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防範"代理退保"風險,揭開“惡意全額退保”黑色產業鏈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了一則《關於防範"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直指"代理全額退保"黑色產業鏈。保險向來是一個銷售者與消費者有著高度信息差的行業,很多人買了保險過了幾個月甚至幾年後驚覺自己被收割了智商稅,便想退保或者換保。直接退保損失慘重,於是開始找辦法全額退保,殊不知"全額退保"才是無盡的深淵。

今天我們來聊聊保險與智商稅的那些事。

"全額退保"什麼門路?"代理退保"什麼黑洞?高額保費到底在為什麼買單?保險公司可以單方面修改保險合同?大公司比小公司理賠靠譜?小公司容易倒閉?……如果不想再被保險業務員收割智商稅的話,建議看完本文。

銀保監會:防範

"代理全額退保"是一個怎樣的黑色產業鏈

回想一下,你為什麼想要退保?是看到聽到了什麼新"知識"突然醒悟了保險原來是"騙局"?還是發現了新產品,一對比才驚覺手上的產品簡直是"垃圾"、"黑洞"?又或者是有人主動告訴你保險公司"騙人"了、"違約"了、"擅自變更合同"了或者"保單升級"?也可能是你突然急需用錢了,而保單是你手上唯一可以變現的資產……

銀保監會:防範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從你想要退保的那一刻起,就有99%的幾率會掉入"全額退保"的黑洞。

保險的智商稅重災區在長期險、人身險,特別是壽險、重疾險、萬能險。買的時候被銷售洗腦有多好、有多值、有多保障,買完了又有另一撥人來"揭發"有多坑、有多黑、有多無賴。

其實,勸你買和勸你退的很有可能就是同一夥人。尤其是真的買中"深坑"產品的,騙你買是第一步,騙你退是第二步,騙你再買是第三步。

為了什麼?為了重複收割智商稅。一方面重複榨取客戶端,另一方面能薅保險公司的羊毛,還有可能再延伸出一些更見不得光的業務,這樣才能展現黑產真正的實力。

賣保險有高額的佣金,"代理退保"又賺取了退保金額30%-50%的"服務費",再賣一次保險再得一次佣金,還有"代理退保"需要收集客戶的身份信息、保單信息、銀行卡信息等材料,他們除了幫你退保,可能還幫你借了高利貸,恐怖嗎?

銀保監會:防範

某寶全額退款商家

黑產如何薅保險公司的羊毛

首先必須要說,以下三種情況可以自己完成全額退保,不需要經過任何人的"代理",更不需要繳納任何的"費用"。

第一種:在保單猶豫期內(通常是收到電子保單或確認保險合同之日起的10-20天),可以無條件全額退保。這就是保險業的無條件退貨條款。需要說明的是短期險一般無猶豫期,但是長期險肯定有。

銀保監會:防範

第二種:保險合同上不是投保人本人簽名的,可以全額退保。其實這種情況不止可以全額退保,就連整個保險合同都是無效的,自然是可以全額退款。所以投保人也要提高警惕,不論什麼情況都不可以找人代簽名或偽造簽名,一份無效的保險合同,在你需要保險保障的時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第三種:未接到保險公司的回訪確認電話。

在保險合同生效後的3-7個工作日內,保險公司會通過電話回訪投保人,確認投保人的信息以及是否瞭解產品內容。如果未接到該電話,或者電話中發現之前存在誤導銷售的,可以申請全額退款。

銀保監會:防範

但是更多的退保需求是發生在這三種情況之外。

所有的長期險合同中都會有一張《現金價值表》,裡面清楚列明瞭每一個保險年度的年末現金價值,這就是我們在相應的保險年度可以退回的保險金額。每個要退保的人一看,都會喊這也太虧了吧!於是,"全額退保"成為了一種"剛需"。

銀保監會:防範

在上述三種情況之外還想讓保險公司全額退保,無異於就是在薅保險公司的羊毛了。黑產是如何做到的?

套路就是:釣魚取證→撥打12378惡意投訴→銀保監會受理→保險公司派人協商→妥協全額退款。

記住這個12378,這是一個了不得的號碼。如果你覺得保險有哪裡坑了你,打它就對了!賠不賠先不說,但是打它肯定能享受到保險公司的VIP待遇。

但是光有套路還不行,還要有"演技"和"證據"。這就是你做不到而黑產可以做得到的地方——"釣魚取證"

銀保監會:防範

保險銷售騙人(投保人)的鬼話,也是騙鬼(保險公司)的鬼話。

也許是套話,也許是串通,總之黑產能"指導"你搞到實錘的可投訴"證據",比如:承諾的銷售返利、誘導不如實的健康告知、誇大保險功能、保證理財收益率、介紹的保障範圍與合同約定的有出入等。總之,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成為"呈堂證供"。

畢竟,釣魚取證就是鬼打鬼,打哪哪準。

有了實錘的證據(錄音、錄像等),保險公司就軟了。寧願委屈巴巴的全額退款,也不願在監管爸爸那裡留下投訴率

銀保監會:防範

所以,黑產賺這錢其實很輕鬆,先給投保人下套,再去戳保險公司的痛點,輕輕鬆鬆賺到"服務"提成。

然而,投保人可能會在之後吃更大的虧,因為保險公司都是記仇的。


購買保險到底需要多少智商

絕大多數退了長期險的朋友都是為了重新再買另一款保險產品,畢竟當初會買就是因為有需求。但是再重來一回,你確定已經智商夠用了嗎?

銀保監會:防範

以下幾個小問題,測試一下:

1. 大公司保費高是因為理賠寬鬆,小公司保費低是因為容易拒賠?

保險賠不賠看的是合同條款,不是公司大小和保費高低。

對於長期險,大部分的主要條款都被銀保監會直接定義了,所以同一險種的保險合同同質化程度非常高。賠付標準都是一樣的,不存在理賠寬鬆或嚴苛的說法。

比如重疾險,銀保監會早前就規定了25種重疾的定義,所有的重疾險都必須涵蓋這25種重疾;今年,銀保監會又重新修正了重疾險,25種重疾增加至28種,還新定義了3種輕症。所以留給保險公司自由發揮的空間並不多,能競爭的方向是如何用更低的保費涵蓋更多的保險責任,保費太高的基本都不香。

銀保監會:防範

2. 既然保險合同同質化嚴重,那麼大公司的高額保費究竟在為什麼買單?

這裡就要提到保險定價的三要素:預定發生率、預定利率、預定費用率。

(1) 預定發生率

就是風險的發生率,預定發生率越高,保費越高。

預定發生率跟保險公司的風控邏輯、對未來保險責任的發生率預測有關。發生率預測的原理又依據大數法則,所以各家保險公司的預定發生率差異不大,對保費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2) 預定利率

我們交的保費如果不交給保險公司,那麼肯定是要拿去做別的投資的。同理,保險公司拿到我們的保費,也不會馬上出險理賠,所以它也是會把保費拿去做投資。我們自己損失掉的投資機會,保險公司要給我們一些利率回報,這就是預定利率。

預定利率越高,保費越便宜。

銀保監會還對人身保險的預定利率規定了上限。2013年之前,利率上限是2.5%;2013年則上調到了3.5%。所以,2013年之後的人身保險有了一輪明顯降價,就是因為大家都把預定利率提高了。而且在這一點上,基本上各家也都是奔著最高利率來定的,所以也不是保費差異的體現。

(3) 預定費用率

重點來了,看到"費用"二字了吧?來點感覺了吧?

預定費用率,就是保險公司預計的各項經營費用的支出。這裡麵包括有:廣告費用、運營費用、人工薪酬、預留利潤等等。

預定費用率越低,保費越便宜。

所以,為什麼大公司的產品保費高?因為廣告費、運營費、業務員佣金……統統降不下來!那些標榜"XX險中的愛馬仕"的產品,不是說產品有多高端和全能,它只是被賦予了"高奢"的成本,而消費者為此成本買單。

銀保監會:防範

真相就是這麼殘忍。所以,長期人身險,如果你還不懂選哪家,至少你該知道先排除哪幾家。

3. 保險公司會單方面修改保險合同條款?

調查發現,很多黑產去套路投保人的時候就是說"保險公司擅自單方面修改了保險合同條款,XX項目不再理賠",或者是投保人續保的時候發現保費減少了,因為有的項目不能再承保了,於是就認為這是保險公司店大欺客,未經協商同意就擅自修改合同條款,進而怒氣退保。

這明顯就是又無知又被黑產帶節奏了。快來補課!

銀保監會:防範

保險公司不能單方面擅自修改保險合同的條款!絕對不能!不論多吃虧、多不合理的條款,一旦簽訂,就不可能單方面修改!這是任何一個合同的基本規則。

但是事實就是保費變了,項目變了,怎麼解釋?

因為你已經觸發了某些項目的理賠條件。

比如當你患了某種輕症,已經理賠了之後,那麼按照合同約定的就不再承保該類型的輕症,所以保費和項目自然就會改變。

任何一份合同都不可能單方面擅自更改,但不意味著合同絕對不能更改。自己的保險基礎知識不夠,被人帶節奏,吃了虧,這個鍋保險公司真的不能背。

還需要說明的是,即使是銀保監會規定的新條款,也不能強制的運用在過去已經簽訂的保險合同上。所以如果有黑產打著銀保監出新規的旗號說老合同會被強制變更的,打他,沒錯了。

銀保監會:防範

4. 小的保險公司容易倒閉嗎?

銀行會倒閉嗎?保險公司會倒閉嗎?這真是大家最愛問的兩個問題。

標準答案:銀行允許倒閉,保險公司也允許倒閉,但是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除因分立、合併或者被依法撤銷外,不得解散。

最後這句話的意思是,經營有壽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不得倒閉。就算真的因為分立、合併、依法撤銷而解散的,壽險業務也會由指定的保險公司接盤,保險合同不會滅失。

而且,在中國,銀行或保險公司想要倒閉,那太難了。因為銀保監會管得太嚴了。

銀保監會天天盯著這兩大金融機構的各種指標,稍微有點變差的趨勢,就立馬要求整改、整頓,改不好的就由爸爸親自接管,然後再指定一個好大哥來託管業務。

2018年,銀保監會接管了安邦保險,2019年又接管了包商銀行。經過兩年的接管重整,新設立了大家保險來承接安邦保險的合規保險業務,化解了安邦保險的風險後結束接管。

銀保監會:防範

所以,我們在選擇保險產品的時候只需要考慮產品本身,沒必要去糾結公司會不會倒閉、出險會不會拒賠。


"買新退舊"需謹慎

很多朋友確實是在對保險糊里糊塗的情況下就衝動買了"高奢"人身險,發現真相後進退兩難。我的建議是,如果產品真的太坑,一定要儘早退保,及時止損。

如果想要"買新退舊"的朋友,有幾點友情提示

1. 操作的時候一定是"買新退舊",千萬不能"退舊買新",順序弄反了,可能會損失更慘。必須要保證新保險已經投保成功了,才能退掉舊保險,以免出現不能投保的意外情況。特別是如果有真的操作了非正常"全額退保"的投保人,很有可能會被保險公司記錄在案,造成新保單拒保,所以一定要謹慎。

銀保監會:防範

2. 注意重疾險有等待期。要等新保險過了等待期再去退舊保險,避免出現真空期。等待期出險拒賠那就太冤了。

3. 購買任何一款保險產品都要認真看清《保險合同》的每一個條款!尤其是免責條款!不要聽銷售說的,不要看宣傳寫的,最終怎麼執行怎麼賠付,一切都是以合同為準。看不下、看不懂也必須看。

4. 小公司通過第三方互聯網保險平臺銷售的保險產品,通常比較香。自從互聯網保險殺進市場以後,只有性價比才是產品的唯一突圍標準,把平臺上的熱銷產品多做對比,就知道應該選哪款了。

5. 拋棄大公司才是安全可靠的舊觀念,選擇大公司的長期險,除了為它的各項費用買單之外,沒什麼實際的好處。

6. 合規購買,不要聽信中介的"返利"誘惑,帶誘惑的產品通常都有坑。

7. 如果實在糾結於兩款產品無法抉擇的,不妨把保額拆開,分開購買。分開購買保險也是一種分散風險的做法,萬一某一家的合同真的有坑呢?

以上,希望能幫助大家多懂些保險知識,別再傻傻的被坑被騙了。

銀保監會:防範


讀毒獨財經,一個不造謠、不傳謠、擺事實、說人話的財經自媒體。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