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院”,盤點三大糧食學院的前世今生

在上世紀計劃經濟時代,糧食要糧票才能購買,當時有3所聞名全國的“糧院”——中央糧食幹部學校、南京糧食經濟學院、武漢糧食工業學院,均隸屬於糧食部,是專門培養糧油食品行業專門人才的高等學府,現在它們已分別更名為河南工業大學、南京財經大學、武漢輕工大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它們的前世今生。

中國“糧院”,盤點三大糧食學院的前世今生

1、河南工業大學——中央糧食幹部學校

河南工業大學是河南省和國家糧食局共建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幹大學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亞洲惟一的一所培養糧油食品工業科學技術和經濟管理專門人才的最高學府。學校始建於1956年,前身是中央糧食幹部學校,是當時全國唯一一所糧食工程類大學,有“糧食大學“的美譽。

學校構建了集儲運、加工、裝備、信息、管理等於一體的完整學科體系,擁有全國最完整的糧油食品學科群和實力雄厚的超硬材料學科群,有24個省一級重點學科,農業科學、工程學兩個學科ESI全球前1%,“糧食產後安全及加工”學科群入選河南省首批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有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糧食局工程研究中心1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其他國家級研究機構2個。

專業推薦:土木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糧食工程、計算機科學技術、電子商務、生物技術、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機械設計製造以及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動物科學、應用化學、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

中國“糧院”,盤點三大糧食學院的前世今生

2、南京財經大學——南京糧食經濟學院

南京財經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糧食局簽約共建高校,前身是成立於1956年的糧食部南京糧食學校,1981年升格為南京糧食經濟學院,1993年更名為南京經濟學院,後又相繼合併了南京物資學校、江蘇財經高等專科學校、江蘇經濟管理幹部,2003年更名為南京財經大學。現已發展為一所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文學、理學等多學科支撐配套、協調發展的江蘇省屬重點建設大學,擁有“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與政策”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

學校現擁有3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6個蘇省重點(培育)學科,“農業科學”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有2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研究基地,2個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學校出版的《產業經濟研究》為全國第一本產業經濟領域的專業學術期刊,入選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並被《世界學術期刊學術影響力指數(WAJCI)年報》列入工業經濟類世界權威期刊一區。《南京財經大學學報》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AMI)核心期刊擴展版、全國優秀社科學報、江蘇省一級期刊。

專業推薦:會計學、統計學、經濟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貿易經濟、法學、電子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市場營銷、財政學

中國“糧院”,盤點三大糧食學院的前世今生

3、武漢輕工大學——武漢糧食工業學院

武漢輕工大學是全國最早培養糧食行業專門人才的學校,是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湖北省共建高校、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學校源於1951年創辦的武漢市會計中等技術學校,曾先後隸屬於原國家糧食部、商業部、國內貿易部,1980年更名為武漢糧食工業學院,又於1999年更名為武漢工業學院,後又相繼合併了原武漢交通衛生學校和原湖北省通用技術工程學校,於2103年更名為武漢輕工大學,也是目前全國唯一個以輕工命名的大學。

學校現已形成了食品營養與人類健康領域相關學科特色鮮明,食品類學科優勢明顯,以工科為主幹,工、管、理、文、經、農、藝、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格局,有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7個,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2個,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個;有國家級、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53個,其中國家級平臺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

專業推薦: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包裝工程、動物科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水產養殖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中國“糧院”,盤點三大糧食學院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