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熱》:表達女性意識覺醒的反抗,走出成為家庭附庸的命定歸宿

《炙熱》由阿迪勒·侯賽因,坦妮什塔·恰特潔,拉迪卡·艾普特,法魯克·賈法爾,薩米特·維亞斯等主演,由莉娜·亞達夫執導,電影《炙熱》是一部關於女性思想題材的電影,於2015年上映,由莉娜·亞達夫執導,豆瓣評分8.4分,獲得豆瓣第四屆最佳冷門電影提名,五星好評50%以上。

《炙熱》:表達女性意識覺醒的反抗,走出成為家庭附庸的命定歸宿

印度這幾年來,開始在電影和文學藝術中作出了女性意識覺醒的反抗,女性走出了童婚、成為家庭附庸的命定歸宿,也能尋找更廣闊的世界。

影片講述了拉賈斯坦鄉間有三個好姐妹拉妮、拉蕎和碧琪麗 ,拉妮三十出頭卻守寡多年,她為了兒子古拉布的婚事不惜借高利貸,而古拉布卻是一個敗家子,和他父親一樣喜歡胡作非為;拉蕎婚後一直沒有生育,所以他的丈夫醉酒後總是對她拳腳相向;碧琪麗是一個舞團的花魁,也做著皮肉生意,老闆把她當搖錢樹,在她拒絕做皮肉生意時,老闆冷落了她,最後,在十勝節晚上,飽受折磨的三人終於下定決心,踏上了尋找樂土的道路。

鋼是在烈火和急劇冷卻裡鍛煉出來的,所以才能堅硬和什麼也不怕。我們的一代也是這樣的在鬥爭中和可怕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學習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奧斯特洛夫斯基

70後印度女導演莉娜.亞達夫把鏡頭對準了女性同胞,以女性視角,以大膽露骨的對白,甚至大尺度的鏡頭,犀利呈現了被禁錮女性的悲慘和劇痛。影片中三個背景相似卻有著不同煩惱的女性是印度底層女性的縮影,向觀眾們展示著印度社會中腐朽的重男輕女文化。

那麼下面本文就將從“形象隱喻、敘事模式、女性選擇思考”三個方面來分析這部影片為何能引起女性共鳴的原因及對現代女性生存狀況的反思。

一、形象隱喻:通過三個不同身份、不同處境女性所面臨的困境,隱喻女人所有的不幸都源自傳統理念對女性的壓迫。

電影的背景放在印度最落後貧窮的一個村落裡,詩意的沙漠、隱秘的紋身、古老的帳篷交織成被現代遺忘的遺世畫卷,但是就是這樣偏遠的鄉村,有神明和信仰,也有罪惡與慾望。電影把視角放在三個命運不同的普通女性身上,通過描寫婚姻、生育、統禮俗和性觀念,反映身處不同道德困境的女性的一生縮影。

《炙熱》:表達女性意識覺醒的反抗,走出成為家庭附庸的命定歸宿

拉尼,三個女性中最為隱忍的一位,習慣性的用紗麗裹住自己,悲觀又倔強。因為“讀書的女孩會成為壞妻子”,她沒能接受教育。14歲嫁給丈夫,生下兒子,基本無愛式婚姻,丈夫包養了情婦,後因意外離世,拉尼成了寡婦,儘管丈夫曾打過她,背叛過她,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地扛起了他的家,養著癱瘓的婆婆,含辛茹苦地將兒子拉扯大。十五年無性無愛,現借債為其張羅婚事。覺醒之後,她對兒媳的做法是我最為動容的一場戲,她就是無數傳統印度女性的代表。

《炙熱》:表達女性意識覺醒的反抗,走出成為家庭附庸的命定歸宿

她的一位好友拉蕎,熱情開朗,大大咧咧,說話毫無遮攔。只要不在家中,她總是雀躍無比。古靈精怪的大眼睛和男孩子氣的小動作,受傷後像一隻眉目低垂的小鹿。婚後被丈夫當作發洩自身“殘疾”的對象,她成了謊言的犧牲品,丈夫酒後的毒打,一言不合就渾身青紫。即使被丈夫拳打腳踢,她也只是忍氣吞聲,就像她丈夫說的,她是個懷不了孕的無用貨。拉蕎忍了,她以為是自己的錯,就像村裡的其他女人一樣,她以為,生不了生女兒,都是妻子“土地”的問題,男性也能不育根本聞所未聞。 拉蕎很聰明,手工活兒做得最好,第一個拿到了月薪,很勇敢,向丈夫挑明不孕的原因不在自己。最後那把火,將神話中的惡魔和人間偽善的惡魔一起燒死了!

《炙熱》:表達女性意識覺醒的反抗,走出成為家庭附庸的命定歸宿

碧琪麗,漂亮的萬人迷!她有意識、也有勇氣,可惜沒有能力,貌似獨立生活的她,是村子裡大篷車舞臺上的妖嬈女明星也是男人們眼中的尤物…或是風塵女子。或許是拉妮和拉蕎的真心相待,她並沒有因此而羞恥。甚至當拉妮並不歡迎她參加兒子的婚禮時,她也大度地原諒了。她對男人幾乎不抱希望,見多了臺下男性觀眾們處處都是對其身體充滿飢渴的眼神,用肉體去換鈔票,活得麻木輕快又理所當然。拉納遞過來的錢是她最後一絲希望的湮滅滿目絕望。她渴望逃離自己的身份,也向往一段平靜幸福的世俗婚姻。

從不為艱難歲月哀嘆,從不為自己命運悲傷的人,的確是偉人。——塞內加

三個女人,三種生活,我們發現,不論她們有沒有婚姻、有沒有丈夫、有沒有孩子,都無一例外的不幸,這種不幸都源自傳統理念對女性的壓迫,拉尼是童婚、寡婦守節制的犧牲品,拉蕎則是女性被當做生育機器的典型代表,碧琪麗體現了傳統對女性性權利的剝奪。

顯然,這是一部反映印度女性地位低下的作品,而罪魁禍首就是印度人一向引以為傲的傳統。傳統,是印度的財富,也是阻礙印度走向現代文明的羈絆。

二、敘事模式:電影採用了“三主一輔”的模式,當觀眾體會到在男權的時代,女性意識覺醒的反抗。

1.兩條主線加一條輔線的敘事結構,將不同人物的命運更清晰的呈現,更容易觸發觀眾的淚點。

《炙熱》:表達女性意識覺醒的反抗,走出成為家庭附庸的命定歸宿

影片採用了三女主的三條主故事線,將三個女主人公的故事進行了精彩的呈現。一條主故事線是拉妮成為寡婦,為不爭氣的兒子說親,希望自己媳婦能讓他的兒子收心;也希望自己她渴望逃離自己的身份,也向往一段平靜幸福的世俗婚姻。找到愛情。

第二條主故事線,拉蕎被丈夫毆打,但是因為自己懷不上孩子,所以就默默忍受。

第三條,碧琪麗希望能找到真正的愛情,就不打算出賣肉體,可是他的老闆卻最後冷落她,最後她用肉體去贏過更為年輕的舞女。三人之間相互串聯,彼此延申。

三個女人,沒有因為生活的不幸,傳統的壓迫,而變得麻木不仁,相反,她們個個情感充沛,個個生動感人。

卓越的人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和艱難的遭遇裡百折不撓。——貝多芬

2.除卻兩條主故事線,影片中的一條輔故事線,也為整部影片帶來了更豐富的內容補充。

《炙熱》:表達女性意識覺醒的反抗,走出成為家庭附庸的命定歸宿

在影片的開頭便是女主人公拉妮為兒子古拉布選妻的場景。15歲的女孩詹琪只是待售的商品,她沒有說話的權利。她的身體、相貌、照顧家人的能力都是估價的標準,她的父親只想賣個好價錢。和拉妮討價還價,最後拉妮簽下鉅債為兒子買來了這個媳婦。

詹琪剪掉了秀髮,希望能夠阻止婚禮,然而不僅未能如願,還因此讓古拉布備受嘲笑,宣告了她不幸婚姻的開始。兒子因醜新娘而怨恨母親,婆婆在兒子新婚之夜離世,被閒話是醜新娘給嚇死的。好不容易熬成婆的拉妮將心中的憤懣發洩在了新媳婦身上。

敗家兒子則繼續無法無天,將怒火灑在了試圖教育村裡改變現狀的先生身上。拉妮替她還上欠下的嫖資,他仍毫無悔改。雖然拉妮因兒子操碎了心,拉蕎總是傷痕累累,但她們總歸能在友情中相互慰藉。

《炙熱》:表達女性意識覺醒的反抗,走出成為家庭附庸的命定歸宿

影片中塑造這幾個女性情誼是溫情戲,拉蕎受傷後衝到拉妮家,拉妮為她敷藥時的心疼。拉妮難過時找碧琪麗訴說,拉蕎又一次被家暴尋求拉妮安慰時,詹琪替不在家中的拉妮握住拉蕎的手。在這個女性沒有人權的村子裡,只有她們惺惺相惜,相互關照。

我們平等的相愛,因為我們互相瞭解,互相尊重.——列夫·托爾斯泰

三、對女性的思考選擇:影片中的男性形象是讓人憎惡,但導演並沒有憤怒地醜化影片中的男性角色(並不像男性導演對女性角色的物化)。直擊女性所處困境,探討女性生活真實狀態 ,激發觀眾對現代女性生活狀況的反思。

身為女性的導演莉娜·亞達夫 用最溫柔與樂觀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抗爭的故事,對於拉妮轉變的刻畫細膩而清晰,我們隨著拉妮感受了身為女性的生存困境,最終跟隨她打破了桎梏。影片中的男性形象是讓人憎惡,但導演並沒有憤怒地醜化影片中的男性角色(並不像男性導演對女性角色的物化)

1.刻意強化男性角色,直擊女性在家庭中真實的困境,衝出家庭的枷鎖需要足夠的底氣與能力

《炙熱》:表達女性意識覺醒的反抗,走出成為家庭附庸的命定歸宿

影片中三個不同女人的丈夫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把妻子當人,拉妮的丈夫拋妻棄子,拉妮的兒子同樣是不把妻子當人看,拉蕎的丈夫更是毆打妻子。

印度大多數的女性都和電影情節是差不多的,女人幾乎沒有人權,所謂的丈夫就是天,然而在我國,同樣有著一些不傳統的思想,我國雖提倡男女平等主義,但是很多老人還是有重男輕女的景象。甚至誇張到生女孩就離婚的狀態。或者未出嫁時的彩禮,也都討價還價。有的因為價錢不合理,父母雙方也談崩了,哪怕你們再相愛呢!

家暴的話題,也在近年層出不窮,即便是我國,也有家暴致死只判決6年這種悲劇的事件頻頻發生。

在我看來,拉妮三姐妹逃離是正確的,因為用所謂的宗教信仰剝奪人權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印度是宗教文明,每一個傳統習俗背後,都有宗教的影子,傳統捍衛者,也總是拿信仰作為盾牌,認為有違教義的行為都是對神的不敬,影片讓宗教為女人助力,實則是抨擊了這些衛道者是假信徒,如同聖雄甘地說的那樣,“很長一段時間裡,我認為神就是真理,但是現在我明白了,

真理才是神。”信仰應該遵從真、善、美,而不是泯滅人性的壓榨、剝削、欺凌,這才是真理,才是神的旨意。

2.探討同一社會不同家庭女性的共性問題,用男女平等、抵制暴力激發女性觀眾的共鳴

《炙熱》:表達女性意識覺醒的反抗,走出成為家庭附庸的命定歸宿

影片中最讓人絕望的是,連女性自己,也軟弱習慣性地接受了上一輩灌輸的可怕思想——女人生來是性伴侶、是母親、是妻子,但就不是人,她不能有慾望,也不能有不滿,她必須雙手佈滿老繭,她必須有生育價值。認為“讀過書的女人都是壞妻子”、“女人要侍奉好自己的丈夫和家人” 才是正確的道德的她們,面對出軌、家暴、羞辱,依然要抹去淚水,笑著給自己洗腦:“一切都會好起來。”,然後繼續生活、死亡、輪迴。

而影片所反映的社會,落後得讓人震驚,而電影所昭示的困境,無論是印度還是中國,這樣毒瘤般的觀念並不罕見,甚至在現代社會,也依然遺留諸多相似問題。

雖然三姐妹的生活一波三折,但故事是樂觀的結尾,它表達了影片對印度女性地位提升的美好期望,但現實還是殘酷的,就像片中描述的那樣,村裡終於安裝上了電視,女人們將有更多機會了解世界,而有可能受到啟發,但村上唯一尊重女性的男人基尚,卻被拉尼的兒子,帶人打成重傷,黯然離去。

《炙熱》:表達女性意識覺醒的反抗,走出成為家庭附庸的命定歸宿

要普及現代化的生活,很快,要改變落後的思想,還任重而道遠。不可否認,這部影片反映的內容是落後的,但影片本身是一種進步的表現,它敢於去批判印度的傳統,敢於去揭露印度女性地位低下的現狀。它並不意在僅僅描摹三個被壓迫的女性,它更希望刻畫出三個鮮活的個體,如同片名一般,賦予她們炙熱的生命力。

總結:

也希望內地電影多出這種影片,在中國某些地區同樣如此落後,不論是思想還是生活。不管其中有什麼原因 ,都希望有所感觸的人都對女性尊重一些。那些說著“現在中國過於宣揚女性主義和男女平等,男性地位開始變得低了......”的這些人恰恰證實了男女平等還做的遠遠不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