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樹民:腦科學進展將推動人工智能重大突破

段樹民:腦科學進展將推動人工智能重大突破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朱涵 許曉青)人工智能什麼時候能夠像人一樣思考?這一天也許很快就要到來。

“科學家們希望在人腦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更深入解析人腦工作的模式,為人工智能發展的革命性突破提供基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理事長、浙江大學醫藥學部主任段樹民在兩會現場接受採訪時表示。

腦科學被視為理解自然現象和人類自身的“終極疆域”,也為發展類腦計算系統和器件、突破傳統計算機架構的束縛提供了重要依據。

“雖然不少人工智能的名字中已經出現‘大腦’兩個字,‘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等算法的產生受到大腦研究成果的啟發,蒙特卡洛樹的結構和大腦中神經突觸的結構也非常相似,但目前人工智能的工作模式和人腦還有巨大差別。”段樹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目前對人腦的解析還不夠。

值得期待的是,近年來在腦科學研究領域中,光遺傳學、神經細胞連接追蹤和解析、單細胞測序和標記以及克隆猴等一批技術突破正在迅速推進科學家們對大腦的認知。

“藉助這些技術,科學家已經觸摸到新時代的脈動。”段樹民說,“在腦科學和類腦研究領域,我們與多個科技強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機遇窗口已經打開。”

我國《“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已將“腦科學和類腦研究”列為“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之一,相關舉措將進一步推動該領域的研究駛入快車道。

“未來十年,腦科學和類腦智能領域將產生新一輪重大突破。”段樹民說,在未來,人們將看到人工智能自我學習進化,持續為生產生活提質增效,運算能力更加龐大,能耗卻降低幾個數量級,以及腦機融合賦予人類意念控制的“超能力”等種種場景。

“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是自主創新,基礎科學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往往是顛覆性的。科研工作者期盼一個寬鬆的科研環境,發揮自由探索精神、釋放更大創新潛能,沉下心‘打持久戰’,為人類進步做出貢獻。”段樹民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