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不僅僅是勵志,我還看到了愛

導語:海倫·凱勒19個月大時因病失去視力和聽力,在常人無法感同身受的世界裡長大,在漫長的黑暗中、在靜謐無聲的環境下,卻一步一步成為了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先後有14部著作問世,完成了很多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海倫的代表作,講述了她的童年時期和求學經歷。在書中,海倫提到,她一開始也無法接受自己看不見聽不見的現實,而改變她的,是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和莎莉文老師溫柔細心的教導。


愛是無微不至的關懷


海倫因為自己是個盲聾人而生氣、暴躁、自暴自棄的時候,父母沒有放棄她,而是耐心地陪伴、呵護她,還為她專門請了莎莉文老師教她學習。


有些孩子不幸地帶有缺陷,可能是性格,也可能是身體,身為父母,難免會覺得難過。


面對有缺陷的孩子,父母更不應該放棄,孩子正是需要關懷、陪伴、引導的關鍵時刻,怎麼可以忽略甚至嫌棄他們呢?孩子是父母帶來這個世界上的,他們可能不完美,卻也是上天給父母的特別的小天使,一樣的可愛、善良、溫暖。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不僅僅是勵志,我還看到了愛

家應該是充滿幸福的


愛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我印象最深的是莎莉文老師讓海倫感受水的那一段。海倫的手伸進冰涼的水裡,第一次真實地感受到水是什麼樣的,她的心情就在那時開始漸漸明朗起來,莎莉文老師用溫柔、細緻的教導,把海倫從自我迷失中拉了出來,重新對未來燃起了希望。


有缺陷的孩子並不就比普通人低一等,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比別人更優秀,也許是尋常人做不到的專注、達不到的天賦或者特別的才能。這些需要父母去發現、去挖掘出來。


網上有時候會有一些關於遺棄出生有缺陷的嬰兒的新聞,看了十分讓人難過,本來就要遭遇病痛的折磨,最該陪伴在身邊的父母卻不知所蹤,他們該怎麼去正常地成長?怎麼去面對自己的缺陷?甚至可能會因此自暴自棄,覺得自己被父母嫌棄,心裡充滿著絕望與厭棄。


只要父母願意去陪伴、引導孩子走出自我封閉,相信孩子就能和普通人一樣茁壯成長,對未來充滿希望。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不僅僅是勵志,我還看到了愛

孩子因父母來到這世界


家是產生愛的“工廠”


家應該是“愛”的代名詞,是遊子心中的避難所和風箏的線。無論他們在外面過得多艱難,只要想到家,便會覺得心靈得到安慰。


不論是父母的身份,還是孩子的身份,都應該給這個家不斷地添加自己的愛,這樣,家便會充滿溫馨,是每一個家庭成員提起便會自然地微笑起來的名詞。


很多家庭都不能幸福美滿,多半是不能互相理解造成的,家長固執己見,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壓迫著孩子的言行,而孩子逐漸有了自我意識後,便會產生抗拒,牴觸和家長的交流,拒絕聽從父母的指示。


在家的這場“戰爭”中,沒有人是勝利者,最終只會是兩敗俱傷而已。


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為什麼要把一個本可以充滿幸福的家庭變為不幸的呢?爭吵、鬥爭,這些傷害每個成員的行為本可以避免的,關鍵是看父母和孩子願不願意去和解。


最主要的就是父母的態度,因為孩子是因為父母才來到這個世上,父母是他們的引路者,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言行的模板,只要父母願意給孩子理解、溫暖的愛,孩子也會回以他們同樣的甚至更多的愛。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不僅僅是勵志,我還看到了愛

有線的風箏不會迷失方向


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是家這個“愛的工廠”的創造者和奉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