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一點,積極應對

多想一點,積極應對

這幾天,我有一種置身信息洪流的感覺,面對未知,難免心生彷徨。

越是緊要關頭,越要保持冷靜。如何心有所持,聊一聊我的做法。


1


行動需要信息,但信息過多,又讓人無法思考。海量信息在湧入,你該怎麼應對?

我不是去控制信息的數量,而是調整了獲取信息的方式,讓自己瞭解地更全面。

我會把一批公眾號置頂,定期掃視一遍,瞭解整體情況。收到朋友圈、微信群的實時信息,先保存下來,再批量閱讀。

面對未知,人人自危,信息失實不可避免,你要增加信息的渠道,來源越多樣,越接近真實。

我會從多個不同渠道訂閱信息,權威發佈、傳統媒體、網絡媒體還有其他,孤立的信息難分真假,但一次將大量信息陳列在眼前,孰是孰非,一目瞭然。


2


在信息的汪洋中,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你該關注哪些?

理性的選擇是排除無關背景干擾,抓住關鍵證據。

哪怕是小道消息,我們的態度也是,既不拒絕,也不輕信。看看作者提供的證據,而不是觀點。

觀點往往看起來合乎情理,有些也有道理,但如果沒有證據支持,需要保持懷疑,因為病毒可不講道理。

證據是一些客觀事實和數據,尤其重要的是數據類證據,可驗證,可核實,即使失實也很快會訂正,事實終會勝過雄辯。

多看學術界的解讀,這背後是循證醫學,有同行的評議,信息的透明度更高,也更為可靠,可以省掉不少核實信息的投入。

我會邊閱讀,邊摘錄其中的證據,並不斷歸納整理,更新自己的判斷。這樣的話,行動起來更篤定。


3


除了身體健康,你還不能忽視心理上的影響。

重要的不僅是事態本身,還有我們的情緒控制,重大事件未必會帶給身體傷害,但情緒失控幾乎肯定會造成精神影響。

兩耳不聞窗外事,或終日提心吊膽,都不好,大量的負面信息也容易讓人意志消沉。

這時候,我們要更積極地思考。

積極思考是關注自己能做什麼,注意均衡飲食,多去鍛鍊身體,少去公共場所,幫助他人掌握預防知識,積極的應對行為會使你保持積極的情緒,會讓你快樂。

你還可以看成一次自己的冒險,你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有更多的時間獨處,去做一些自己平時想做的但卻沒機會做的事。

認識多一點,恐懼少一些。


4


最後,再叨叨幾句。

在生活中,99%的事可以歸於「洗衣類決策」,你必須要完成,但沒有機會比其他人完成的更好,沒有太大價值。

但還有1%的事,會給生活帶來巨大改變,比如決定結婚、生子,比如近期要面對的情況,雖然這些事件為數不多,但生活是被這些事掌控的。

這些事獨一無二,沒有什麼經驗可用,直覺無用武之地。你要用理性來救駕,理性思考既麻煩,也費勁,在這個時候,是必須。

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調好自己的心態,聚焦自己的行動,眾志成城,渡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