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何進蠢,而是皇權太誘人

不是何進蠢,而是皇權太誘人 | 三國

不是何進蠢,而是皇權太誘人 | 三國


對於袁紹讓大將軍何進招外兵進京殺宦官,結果招來董卓這事,我的見解就有一個深化的過程。


一般大家容易認為袁紹、何進是因為愚蠢才去招董卓來殺宦官,結果導致董卓佔領京都,廢立皇帝,搞得天下大亂,而曹操認為殺宦官“一獄吏足矣”,不用這麼興師動眾,智商甩他們十幾條街。


剛開始我當然也是如此認為的,不過後來讀王夫之《讀通鑑論》,裡面說到袁紹跟董卓頂牛時說了一句話“天下健者,豈唯董公”,從這裡“其心可知矣”,也就是說袁紹的野心不在董卓之下,那麼他的行為就很好理解了,他勸何進招外兵進京,是想幹掉宦官之後,連何進一起幹掉,自己掌握朝政。


為什麼招董卓呢?聯繫東漢的社會史和觀念史可以知道,因為董卓是袁家的

門生故吏,按東漢的倫理,門生故吏需要為舉主的家族服務,所以袁紹自信董卓會對自己言聽計從,俯首帖耳。那麼這麼一看,袁紹也是聰明人,只有何進是蠢人。


後來仔細檢索史料,發現何進也曾經提拔董卓當東中郎將去打黃巾,也就是說,董卓也是何進的門生故吏,所以何進進京也未必聽袁紹的,他也有可能聽何進的,這麼一看,何進也不蠢了。那麼何進、袁紹、董卓這三方搞的到底是什麼事,需要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不是何進蠢,而是皇權太誘人 | 三國


那麼再進一步追根溯源,從東漢史找源頭,就會發現外戚和宦官的鬥爭十分慘烈,東漢中期以來死在宦官手上的外戚有竇憲、鄧騭、閻顯、梁冀、竇武等,當權的外戚基本上沒一個能逃脫,何進要殺絕宦官的心就可以理解了,但要殺絕,何進的姐姐何太后不同意。


以前我們會認為何太后手上沒有兵,跟何進又是兄妹,容易搞定,後來深入探究了東漢的政治傳統以後,可以發現皇太后的地位很高,因為東漢推崇儒學,皇帝年幼時,基於儒學“孝”的原理,皇太后作為小皇帝的母親可以取得名正言順的執政權,只是除和熹鄧太后之外,別的幾個太后沒什麼政治才能,所以委政於父兄而已,所以何太后是何進執政的合法性來源,地位是不容易撼動的,後來還發現何皇后不是完全沒兵,利用同母異父的兄長何苗(本姓朱)的部隊來制衡同父異母的兄長何進。至於親情嘛,權力越大、越集中親情越不管用,所以何進重用袁紹、召喚董卓還有在何家三兄妹中爭取主導權的意思。


不是何進蠢,而是皇權太誘人 | 三國


經過這一番抽絲剝繭的分析,認識自然加深了,就是皇權集團(外戚權力來源於皇帝,也是皇權集團一員)內部矛盾製造了地方實力派的紛爭,以往認為三國亂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地方權重,現在看來還是皇權先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不是何進蠢,而是皇權太誘人 | 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