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报17个培训班,这场马拉松,你的孩子“超前”了吗?

武汉有一位妈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五年内就花了12万给孩子杰瑞报了17个培训班。杰瑞五岁就学完了二年级的所以课程,小托福考试还获得了全国第三名的佳绩。

12万报17个培训班,这场马拉松,你的孩子“超前”了吗?

杰瑞说,他每周只能休息半天,每天要学到九点才能回家。上一年级时杰瑞成绩还很好,但从二三年级开始,杰瑞的成绩就不断下滑,渐渐地,杰瑞开始厌恶学习,转化为上课走神、不写作业等。

12万报17个培训班,这场马拉松,你的孩子“超前”了吗?

家长的“超前”教育投资是否应该

“超前”风潮是如何兴起的呢?有些家长秉承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经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一不留神就落后其他家的孩子,不得不去给自己孩子多学几门,超前投资。于是,在学习这件事儿上,家长比孩子更着急,“学习成绩”成了很多中国家庭亲子之间的主要话题。

有些严厉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有着强烈的干扰模式,甚至在报名课程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所以孩子接收到父母对于成绩的要求之后,有些孩子会发奋读书,但往往更多时候孩子是出现反叛心理。

12万报17个培训班,这场马拉松,你的孩子“超前”了吗?

学习这件事,就像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次短跑。家长们与其不断“超前”,逼迫孩子们学习,不如多关注孩子们的内心,让孩子们自主激发对学习的动力:

  1. 别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

“什么时候出成绩?”“这次班里排名多少?”许多家长们只顾于关注孩子的成绩和排名,每一次的询问都会给孩子增加压力,渐渐地孩子对于分数和考试有了恐惧,甚至有的孩子出现了考试恐惧症。所以,家长们不如多关注一下孩子平日的情绪和心理,“你觉得今天的知识点难不难”“不管怎样,考试就是一次经验积累”等,不增加孩子的负担,对于成绩和排名也不要一味注重。

12万报17个培训班,这场马拉松,你的孩子“超前”了吗?

2.做个“会疗伤”的家长

有时小孩回到家会说:“我不想再去上学了。”如果是一个不会疗伤的家长,那他会说:“你的成绩这么差,老师能让你上学就不错了,别说老师不喜欢你,我都不喜欢你!”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到了高中就会跟父母说:“你别说了,你给我走开!”

如果是一个会疗伤的家长,那么对话可能是这样的:

“你怎么啦?在学校不开心是不是?”

“我不开心,老师让我抄五遍古诗。”

“哎呦,抄五遍是不开心,换成我也不开心。但你看老师让你抄五遍多好,你现在就写得又快又熟练。”

12万报17个培训班,这场马拉松,你的孩子“超前”了吗?

这样的方法使得孩子学习的负面情绪马上被治愈,父母作为主导地位和引导位置,不应该一味关注孩子要学什么,而是关注孩子学到什么,如何学习获得快乐。毕竟,孩子的成绩与成长相比,成长是第一位的,成绩是第二位的。

————————————————

我是OK呀在线早教,专注0-8岁孩子早期教育,想了解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