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一次和一個朋友聊天。

朋友說她有個侄女,現在在國外念大學,專業是舞蹈。姑娘的父母從小就一心培養她,花重金送她去學舞蹈,並一直支持和引導她。然後姑娘順理成章過關斬將,一路走到今天。

但是,姑娘本人對於自己的專業——舞蹈,倒是沒什麼想法,沒有喜歡也沒有不喜歡。如果沒有父母給她“選定”的這條路,她自己也不知道可能會喜歡什麼、選擇什麼。


這似乎是一個縮影。


中國一直是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父母更是越來越有意願,也有能力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但是,更高質量的教育、更好的機會和更多的資源,有讓新一代的年輕人有更清晰的自我認知、更明確的職業追求和對未來的規劃嗎?


去年,由領英發布的“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顯示,第一份工作在職時間呈顯著縮短趨勢。

對於第一份工作,70後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後則是3年半,90後平均19個月離職,95後平均7個月就離職。

第一份工作往往都不是職場人的理想工作,日後轉行的比例逐年增高。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與此同時,第一份工作的行業選擇卻呈現出顯著的集中化趨勢,學生畢業後越來越熱衷於進入時下最熱門的行業。90後畢業生進入了互聯網和金融行業的超過1/4,95後畢業生則將這一數字擴大到1/3。


由此可以看出,當代年輕人對職業和未來的不確定感十分普遍。多數人只是“隨波逐流”,根據市場需要來塑造自己。頗有“我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搬”的意味。


就連精英也不例外。

一位在常春藤校待了24年的耶魯大學教授威廉·德雷謝維奇,在接觸過相當數量的美國各高校精英學生後說:

“當前美國教育系統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都聰明、有天分、鬥志昂揚,但同時又充滿焦慮,膽小怕事,對未來一片迷茫,極度缺乏目標感:所有人都在老實巴交地向著一個方向前進。他們非常善於解決手頭的問題,卻不知道為什麼要解決這些問題。”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追求什麼,似乎是常態。

實際上,不止是年輕人,跟隨人群的步伐走著、更多依靠慣性而不是思考來做選擇的人永遠是大多數。


所以,那些找到並選擇自己的“熱愛”,在自己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的人,愈發難能可貴。


01 網紅博主常有,而李子柒不常有


最近,李子柒因為“是否是文化輸出”而被廣泛討論,甚至央視和人民日報都站出來發表觀點,挺了李子柒。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在眾多以視頻創作為主的博主中,李子柒是最與眾不同的一個。

她的視頻不博眼球,不花哨,也沒有刻意的迎合觀眾。視角更多的在於展現鄉間的點滴生活:她麻利熟練地幹著各種活兒,做著各種純天然、接地氣的農家美食,照顧奶奶和自己的家。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儘管她做的都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比如摘菜洗菜,熬湯煮飯,曬穀子種莊稼等等,可都做得那樣漂亮。不得不說,看會幹活兒的人幹活兒真是一種享受。

她還十分多才多藝,編竹簍,做鞦韆,打衣帽架,搭烤爐,做竹製沙發,繡蜀繡,造紙……好像沒有什麼是她不會的。

視頻中,眼見之處,盡是山間田野、莊家植物、花花草草、小狗小貓、一粥一飯,看著十分舒心,讓人心生嚮往,不由生髮出“歲月靜好”的感嘆。

這些淳樸本真的優美,讓她打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但是,在歲月靜好背後,是她坎坷的成長經歷和心酸往事。

李子柒很小就成了孤兒,奶奶是現在唯一的親人。為了生計,她不得不14歲就輟學外出打工,做過餐廳服務員,也做過挺長一段時間的酒吧DJ,生活很辛苦。


酒吧DJ這個身份,和現在視頻裡呈現出來的略帶古典氣質的她似乎很矛盾。

一次接受採訪時被問到這兩種狀態是怎麼同時發生在她身上的,李子柒回答說:“一個是為了生存,為了賺錢養家,另一個是我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就是這樣。”


是的,也許生活很殘酷,但是李子柒選擇跟隨自己的內心,用視頻描繪出自己理想的生活圖景。

其實,對於李子柒來說,這樣的生活也是她最熟悉、最習慣的。

用她的話來說:

“其實這些都是我從小到大最熟悉不過的東西,一年四季,春耕秋收。到了哪個季節種什麼糧食栽什麼菜,吃什麼果子乾什麼活!反而沒有刻意策劃今天拍什麼明天拍什麼,可能剛好到了什麼節氣,或者出去轉一圈,發現什麼花開了,什麼菜可以吃了,就開始做拍攝的準備。”


吃過苦、受過傷的人,更容易懂得什麼才是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

於是,在外漂泊8年後,她又迴歸了這種生活——這種她熟悉的,也是她愛的生活。因為,熱愛之事,心安之處,便是家。


02 芭蕾舞演員常有,而舞蹈藝術家不常有


在一期《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中,71歲的森下洋子和與74歲的石鐘琴,聯袂表演了經典芭蕾舞劇《白毛女》中的喜兒片段,臺下掌聲雷動。

觀眾不僅是被舞蹈感動,更是被兩位藝術家的藝術修養和舞蹈精神所感動。縱然芳華不再,她們款款而來,魅力依舊。

年過古稀的森下洋子身材輕盈,身穿第一次訪華時周總理贈與她的演出服,全情投入,享受舞臺。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森下洋子是日本松山芭蕾舞團現任團長,3歲便開始學習芭蕾,至今已經跳舞68年了。

她年輕時,被芭蕾舞界稱為“東方明珠”,26歲時在瓦爾納國際芭蕾舞比賽中為日本徵得了第一個芭蕾舞金獎,成為第一位從日本走向世界的芭蕾舞演員。她還獲得過多項文化貢獻獎,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芭蕾舞蹈家。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森下洋子在23歲時加入松山芭蕾舞團,師從芭蕾舞蹈家松山樹子。


日本松山芭蕾舞團是對中國十分友好的一個團體。舞團創始人清水正夫先生被中國電影《白毛女》深深打動,於是將故事改編成芭蕾舞劇,也是全世界第一部以《白毛女》為題材的芭蕾舞劇。

它自1958年在北京首演開始,成就了最早的中日外交。此後,松山芭蕾舞團多次訪華演出,經過幾代演員的共同努力,留下了一段中日文化交流的佳話。


在第三次訪華演出時,森下洋子接替了老師松山樹子,成為第二代“喜兒”的扮演者。

2017年,為紀念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45週年,松山芭蕾舞團第15次來中國演《白毛女》,森下洋子以68歲高齡出演主角喜兒。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謝幕時,全體演員在舞臺上唱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並向觀眾席久久鞠躬,齊聲說:“謝謝中國!”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森下洋子把一生都奉獻給了芭蕾,世界著名的劇院如巴黎歌劇院、維也納歌劇院、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等,都留下過她翩翩起舞的身影。

雖然現在已經是“奶奶輩”的年紀,但她仍然每天在練功房花5到6個小時練功。她說:

“我沒考慮過退休,只是每天堅持跟大家一起練功,踏踏實實,不斷接受新事物。舞團裡的年輕人練的時間更長,比起他們我算短的。”


與芭蕾相遇,是一場宿命,也是一份幸運。

而將芭蕾堅持一輩子,是一種信仰,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03 電影美術常有,而美術大師不常有


前段時間重溫了《臥虎藏龍》,再次被其中或寫意、或寫實、或精緻的場景所吸引。

這些場景出自電影美術大師楊佔家老師之手。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從影幾十年,楊佔家老師合作過許多著名導演和重量級演員,塑造了無數的經典場景,促成了幾十部電影佳作。《紅樓夢》《霸王別姬》《十面埋伏》《臥虎藏龍》《滿城盡帶黃金甲》《東邪西毒》《河東獅吼》便是其中一些傑出的代表作。

楊老師對於中國影壇有著巨大的貢獻,可以說是伴隨中國電影發展的大師。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今年,楊老師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因為我有生活》。這本書記述了他從一個普通的農村娃到如今國寶級電影美術師的成長、求學、生活、工作經歷和故事。

楊佔家老師出身農村,小時候家庭條件十分艱苦,買不起紙筆,愛畫畫的他只能用石頭和樹枝在地上畫。後來,他考上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美院)畢業後,因為機緣巧合進入電影行業,成為一名電影美術師,一干就是大半輩子。


從北京電影製片廠退休後,楊佔家老師退居幕後,從創作型、全面型電影美術師轉做場景設計的具體執行。

現已年過80的他,仍然片約不斷,但苦於腿腳不便,只能作罷:

“我一直想幹到80歲,結果79歲就幹不動了。如果不是身體不幫忙了,我是一定要幹下去的。用筆,用顏料,和白紙打交道,這真是一輩子的享受。尤其是退休以後,我有大量的時間沉浸在手繪氣氛圖和製作圖裡,我對這個專業的愛,更深了。”


三個故事,三種人生:堅持做熱愛之事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楊老師的一生,是伴隨著中國電影藝術的一生,也是沉浸於熱愛之事的一生。

對他來說,電影美術,是工作,也是生活。那些畫圖的深夜,那些跟隨攝製組走過的山河湖海、城市村莊,那些因為與電影結緣而帶來的喜怒哀樂……無一不是他的財富。楊老師深愛著這樣的生活。


04 結語


對於人生這部錯綜複雜的劇目來說,時間或許才是最好的導演。

有人在舞臺上翩翩起舞,不願謝幕;有人從不曾謝幕,卻一直耕耘在幕後,直到帶著不捨揮手告別。

有人為了生計奔波,卻無意中打開了自己的寶庫;有人懵懵懂懂,推開了藝術的大門,從此結下一輩子的緣分。


這些人生故事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酸甜苦辣,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選擇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並堅持著。有苦澀,但也幸福著。


有人說,道理我都懂,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怎麼辦?

誠然,再多別人的故事,也無法給你答案。但是,找答案本就不是聽故事的目的。


這些故事,是鵝卵石,一塊塊投進我們心裡那片湖。

也許,它平靜地沉下去了;也許,它激起一層層漣漪,讓我們的心蕩漾了那麼一下;也許,它擊中了湖底的一個貝殼,貝殼張開了嘴巴,裡面,是一顆明亮的珍珠。


人成長的標誌之一就是,不再妄圖從別人那裡獲得答案、尋找方法了。

因為我們都是自己這塊土地的開墾者,挖出什麼樣的寶藏,種出什麼樣的果實,只能靠自己的頭腦和雙手。

聆聽別人的故事,是為了鼓勵自己勇敢地探索,擁抱未知,編織自己的故事。


也許,我們沒有李子柒能幹,沒有森下老師堅韌,沒有楊老師執著,但是,我們也一定有自己的與眾不同。就算只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也很好。

重要的是:在人生選擇上,做決定者,而不要做跟隨者。永遠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 End -

「我是 @粥粥Laraine ,歡迎和我一起讀書、成長。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