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俗話說,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五月路人雷,六月男友沒,七月已曬黑,八月待室內,九月更加肥……

減肥是年復一年的主題。就在我們還在發愁管不住嘴、邁不開腿的時候,“日本瘦腰鍛鍊法”視頻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很多網友表示“親測有效”,最熱的視頻播放量高達502萬次!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但是,也有一部分網友不買賬,覺得“來自電視節目,肯定有誇張的成分在裡面”、“視頻裡的女生,在第二次測量腰圍時明顯用力吸氣了”、“不控制飲食,光做這兩個動作,肯定不會瘦”。

大部分網友保持觀望態度,覺得“自己太懶、看了就是做了;轉發了就是成功了”。等別人有效果了再嘗試。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此“瘦腰法”真有效嗎?

看過視頻的小夥伴都表示,一週後腰圍竟然能減小7cm,就用up-down體操只有兩個動作,這也太簡單了吧!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兩個動作:

Up動作

可以理解為踮腳尖+上半身伸展動作。

腳尖分開、兩腿併攏站直,雙手上舉、掌心合攏,腰背部向上伸展,踮起腳尖,保持5秒。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這個過程中要求腳跟貼在一起,腰背部儘可能向上伸展。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Down動作

可以理解為進階版的深蹲。每組進行5次深蹲,在第5次深蹲到最低時,小幅度上下震動5次(點壓式up-down動作)。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要點:兩腿分開超過肩寬,腳尖朝外30度。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下蹲過程中,膝蓋方向始終與腳尖保持同一個方向,不能內扣,以免損傷膝關節。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Up-Down動作,科學揭秘

這兩個動作看似簡單,做起來可是需要全身多塊肌肉參與的!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Up動作

小腿後方的腓腸肌、大腿後方

的股二頭肌和膕繩肌,以及屁屁上的臀大肌都在玩命工作,幫你站穩腳尖

不但如此,小腿前方的脛骨前肌、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以及腹部肌群在默默地工作,讓你不搖晃

背部的斜方肌和肩胛提肌、上臂的三角肌和肱三頭肌也在拼命地工作,幫你抬起上肢,保持掌心貼合。

小編的直觀感受是,為了保持身體穩定,腰、腹、臀的核心區,真的在用力Hold住!

Down動作

更是調用了腹部、臀部和下肢的大部分肌群,不再贅述。

值得肯定的是,這兩個動作,不僅運動到了全身大部分肌群,還是簡單易行的自重訓練方式——無須器械,僅通過自身的重心移動達到鍛鍊目的。特別是Down動作中第5次蹲到底部時,進行點壓式小範圍上下移動。這種等長抗阻收縮的動作模式,能更有效地運動到大腿和臀部深層肌群。

一組完成下來,小編的大腿內側確有酸脹感。

亮點在哪裡?

“健康日課”認為這個鍛鍊法有至少3個亮點!非常適合沒有運動經驗、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全職主婦和體能較好的老年人群。

瘦身目標更加科學。不是盯著體重不放,而是注重腰圍的減小!水桶腰,不僅影響美觀,也危害健康。研究表明,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紊亂等都跟腰圍正相關。

1. 簡單易用,利於堅持

愛運動就不需要天天惦記著減肥了,所以大部分人跟我一樣,心動卻未行動。也有許多朋友覺得運動要去健身房、運動場,很麻煩。

有瘦身效果的運動,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體能,不是我們不努力,真的是很難。這個瘦腰鍛鍊法最大的亮點就是動作非常簡單,也不用多大地兒,每天2分鐘,隨時隨地可以做。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兩個動作一週瘦腰7cm,“日本瘦腰鍛鍊法”確實可以試一下

2. 指標明確,正向激勵

運動前後的腰圍,是一條很明確的指標,值得提倡和鼓勵!

心動不如行動,快練起來吧!

1. 我國成人體重指數和腰圍對相關疾病危險因素異常的預測價值:適宜體重指數和腰圍切點的研究[J],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數據彙總分析協作組,中華流行病學雜誌,2002(01).

(部分圖源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