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的主要優勢是去中心化、共識機制上的信息共享、不可篡改和信息安全四個方面,可以發現如果在上述幾個方面有任意一個需求的行業都有機會使用區塊鏈技術。目前區塊鏈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金融領域、供應鏈管理領域、文化版權領域、物聯網領域等。這些應用領域都有如下幾個特點:1、行業本身具備某種"中介"的特徵,行業的價值鏈依託於行業網絡,區塊鏈技術可以大幅降低這類行業的交易成本,提高整體系統運作效率;2、行業本身的產品是無形的產品,如某種信息,某種服務,某種知識性創新性產品,區塊鏈技術可為這類產品徵信,提供不可篡改的可信信息;3、某些政府監管類領域,主要用到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特徵,並擴展政府這類服務的應用範圍。

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金融服務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領域。區塊鏈技術具有數據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特性,監管部門可以用區塊鏈技術構建多種類型的的監管工具箱。在點對點應用方面,區塊鏈技術能實現點對點的價值轉移,可大幅度提升金融資金交易後清算、結算流程效率和降低成本,並可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支付所面臨的現存問題。

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屬於非實物貨幣。非實物貨幣是區分於實物貨幣的一個概念,是指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不以物理介質為載體的貨幣形式。非實物貨幣又分為電子貨幣、虛擬貨幣和數字貨幣。根據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的定義,廣義的電子貨幣是指通過硬件設備或者電腦網絡完成支付的儲存價值或預先支付機制,也就是依靠電子設備網絡實現儲存和支付功能的貨幣,那麼虛擬貨幣和數字貨幣也包含在電子貨幣的範疇中。而我們現在經常提及的電子貨幣,實質上是狹義的電子貨幣,也就是國家銀行系統支持的法定貨幣的電子化形式,與我們所擁有的現鈔以及銀行存款具有同樣法律效力。虛擬貨幣,可以理解為虛擬貨幣是互聯網遊戲、互聯網社區發展的產物。最典型的就是遊戲幣。數字貨幣是一種等同於加密數字貨幣,如比特幣。

截至2018年3月末,數字貨幣統計網站coinmarketcap.com公佈的數字貨幣多達1587種,有市場價值的達921種,市場價值共計 3282.5億美元,其中市值最大的是比特幣共計1437.3億美元,其次是Ethereum(以太坊)513.8億美元。

就發達國家而言,在金融領域,目前除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試用區塊鏈技術處理私人證券市場的股票交易外,花旗集團、日本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瑞士聯合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等二十餘家全球大型金融機構也正嘗試應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快捷便利、成本低廉的新一代交易系統,以此構建新國際金融交易體系主導權。

2016年1月,區塊鏈財團R3CEV發佈了首個分佈式賬本實驗,使用了以太坊和微軟Azure的區塊鏈即服務,並連接了巴克萊銀行、BMO銀行金融集團、瑞士信貸銀行、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匯豐銀行、法國外貿銀行、以及富國銀行等十餘家成員銀行,以通過分佈式賬本上的代幣資產實現模擬交易。

股權登記

各類資產,如股權、債券、票據、收益憑證、倉單等均可被整合進區塊鏈中,成為鏈上數字資產,使得資產所有者無需通過各種中介機構就能直接發起交易。

國內已有若干公司在股權數字化方面進行嘗試,如小蟻(AntShares)等。SHAREX號稱是中國首家基於區塊鏈的公司股權管理及交易平臺。它為未上市公司股權交易提供一個基於區塊鏈的轉讓交易平臺,使得任何股權持有者均能方便快捷地實現未上市公司股權的流通交易,通過降低投資門檻、提供可信的股權資產資源,幫助投資人以最低的資金門檻,在透明、有保障的交易所環境中,投資到未上市公司的優質資產。

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SHAREX股權交易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