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最近疫情肆虐,足不出户是较好的预防办法。


各位阿姨爷叔待在家里是不是特别无聊,那就趁这个机会来看点好剧吧~


前段日子,一部叫做《柯明斯基理论》的美剧成为讨论热门。故事讲述了昔日红极一时的表演指导桑迪·柯明斯基与他的好友诺曼的老年生活琐事,二人相互扶持、共同对抗衰老、死亡等等问题。


该剧在金球奖上获得音乐喜剧类最佳剧情,老戏骨迈克尔·道格拉斯也凭借桑迪一角斩获喜音视帝。


《柯明斯基理论》是一部老年题材的温情喜剧,它向我们展现了另类的老年生活,温情但不鸡汤,幽默但也发人深省。更重要的是,它拓宽了现实题材的边界。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所以如果你问,人老了到底是不是很悲哀?那不如来上一堂《柯明斯基理论》课,看一看这两个老男人的生活就明白了!


生活固然惨,但这其实没什么。


老年人的生活哲学


设想一下,当你老了,你会变成什么样呢?每天跳广场舞、听养生课?还是继续为孙子孙女们操碎了心?这样的想法可能代表了部分年轻人对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


老年人不少,但他们却逐渐成了社会的“边缘群体”。尤其是在国内的影视娱乐行业中,老年人角色往往是年轻人生活的附属品,被一笔带过。


他们要么在婆媳关系中扮演“反派”,要么就是围绕子女打转的慈爱形象。比如在电视剧《幸福一家人》中,每天早起为家人买饭、排队的房父,就是这类形象的典型代表。


但《柯明斯基理论》不同的是,它以两个老头,桑迪和诺曼为主角,呈现了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老年生活状态甚至人到暮年那些难以启齿的变化。


在工作中,桑迪与年轻人的想法“脱节”,比起追求他口中那些伟大的理想,学生们可能更在意如何拍好一支洗发水广告。而在身体上,他们要面对衰老连带的各种问题,因为频繁跑厕所而担心前列腺问题,约会时的力不从心,甚至每笑一下都要担心自己的全身会散架……


编剧以自嘲式幽默的方式,充分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哲学。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在《柯明斯基理论》中,桑迪和诺曼的生活并不以家庭和子女为中心,他们有工作,也有爱情和友情。在两个人的日常斗嘴中,常常能闪现出人生的智慧,比如他们如何定义痛苦,如何定义死亡,而这些话或许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同样有意义。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你会成为什么样的老头(老太)


为什么叫《柯明斯基理论》?


剧里的柯明斯基经营着一家表演培训中心,他对年轻人说,表演就是扮演上帝,要创造万物,你要生命,BOOM一下就活了;你要死亡,BOOM一下就死了,当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关键词“BOOM”并划上两道横线以示重点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是部喜剧了。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当然也可能这就是这部剧的故事核心——逐渐退出世界舞台的老年人和他们的生存智慧。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二位主角是什么样的老年人呢?


一个是上面提到的桑迪·柯明斯基,经营着一家表演培训中心。


另一个是他的经纪人兼老友诺曼,承受着妻子因病逝世的痛苦,还要面对一个嗑药的45岁女儿。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桑迪和诺曼必然没有想过自己走到事业和生活的老年期会是什么样的状态,自然也不会想到会成为什么样的老人,他们最没想到的是,这个世界竟然变得如此难以相处。


但其实,难以相处,又挑剔,又敏感脆弱,才是他们这群老年人在外人眼里的常态,可能也算是一种偏见。


这是因为老年人知道自己身心机能在衰退,所以为了避免危险和注重健康,他们会变得更为小心翼翼、斤斤计较;在文化生活、社交生活、智力活动上,他们也不再那么积极主动,不再那么包容一切;他们可能也不会再愿意按部就班地去尽职工作……


于是,我们看到了剧中这两个“固执又古怪”的老头子。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老了就很丧吗?


美国的老年服务员会告诉你,不会啊,我很喜欢这个快餐店的氛围;《柯明斯基理论》也会告诉你,不会啊,你也可以很酷。


尽管剧中的这几个老人家,他们的生活会让我们跟着一起发愁发笑,但我们不会为他们担心。


最为印象深刻的例子,便是诺曼妻子艾琳,一位忍受了长期病痛最终离世的老人。


看看她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葬礼的。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她提前写好葬礼安排指南,除了交待棺材要用浮木或沉船木的材质制作以外,还交待要有黑人女歌手演唱《果酱女郎》,要有喜剧表演者担当主持,要有变装者献唱,甚至细致到葬礼上的某个人她很喜欢,可以说话,但最好不超过4-5分钟,否则就应该闭嘴。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虽然在这部剧里,艾琳活不过两集,而且并没有几个镜头,但一个葬礼,就能看出她不是一个郁郁寡欢的病人,相反,她有着极为洒脱的人生态度。


我们与这些美国的老人相比,尽管有文化的差别,有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差别,但年老必然遇到的打击是一样的,一样与时代脱轨、经历人生的失意和被遗弃、经历生死离别。


可同时,你又会觉得,尽管他们也要遭遇这些必然的苦难,但他们还是会享受生活。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桑迪在课上结识了一位与自己年龄相当的老年学生,他们也许会有一场黄昏恋,有意思的是,第一次约会赶上艾琳病发入院,第二次约会,就是艾琳的葬礼。可是桑迪会开玩笑说,这挺自然的。


剧中的老人最令人羡慕的地方,是他们拥有的从容和坦然。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苦难是美好的果皮


关于优秀的喜剧,我们早就达成了共识:悲剧是喜剧的内核。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但《柯明斯基理论》并不悲,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部成功的喜剧,比如《马男波杰克》也是一部很成功的喜剧,但你会觉得悲,可是在桑迪和诺曼的老年生活里,我们还能达成另一个共识,那就是美好通常是被苦难包裹着的。


电影《大鱼》里说,事情越艰难,往往最后越能得到丰厚的果实。恐怕所有苦与甜的关系也是如此。


我们当然可以破口大骂生活真痛苦!但,这会不会也是我们品尝美好的一个良机?


既然老年是每个人最终要独自走完的必经之路,那么最后以《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的所思所想作结也许最恰当不过:


当我静静思考自己的灵魂在一生中面对不同处境所表现出的不同状态时,让我极度惊讶的一点是:虽然遭受了种种的阴谋算计,但是我对于善与恶的感知与我所经历的种种磨难相比竟然完全不成比例。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我人生中短暂的兴盛时期对我的影响内在而持久,却几乎没有在我心中留下什么愉快的回忆;相反,在我经受人生的种种苦难时,我却时常感到温存而令人动容的美好情感,仿佛一剂良药敷在我伤痕累累的心上,将痛苦转化成了快感。


时过境迁,我只能回忆起这些美好的情感,不再记得与之同时加诸我身的折磨。看起来,我似乎在苦痛中更多地品尝了生命的美好,好像只有当命运将情感紧紧束缚在我心头,让我专注本心,丝毫没有为他人在意的身外之物分心的时候,我才是真正地活着。


至于别人在意的那些事情,本身并不值得费心,只有自以为幸福的人才会将那些事情当作头等大事。


正华年 | 做一个很“酷”的老人?《柯明斯基理论》给你答案


还在等什么?


适度接收疫情信息之余,用好剧给生活加点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