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母抗癌:治療後病灶縮小了接近70%,晚期也能長期生存

即便對醫生來講,癌症都是一門相當複雜的課題,何況對於初次面對癌症患者和家屬?分享我陪母親抗癌的一些感悟,希望更多的人在這條艱辛的道路上能少走一些彎路,讓親人在病魔抗衡中少一些痛苦。

從一名癌症患者家屬的角度來說,自從兩年前,媽媽查出肺癌開始,我們全家人的生活就只剩下兩個字:抗癌。

陪母抗癌:治療後病灶縮小了接近70%,晚期也能長期生存

在幫助媽媽抗癌的這三年時光裡,我有過焦慮、彷徨和絕望,也有過欣喜、滿足和期待,這也是每一個患癌家庭都要經歷的心路歷程,結合我媽媽的病情,我想告訴大家的是:腫瘤的治療忌諱幾件事情,急於心切,慌亂選擇,過度醫療,放棄治療。

每一個患癌家庭都會面臨一個問題:該怎樣告訴親人患癌的消息?

時間:2016年3月

症狀:呼吸困難、食慾不振

診斷:肺葉腺癌並伴有右胸膜間皮瘤、多發性兩肺轉移、第9胸椎轉移、右側氣胸及少量胸水等多種併發症

父母每年都體檢,各項指標都良好。最近時常出現呼吸困難、食慾不振的現象,原以為只是過度勞累,可用藥後症狀沒有任何改善故到醫院進行檢查,PET/CT檢 查結果顯示為右肺中葉有2.5cm大小的腫瘤,還以為發現地早,但一確診已經是中晚期,肺葉腺癌並伴有右胸膜間皮瘤、多發性兩肺轉移、第9胸椎轉移、右側氣胸及少量胸水等多種併發症,已經沒有手術機會。


我們當時內心的掙扎不需贅述,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得。每一個患癌家庭都會面臨一個問題:該怎樣告訴親人患癌的消息?


我和所有家庭成員商量後,還是選擇告訴媽媽實情。因為治療非常漫長,除非是年紀很大的老人搞不清楚狀況,沒有幾個患者能被成功矇在鼓裡,患者需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在治療痛苦中堅持下去。

陪母抗癌:治療後病灶縮小了接近70%,晚期也能長期生存

怎樣幫親人度過痛苦的化療?


由於沒有手術機會、任何基因突變,媽媽的治療方案顯得很有限,2016年4月初開始,媽媽開始了6週期的培美曲塞聯合卡鉑化療方案。


對於緩解化療的毒性和副作用,我有幾點經驗和大家分享:


關於化療掉髮,其實是最不需要在意的副作用,因為一旦停止藥物一個月,頭髮馬上就長出來,長得比之前還好;

化療前,我用舊襪子把家裡的門把手全部都包了起來,洗水池的把手也都用不乾膠給貼了幾圈,防止化療期間發生神經性中毒;


陪母抗癌:治療後病灶縮小了接近70%,晚期也能長期生存


我幫媽媽準備的營養早餐


最主要的還是嘔吐和便秘的副作用需要格外關注,化療期間儘量少食多餐、可以通過實用火龍果等水果緩解便秘。


媽媽的化療副反應算是比較劇烈的,但結果卻不大盡如人意。半年後的複查,大夫說化療療效評級是PD,意味著疾病進展,腫瘤沒有抑制住。後來,方案又調整為1週期的培美曲塞單藥治療,最終的療效評價是SD,效果也並不理想。


該不該盲目試藥?


治療過程非常曲折複雜,但病情卻一直在進展,我有點亂了陣腳。我加入各種"病友群"看病友們經常討論到哪購買這些國內沒有上市的靶向藥。

陪母抗癌:治療後病灶縮小了接近70%,晚期也能長期生存

醫生對使用靶向藥的方案不置可否,我只能讓媽媽嘗試著用。用了艾克替尼,吃了1個月,無效。又改為克唑替尼,治療了整整1年,一直到2016年9月,療效評價終於變成了部分緩解,誰知道短暫的慶幸之後,媽媽卻被發現了腦轉移。


此時,媽媽出現了生病以來最難以承受的痛楚,頭暈得起不來床、吃東西嘔吐、四肢麻木無力,不得不又接受了全腦放療。然而,兩個月後複查頭顱MRI時,媽媽顱內部分轉移灶,仍然有增大的跡象。

醫院也感到無計可施了,但我怎麼能放棄?我又通過各種關係,找到國內還沒有上市的靶向藥勞拉帕尼的原料藥AP26113,但媽媽的腦轉移還是在進展。


現在想來,當時我的種種決定都太過操之過急,雖然靶向治療使很多肺癌患者都受益了,但對於沒有基因突變的患者來說,盲目的"試藥"所要承受的風險往往是患者無法承受的。


赴日尋找最後生機

把國內能嘗試的方法都嘗試後依舊無計可施,我開始聯繫國外的朋友打聽海外治肺癌的信息,偶然間一個在日本留學的高中同學看到了我的朋友圈之後給我講了日本的治療腫瘤的免疫細胞療法,我當時馬上去問了國內的主治醫生是否瞭解這種療法,但遺憾的是術業有專攻,由於是海外技術國內的醫生並不是很瞭解,但我並沒有就此放棄


在和家人同學充分的溝通之後,我先是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瞭解到這種療法是一款擁有國際專利技術的新型細胞免疫療法,且得到了日本厚生勞動省(國家衛生部)的認可,並批准進行全國性的臨床應用,專門針對像我媽媽這種經過傳統藥物治療,病情沒有進展的患者。出於對康復的渴望,我決定帶上媽媽去到日本進行治療。


和國內治療時自己"摸著石頭過河"不同,在日本,一切治療都由醫生團隊安排妥當。我們對治療都瞭然於心,覺得踏實了不少。

陪母抗癌:治療後病灶縮小了接近70%,晚期也能長期生存

原來我們不該頻繁換藥


到達日本後,醫療人員給媽媽體內腫瘤做了詳細的檢查,在商定之後決定聽取教授的方案進行了免疫細胞療法聯合放射治療,療程持續4個月,一共接受6次6種複合免疫細胞療法。在治療前媽媽的痛感評估達到了4,用藥後終於降到了0。


第2次治療後,做完檢查得到影像結果,主治醫生對我說,儘管已經做過放療,但是多發性轉移依然有進展,主治醫生仔細閱讀了媽媽最初的化療方案和影像資料,他告訴我,腫瘤藥物如果有效,就建議維持應用,一定要藥盡其用,確實效果不好,再調整成其他方案,而不能隨意更換,這樣很容易產生耐藥。

第4次後,媽媽的IL-2R從476U/ml (參考值為135~483U/ml)下降到了373U/ml,且PET/CT結果 顯示第9胸椎轉移已經完全消失,右肺中葉的腫瘤、淋巴結轉移、胸膜間皮瘤小結節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小。


對症下藥,病灶終於縮小了!


第5次後,腫瘤標誌物CEA從10.8ng/ml (參考值為<5ng/ml)降低到了4.6ng/ml

陪母抗癌:治療後病灶縮小了接近70%,晚期也能長期生存

複查時,醫生把媽媽胸部CT和頭顱MRI,和之前的檢查仔細比較,發現肺部大的病灶居然縮小了接近70%,頭顱的多發轉移也有所減輕,療效評價是大部分緩解!肺部腫瘤幾乎已經看不見。(影像圖見 上圖所示)


而媽媽的體感明顯好轉了,頭痛和四肢麻木的症狀也似乎輕了很多。


雖然接下來還要定期進行化療,但已經可以正常生活,且肺部已看不見腫瘤,至於未來會怎樣,我們還在努力地奮鬥中,只要努力活著,就有希望。


最後

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年齡、身體結構、病種、生活習慣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治療癌症也應該有一套自己的私人訂製。堅持規範治療、選擇更匹配的方案,不走上錯誤的治療之路,即使癌症到了晚期,也有長期生存的希望!

如有腫瘤疑問或者困惑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瞭解更多",希望可以幫到更多有需要的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