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匠心】青島衛生學校以這樣的方式戰“疫”

【教育匠心】青島衛生學校以這樣的方式戰“疫”

完成最後一位旅客的信息登記,當青島衛生學校的疫情防控志願者走出青島流亭機場的時候,指針已經指向凌晨兩點——第一輪機場防控志願服務工作告一段落。整整十二天,每位志願者承載著每天15-19個小時的工作量。從初到崗位的小心翼翼到最後從容淡定面對;從初到崗位的手忙腳亂到最後駕輕就熟……每一位志願者經受住了考驗,也完成了身心的蛻變。

被手套勒緊的手腕、被口罩勒紅的臉頰、浸溼的衣服、吃飯晚點、凌晨休息、隨時消毒……這一切的一切見證著所有志願者十二天的堅守和付出。

【教育匠心】青岛卫生学校以这样的方式战“疫”
【教育匠心】青岛卫生学校以这样的方式战“疫”

3月19日——國外疫情的逐步升級,嚴防境外疫情倒灌已經成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機場人手吃緊,需要具有醫學背景的防控志願者——學校發佈了志願者招募令,經過報名篩選,最終確定29名志願者。

3月20日——這些志願者分為三批次,經過緊急培訓,正式上崗,承擔國際轉國內的旅客接轉、測溫點旅客排查、信息登記等相關工作。

3月20日——3月31日,整整十二天。

在防控工作需要的時候——黨員幹部們站了出來。在校值守的三位領導帶頭上陣,奔赴防控第一線,年近花甲的校長連續兩天到機場參與防控。在防控志願團隊中,黨員佔到了85%,黨有召喚,黨員有響應;黨有需要,黨員有行動。

【教育匠心】青岛卫生学校以这样的方式战“疫”【教育匠心】青岛卫生学校以这样的方式战“疫”
【教育匠心】青岛卫生学校以这样的方式战“疫”

在防控工作需要的時候——即將退休的老教師們站了出來,從教三十多年的馮學華、萬輝琴等一批老教師、老黨員當仁不讓。每天18個小時的輪值,他們和年輕人一起抗、每天繁重的工作量,他們一絲不苟、兢兢業業。多年的職業生涯,他們多多少少都有些關節和頸椎問題;多年的從教生活,他們已經需要佩戴老花鏡才能看清楚登記表上的內容。哪怕這樣,他們依然堅守陣地、絲毫不退。

【教育匠心】青岛卫生学校以这样的方式战“疫”
【教育匠心】青岛卫生学校以这样的方式战“疫”

■ ■■■■

在防控工作需要的時候——二胎的爸爸媽媽、年幼孩子的母親們都站了出來。放下家中的牽掛、放下年幼的孩子,他們毅然決然衝向志願服務第一線。“媽媽去打怪獸了,我將來也要做一名醫生”——徐小娜老師用身教為年幼的孩子做了最棒的人生示範。準爸爸站了出來,吳玉磊老師在完成最後一個輪值之後,接到了妻子臨產的消息,完成志願者使命的同時他也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轉換。

【教育匠心】青岛卫生学校以这样的方式战“疫”
【教育匠心】青岛卫生学校以这样的方式战“疫”

面對複雜的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志願者們頂得住、衝得上、扛得起,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青島市衛健委、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疫情防控組、青島機場方面的充分肯定。

【教育匠心】青岛卫生学校以这样的方式战“疫”

這是一所培養白衣天使的學校,這些老師們曾經的學生、曾經的同事、同學正戰鬥在抗擊病毒的第一線,雖然身處二線,但他們也傾盡全力,守護島城安康——這是青島衛生學校疫情防控志願者們的錚錚誓言。

供稿 | 青島衛生學校

【教育匠心】青岛卫生学校以这样的方式战“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