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說是佛系玩“動森”,但慾望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呀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触乐夜话:说是佛系玩“动森”,但欲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呀

圖/越來越晚的小羅

今天的夜話我想說的是《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你知道,我最近都在玩這個遊戲,前兩週玩得特別多,上班也帶著,下班到家也玩,這周玩得稍微少了一點兒。

其實我沒玩過“動森”之前的版本,要說接觸過,那可能從NDSL的時代就接觸了,但是那會兒我記得還是漢化組的漢化版本,我玩掌機的時間又不太多,反正就沒怎麼玩。碰了碰,沒深玩,要說很認真地玩“動森”,還是這一代。這個系列中途其實也出過幾代遊戲,比如手機版,看起來毫無弱點。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沒玩。這次算是玩了個痛快。

任天堂在當今時代仍然把“動森”當成一個單機版的遊戲來看待,不知道是出於什麼考慮。也許是一種匠人式的執著?又或者是技術能力實在是就這樣了?誰知道呢?但是其實在我看來,這個遊戲在我國用戶瘋狂的社交行為下其實已經出現了很多,呃,怎麼說呢,有點兒奇怪的現象。

大家都知道的大頭菜就不說了,很多行為其實和“動森”想要推行(至少它這麼宣稱)的理念其實不太一致,比如說我們都覺得這是個休閒遊戲,你在裡面不要著急,溜達溜達,跟小動物聊聊天就好——但我看到的可不是這樣!我有個群,大家為了玩“動森”建的,每天都在裡面討論自己的貸款還成什麼樣兒了。你要說這是慢生活,我可不太信。

触乐夜话:说是佛系玩“动森”,但欲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呀

大頭菜的價格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遊戲要如何處理玩家的慾望?尤其是在現在這麼一個年代,現在這麼一個玩家幾乎無法忍受延遲滿足,所有的需求都要快速、當下、瞬間完成的年代?當然,任天堂不搞付費道具(Amiibo不算付費道具),但這種慾望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呀。這也就讓我覺得,很多時候大家都在被來回撕扯。

這就引出了夜話的第二個話題,為什麼世界上沒出過“動森”的山寨產品?這個疑惑其實很早就存在了。可能是七八年前,或者十來年前,我就對這事兒很奇怪。那會兒還是“網絡社區”特別時髦的時候,然後歐美有一個叫《第二人生》的遊戲,傲立概念潮頭。你也知道,我們國家對於借鑑這事兒一般也比較擅長,但為什麼沒有人出一個“動森”的網絡版?這是多好的概念啊?大家建設、收集和裝飾自己的屋子?

触乐夜话:说是佛系玩“动森”,但欲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呀

《第二人生》玩法上類似,但風格上大相徑庭

我也為此事問過很多朋友,做遊戲的、做策劃的、做管理者的。他們都會擺出一副深思的表情,然後說:“題材是好題材,但是不適合中國。”——我就等這句話,接下來就問他們,哪裡不適合中國?

“中國用戶都喜歡打打殺殺的。” 有人說。

“中國用戶就喜歡《傳奇》。” 有人說。

“收不上錢的,沒人會付費。” 有人說。

到這兒結論就好像截止了,我也不是沒繼續問下去過,但是感覺這3句話就是結論本身,你沒法挖得更深了。其實我不相信,這些想法看上去都像是一廂情願的猜測——或者說,你覺得它是這樣,是因為你相信它是這樣。沒有成功的案例,當然——沒有人做,當然沒有成功的案例。

現在,“動森”又火了,我聽說又有開發者躍躍欲試,準備做類似題材的項目了。我也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第三件事是,我最近經常在想,“動森”裡的小動物多好啊,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新動物來了,一看,我×,這什麼東西!很不開心,想趕走,但是也不好下手,於是就先讓它待著。結果待著待著,就不討厭,甚至喜歡起來了。

“動森”裡的小動物的性格多種多樣,但當然也有共性,如果說什麼是共性的話,那就是善良、誠懇、天真。他們也會生氣,會不高興,會煩惱,但他們永遠不藏著掖著,不暗搓搓地暗示你,他們喜歡你也不會故作姿態,不會欲擒故縱。他們就是直率地在路上叫住你,然後大大方方地告訴你,他們喜歡你。

這是一種多寶貴的品質啊。我永遠喜歡這個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