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先到?

海底撈漲價了。


1

一說到火鍋,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海底撈。

雖然,石榴叔並不覺得有多好吃,但是疫情期間心心念念,也許是因為衛生和服務吧。

之前,一位食客在微博曬出菜單,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

石榴叔還不太信,週末去吃了一下。

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先到?

草原羔羊肉半份從28元漲到31元;

血旺半份從15漲到18元;

現炸酥肉半份從18元漲到21元;

撈派鴨腸半份從20張到23元;

撈派脆脆毛肚半份從35漲到37元;

菠菜半份從11漲到12元;

海帶半份從11漲到12元;

娃娃菜半份從12元漲到13元;

菜量並沒有變少,但是,人少了不少。

漲價,沒有微博上傳的那麼離譜,但肯定比官方說的6%要多。

倒是在疫情期間,哭天喊地的西貝,漲幅有點狠了。

羊肉串從6元漲到7元;

蒙古奶酪餅從29元漲到33元;

酥皮肉夾饃從12元漲到15元;

至於大菜......

並不是所有店,都敢這麼明目張膽漲價的,有些採取的是菜量減少。平時兩個人,250就能吃飽,現在要300元了。


2

漲價的還有外賣。

幾家常吃的店都漲價了,5%左右,也就是從20元漲到21元。然而,菜多了,肉少了,味道倒是沒有變化,這是唯一欣慰的。

因為和一家酸菜魚老闆比較熟悉,問了一下,油、調料、辣椒、蔥薑蒜等價格比去年同期至少漲了10%。

這倒不是關鍵,廚師工資一分不能少,房租半個月都沒得免,現在客流量不及同期的50%,漲價是找死,不漲價是等死。


3

菜價真的在瘋漲?

並不是!

隨著氣溫不斷升高,蔬菜產量也上來了,菜價出現了季節性回落,至少比春節前後的價格降低了不少。

市場每斤2元左右的蔬菜,種類很多,1元蔬菜也很多。

為了客觀的對比,不同時期的菜價,我們在上海靜安區官方微博 “@上海靜安”上,分別採集了2019年4月12日,和2020年4月1日的平均菜價。

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先到?

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先到?

大家的注意力,不要放在具體菜價上,要知道,這是上海市區的菜價,關鍵點,是漲幅。

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先到?

沒錯,蔬菜價格比去年同期要便宜,不是個例,而是普遍,沒想到吧。

雞蛋最近出奇的便宜,奶製品降價到處看到。在社會整體消費力下滑的情況下,沒法讓母雞暫停下蛋,沒法讓奶牛暫停產奶。

當然,肉類漲價,並不是最近的事情,對比後發現,目前肉類價格和去年11-12月差不多。

這才是真正的有圖有真相。

那些餐飲企業,一口一個菜價漲了,這難道就是他們口中的漲價?狠狠的打臉,盡欺負不去逛菜場的小夥伴。


4

對於菜品漲價現象,運營成本提升,才是主因。畢竟食材成本佔比,只有20-30%。

一是為了平衡,復工後的房租人工等成本,畢竟客量下降,大頭成本相對固定。

二是急於找回,過去三個月失去的利潤!

急?很急!

會有更多的餐飲企業跟進漲價?未必,餐飲業未來或許會被反覆折磨,漲價是找死,不漲價是等死,一場大洗牌開始了。

小品牌扛不住就沒,大品牌扛不住就縮小門店數量,反正降價是不可能的。

只要價格漲上去了,就不會再調下來,最多來點促銷打個折什麼的,但是菜單不會改了。


要知道,眼下增值稅,已經6%降到1%,甚至減免,但吃的物價已經肉眼可見漲幅10%以上。

誰報復誰還不知道呢!以後在家吃飯,帶飯上班的日子會越來越多。

突然覺得3.8折的瑞幸真香,就是不知道能喝多久。

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先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