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水產養殖正當季,縊蟶養成如何做?走好關鍵這幾步,坐等收成

前言:

縊蟶在養殖的過程中從蟶苗播種後養到可以達到上市標準的商品蟶,這一生產過程稱為養成。縊蟶的養成在我國的養殖方法主要有灘塗養殖和蓄水養殖兩種方法,下面鋒哥就根據自已所掌握本地區的縊蟶養成技術,從灘塗養殖、蓄水養殖到增值養成三方面著手跟大家一起聊聊關於縊蟶的養成知識,供有此需要的朋友們參考。

時下水產養殖正當季,縊蟶養成如何做?走好關鍵這幾步,坐等收成

一、灘塗養殖

(一)、養殖海區的選擇標準

(1).地形 縊蟶養成場所應選擇在風平浪靜、有淡水注入、灘面平坦的內海灣及江河口附近的海域。

(2).底質 因為蟶苗喜歡鑽土穴居,所以養殖區的底質表層最好有3cm左右的軟泥,中層有20~30cm厚的泥沙混合層,最底層則為沙質。

(3).潮區 為便於生產管理及觀察,亦便於播種和收成,縊蟶養殖區應選擇在中潮區的中、下部和低潮區上部,這是因為這一區域露空時間相對較短,攝食時間較長,棲息環境也較為穩定,有利於縊蟶的生長。

(4).潮流 海區的潮流應暢通、餌料豐富,促使縊蟶快速生長。所以,只要潮流不影響灘面穩定的情況下,養殖區內的流速大些較好,一般要求最小也需40cm/s以上。

(5).鹽度 縊蟶在海水相對密度為1.010~1.020的環境下生長較為良好,一般要求在1.005~1.022之間。

(6).水質 養殖海區不能選在有工農業汙染源的海區。

時下水產養殖正當季,縊蟶養成如何做?走好關鍵這幾步,坐等收成

(二)、養成場地的整理

養成生產區的整理普遍採用整埕法,而整埕的工作則包括翻鋤、耙埕和平埕3個步驟,具體的整埕工作需要在播苗前的2天內完成。

在江河口附近的養成場所為了防止洪水或風浪的衝擊,應在埕地四周築堤用於防護。築堤時鋒哥所在海區的做法為先建芒堤,按挖土深0.3m左右,寬0.5m,隨即把芒草(蕨類植物芝藤草)成束直立插下(直芒),接著用一束芒草橫置土中(橫芒),橫芒與直芒構成45°交角,然後推上沙土,芒草上端露出埕面0.3m左右。芒堤的建設要求筆直、高低一致、厚薄均勻,以儘量降低洪水和風浪對提的衝擊阻力及承受壓力不等而被衝出缺口。同時,為了防止山洪自養殖區上方灌入必須要在上端築堤,同時挖水溝引淡水入海,以此來保護埕面不受破壞。

時下水產養殖正當季,縊蟶養成如何做?走好關鍵這幾步,坐等收成

(三)、蟶苗的選擇與播苗

1、蟶苗的選擇標準

商品蟶苗殼長一般應選1.0cm以上(1000~2000個/kg)的個體。鋤洗的蟶苗因當天收成,苗體壯實健康;而經過篩洗、蕩洗的蟶苗因通過數次疊土,體質較差。蟶苗質量的好壞對運輸後的成活率和養殖產量有明顯的影響。所以,蛭苗質量的挑選可按如下的幾個方面來進行鑑別優劣:

⑴.優質苗的外觀狀況:兩殼合抱自然,殼緣完整光潔,個體大小整齊;而劣質苗的外觀兩殼松馳,殼緣有破損,個體參差不齊,流濁液。

⑵.優質苗的探聲情況:振動苗筐,蟶苗的反應敏捷且發出整齊的“嗦嗦”聲響,再振動時已無聲響反應;而劣質苗則:振動苗筐時蟶苗發出不齊的“嗦嗦”聲響,再振時仍有聲響反應。

⑶.優質苗的活力情況:

將苗置於埕面,能很快伸足並鑽入埕面;而劣質苗的活力狀況則為鑽入埕面的所耗的時間需超過20分鐘。

⑷.優質蟶苗的雜質為:苗體清潔,泥沙等雜質少,死苗、殼苗低於5%;而劣質苗則為泥沙等雜質多,死苗、碎殼苗超過5%以上。

時下水產養殖正當季,縊蟶養成如何做?走好關鍵這幾步,坐等收成

2、蟶苗運輸

蟶苗多用籮筐或塑料筐裝運,視筐的大小每筐可裝25公斤左右,需注意的是,裝苗量不要超出筐面,以運輸時上下筐重疊時不會壓苗為宜。筐與筐之間應緊湊不能留有間隙,以免在運輸過程中因顛簸振動而傾倒或互相碰撞。蟶苗在運輸過程中需注意幾個方面問題:

(1)、保溼 運輸時間較長的,途中每隔2~3小時應用乾淨海水淋苗1次,以保持苗體溼潤。

(2)、加蓋 不論車運或船運都要加蓬加蓋,以免日曬雨淋,導致蟶苗因過溼缺鹽或幹體。

(3)、通風 車廂或船艙都不能密閉,防止蟶苗室息死亡,但也不能直接吹風。

(4)、降溫 貝類苗種或成體在運輸時,還應注意保持低溫,尤其是夏季氣溫高時更要採用降溫措施。可在車廂或船艙內設置一些冰桶或冰袋,使車廂或船艙內的氣溫保持在10~15℃左右。但因蟶苗的運輸、播種季節一般都是在春節前後,此時氣溫較低,可不考慮此項因素。

時下水產養殖正當季,縊蟶養成如何做?走好關鍵這幾步,坐等收成

3、播苗

(1).播苗時間 福建、廣東沿海區1~2月就可出苗播種,而浙江的沿海區則應適當延長到3~4月後水溫較高時播種。若播苗太遲,因蟶苗個體大,養殖成本變高。播苗時間與潮汐有關,大潮期間因幹露時間長,無論採苗還是播種都較有利,可以當天採苗、當天播種;小潮則大多要隔日才能播苗。

(2).播苗方法 蟶苗的播種方法分為“撒播”和“拋播”兩種。在埕面狹窄的軟泥質一般採用“撒播”,撒播時把盛蟶苗的竹筐放在泥面上,推到埕間溝中,然後左右兩手同時輕輕地抓起蛭苗,掌心向上用力向埕上撤去。而拋播則適用於埕面較寬的蟶埕,拋播時左手持苗筐,右手輕抓蟶苗,掌心向前,五個手指緊密相靠,用力向上往前呈弧形向埕面拋去。播種要求均勻,除在播種過程中認真操作外,還應留下15%左右的蟶苗補在播得較稀的地方。

(3).播苗密度 播苗密度應依據蟶埕底質的硬軟、潮區高低和蟶苗個體的大小而定。底質硬的比軟的要多播30%左右,潮區低的播種量要適當增加播量,苗種大的單位播苗的苗重要增加,而個體數量可適當減少。一般沙泥埕每畝播種1.0cm大小的苗100萬個,泥沙埕70萬~80萬個,軟泥埕地則為50萬~60萬個。

(4)、播苗注意事項

⑴.苗運到後應放在陰涼處靜待1小時左右,然後再把苗挑到海邊用海水中洗滌,最後用篩把苗分成兩個不同的規格分池放養。

⑵.潮水漲到養殖埕地的前0.5小時應停止播種,否則尚未潛穴的蟶苗會被潮水沖走而造成損失。

⑶.因雨季海水密度下降,蛭苗鑽穴慢,應在埕地上撒些鹽提高鹽度,一般用量為7~13公斤/畝。

⑷.播苗時如果適逢降雨,要用耙將埕面耙一遍再播苗,然後用蕩板把埕土推平,將蟶苗覆蓋在土中,有利於蛭苗潛穴。

時下水產養殖正當季,縊蟶養成如何做?走好關鍵這幾步,坐等收成

4、養成期間的管理

“三分苗,七分管”,這一俗諺確切地道出了養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播種後管理者要經常下埕巡視,進行補種苗、清溝蓋埕、修補堤壩、防止人為損害等預防工作。

(1).補苗 蛭苗播種1~2天后就要下埕檢查是否有空埕或漏播,發現後應及時補播,以免影響養殖產量。

(2).防積水 水溝被堵塞會使埕面積水,埕面積水處經烈日暴曬,水溫上升會導致縊蟶死亡,大量雨水積蓄在埕地也會導致死亡。所以管理者要及時修補堤壩、疏通水溝、平整埕面。

(3).清溝蓋埕 清溝蓋埕一般每月兩次,在小潮期間進行,即挖起水溝中的泥蓋到埕面上。清溝蓋埕有利於底棲硅藻的繁殖生長,從而促進縊蟶生長,提高成活率。

(4).勤巡埕 管理者在養殖期間,要經常下到埕地巡查,並驅除敵害生物。

(5).防治敵害 縊蟶的敵害生物主要有蛇鰻、裸贏蜚、玉螺和章魚等,應加以防範。

時下水產養殖正當季,縊蟶養成如何做?走好關鍵這幾步,坐等收成

二、蓄水養殖

蓄水養殖(包括蓄水養殖泥蚶、蛤仔等埋棲型貝類)是福建、浙江、廣東等沿海地區目前常見的一種縊蟶養殖生產方法。蓄水養蟶選擇的養殖海區與灘塗養殖的相同,養殖蟶塘建設在選定的養殖區的中、高潮區交界處。

(一)、蟶塘構造

1、蟶塘面積 蟶塘的面積以1~3小時/平方可巡完為宜,面積太小灘塗利用率低、太大則不便管理。

2、塘堤 蟶塘四周築高築厚土堤。堤的寬度、高度應根據地形、底質而定,在風浪較大、底質較軟處,塘堤應寬些。一般堤高為1米,堤底寬為3米,坡度呈1:1為好。塘堤要分潮建造,待新建的塘堤泥土乾硬後再行加高。

3、環溝 在塘堤與埕面之間挖一條寬2米、深0.50米左右繞埕地的環溝。環溝對海水進入埕塘有緩衝作用,可保護埕面穩定,在盛夏和嚴冬還能起到調節水溫的作用,有利於縊蟶的生長。

4、進、排出水口 進水口寬2米,比堤面低0.30~0.50米,並在上面鋪上石板。退潮時多餘的海水可從此口溢出,使塘內保持適當的水位。水口一般開在蟶塘風浪較小的側堤上段,水口處若底質較軟、水流急的應用石砌,以免泥土流失導致決堤。

5、埕面 環溝的內側就是用來養蟶的埕面。

時下水產養殖正當季,縊蟶養成如何做?走好關鍵這幾步,坐等收成

(二)、整埕播種與管理

1、整埕 將埕面鋤翻整成3~5米寬的蟶埕,長度依蟶塘大小及地形而定,一般在10~20米之間。蟶埕間隔以寬0.30~0.40米水溝,連成一片。蟶埕走向一般與岸線垂直,由高到低,以利排水。整埕方法與灘塗養殖的基本相同,塗面整成畦後,再經過耙細抹光便可播種。

2、播種 蓄水養殖的蟶埕較窄,插種方法一般採用撤播。由於溢蟶生長快、養殖敵害生物少,所以每畝僅播蟶苗10萬~15萬個。

3、防護管理 蓄水養殖埕地潮區較高,敵害生物少,所以管理較為方便,一般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如下:

(1).修補塘堤 土堤在風浪衝擊、雨水沖刷下可能會軟化,甚至被衝出缺口,塘堤倒塌。為此,在養殖過程中要經常巡視、及時修補塘堤,以免破損擴大,造成決堤、潰堤。

(2).清除敵害 魚蝦、青蟹等隨潮水進入塘內,潛居於環溝中,可侵入蟶埕為害。為此,可在大潮前幾天下午排乾塘水(半個月一次),清除除害,排水除害的同時其實也是一項很好的副業收入。

4、蓄水養蟶的優點:

⑴.蓄水養蟶可以利用大片高潮區荒廢的灘塗,擴大了灘塗養殖面積。

⑵.蓄水養蟶的敵害少(因有篩網過濾),苗種存活率高,可大大節約苗種。

⑶.蓄水養蟶由於縊蟶攝食時間長,而且土塘因可施肥而餌料豐富,所以大大提高了縊蟶的生長速度,縮短了養殖週期,可實現穩產高產,一般比灘塗養殖增產30%~40%左右。

⑷.蓄水養殖的縊蟶鑽穴較淺,起捕方便。

5、蓄水養蟶的缺點 蓄水養殖蟶需要築堤,花費功夫大,成本較高。

時下水產養殖正當季,縊蟶養成如何做?走好關鍵這幾步,坐等收成

三、縊蟶無公害立生態混養增殖模式

(一)、魚、藻、蟶間養

魚、藻、蟶間養的生態混養技術是採用生物自然防治法,利用養殖海水魚的代謝產物、殘餌等培育藻類,可有效地降低氨氮、淨化水質。另外,佔據生長優勢的有益藻可抑制病原菌的繁衍,養殖中的魚、蟶基本不發生病害,以達到不用施藥的目的,從而提高了養殖魚類的品質安全。根據各混品種的生長速度有序地安排養殖時間及比例,達到最佳養殖比,一般魚、藻、蟶的混養比例以1:1:2為宜。

(二)、養殖魚類的選擇

混養的魚類可選養生長速度快、耐高溫、耗氧量低及病害少的品種,如漠斑牙鮃、鱸魚或黑鯛等品種,並可適量混養大黃魚。餌料可使用冰鮮魚或配合飼料均可,而且配合飼料對藻類的培育更有優勢。可以選用浮性配合飼料,每畝可養成魚1000公斤。

時下水產養殖正當季,縊蟶養成如何做?走好關鍵這幾步,坐等收成

(三)、類的培養

縊蛭養殖的關鍵技術在於培育藻水(也稱水色),日常應加強觀察水質狀況,平時最佳的水色應為黃褐色,而黃綠色則次之。當水色過清或發現有絲狀雜藻生長時應立即排幹水,待曬池後重新培養。根據藻水的濃度可用碳酸氫銨與過酸鈣追肥用於改良水質,一般每畝施用碳酸氫銨3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以清晨施用最佳。冬、春季節水溫低、氣候差時可施微生態製劑等有機肥,如每畝可施培藻營養素5~10公斤、營養液50~100克,配合發酵後使用;也可將大豆磨漿或貝類配合飼料投放以培育水質。

(四)、縊蟶間養

當縊蟶放養前的準備工作就緒後,可投放規格整齊的同批優質野生苗種,將高濃度餌料引入縊蟶培養池,餌料的濃度應根據縊蟶的攝食量情況引入魚池水調節。正常情況下,縊蟶在養殖的過程中不需再另行施肥、投餌。由於本養殖縊蟶的方法餌料充足,所以縊蟶的生長速度快、產量高、而且成本也低,並可循環養殖邊產邊收,有效地避免了直接施肥對縊蟶的質量影響,以確保產品的綠色環保、無公害化。

(五)、蟶、蝦、蟹混養

每月大部分的時間均可長流水養殖,同時水位保持在0.80米以上的池塘可適當混養對蝦、梭子蟹、海水魚等,以提高池塘的綜合效益。一般對蝦、梭子蟹於5月中旬投苗,每畝按4000~6000尾投放蝦苗,同時不必投餌,而且成活率可達50%以上,至白露時節即收穫。若套養蟹類,每畝投蟹苗1000~2000尾,在苗期的餌料可投餵“烏年”,後期需在畦面蓋網以避免蟹類影響到蟶的生長髮育,餌料以投餵鮮雜魚為主,至春節前後即可收穫。

時下水產養殖正當季,縊蟶養成如何做?走好關鍵這幾步,坐等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