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說:因為認識了你,我太應該有一點長進了!


王小波說:因為認識了你,我太應該有一點長進了!

圖/網絡

這一年生日月,加入頭條,想給本不清閒的生活再找點事做。於是,作為讀書筆記用的朋友圈就被擱淺了……

我讀的書不多,讀書的時間也不久。以前只是輸入和做筆記,從來沒有融會貫通地想過輸出什麼。相反,我對文字還有一些排斥,從上學寫日記時候便是如此,不管下筆的時候如何用心,過後都會感覺有點酸、有點幼稚。而我,一直都想有個“大人樣兒“。

正是過去的自己,造就了現在的你。所以,逃避過去的你,就會像個極其幼稚的小孩一樣,永遠長不大。——《三年A班》

於是一面剋制,一面鍛鍊著輸出。

另一個問題是,從平臺第一篇輸出到現在,衡量自己所輸出的和想輸出的,總是帶著大量的二手邏輯痕跡。而看的越多也越會“挑剔”,似乎很難看到獨樹一幟的見解,很多人並不具備自己的評價體系。

我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相同越好;但是我願意每一個人都能謹慎地找出並堅持他自己的合適方式,而不要採用他父親的,或母親的,或鄰居的方式。——《瓦爾登湖》

要達到出文不落俗套,還要有新奇的論點,這個沒有一定的思考和閱歷是達不到產生有考量價值的觀點的。不同的精神食糧滋養不同的認知和思維,由此不得不說寫手們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如何擺脫沒有營養的輸出也是我考慮的一個問題。既不能虛擲自己的時光,也不能分享別人枯燥乏味的東西,儘量言之有物、不淪平庸。我是這麼想的,目前看只能推遲滿足感,尊重事實。

所以,這個春天,給自己立下一個約定:藉著讀書保持開放心態,藉著好的書籍開啟理性思考和權衡事物的能力,讓內心向豐富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