个时候,是必须。

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调好自己的心态,聚焦自己的行动,众志成城,渡过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