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從僅率私人部曲到擁兵百萬,原來這層原因確是尤為重要

喜歡三國這段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魏公曹操的出身,其父曹嵩乃宦官曹騰的養子。東漢末年,宦官實為政權爭鬥中不可忽視的力量,雖極為腐朽,但也的確掌握著巨大的權利及財富,因此曹操能夠從亂世之中走出來,也並非偶然。曹操在這樣的家族思想影響下,也奠定了其蔑視禮法和儒家道德的體系,後來在其擔任濟州相時,曾“禁斷淫祀,奸宄逃竄,郡界肅然”,足見其在如此亂世之下刑罰果決,不拘泥於俗禮,可擔“治世之能臣”的名號。在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時候,曹操的兵力並不雄厚,僅僅率領著自家募集而來的部曲武裝(東漢末的私人武裝)幾千人,相比於袁氏兄弟,乃至先鋒大將孫堅,均不可同日而語。可為何後來在極短的時間裡就能夠拉起一支幾十萬而且戰鬥力極強的軍隊呢,這固然與其詭異手段和不拘一格重用人才有關,其中還有一個因素也是尤為重要,這就是宗教認同。公元192年,曹操受迎擔任兗州牧討伐青州的黃巾軍,這隻“百萬大軍”戰鬥力極強,先後擊殺了兗州刺史劉岱、濟北相鮑信、任城相鄭遂等,而當曹操擔任兗州牧前去剿滅這隻強大軍隊的時候,青州黃巾軍卻向曹操“乞降”,而曹操沒有坑殺這隻部隊,而是將其三十萬將眾改編收編,收為己用,成為曹操手下非常重要的一支部隊,更重要的是這些“青州兵”只唯曹操是從,當曹操病死之後,他們竟然“擅擊鼓自引去”,自行解甲歸田,自動“退役”,而未受繼任者阻攔。後來,曹操發兵征討漢中張魯時,張魯也早有歸附之意,身邊人曾勸說張魯投奔劉備,而張魯則痛斥其說“寧未魏公奴,不為劉備上客”,並最終帶其部下投奔了曹操,其與五子也俱封侯,受曹操厚待。青州兵和張魯都與東漢末的黃巾起義頗有淵源,而黃巾起義就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利用宗教宣傳,聚集教眾進行的農民起義,其宗教思想都是“漢行已盡,黃天當立”,要對漢室王朝“改朝換代”,而且在青州兵投降曹操前,曾寫信給曹操說,“其在擔任濟南相時,曾毀壞神壇,禁止不合時宜的祭祀,這與《中黃太乙經》的做法頗為一致”,所以無論是青州兵還是漢中張魯他們最終選擇曹操,更多是對其宗教根源上的認同,認為曹操在宗教思想上與他們是相通的。後來,曹操依靠著這些強有力的軍隊,橫掃北方,三分天下取其二,為後來以魏替漢及西晉的再次統一奠定了基礎。

曹操從僅率私人部曲到擁兵百萬,原來這層原因確是尤為重要

魏太祖曹操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