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煤炭作家”,17歲的王寶強因出演他的作品一鳴驚人

“到陝北,只要提路遙,就有人管你飯吃;到礦區,只要提劉慶邦,就有人管你酒喝。”

作為一個以寫作煤礦和鄉村題材為主的作家,劉慶邦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作品,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

他被稱“煤炭作家”,17歲的王寶強因出演他的作品一鳴驚人

劉慶邦,1951年12月生於河南省沈丘縣,當過農民、礦工和記者,被稱“煤炭作家”。在他的筆下,那些散發著溫情的故事,在中原大地的煤礦和鄉村擴散。在這些作品中,獲得第二屆老舍文學獎的中篇小說《神木》可能是劉慶邦最被人熟悉的一部作品,同時也是當代文學最重要的中篇小說之一。由其改編的電影《盲井》,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的同時,也成為國內電影的經典之作。

他被稱“煤炭作家”,17歲的王寶強因出演他的作品一鳴驚人


1998年前後,我國發生了幾起礦洞詐騙殺人團伙案,那時候,劉慶邦正在《中國煤炭報》工作,這之前,他曾是一名礦工,對煤礦的情況很是熟悉。於是,他就產生了將案件改編成小說的想法。

在一箇中學門口外,劉慶邦看著校門口穿著校服的學生出出進進,猛地一個形象在腦海中浮現,這便有了小說中輟學外出尋找父親的16歲的元鳳鳴。

此時,北京電影學院門口一個青澀甚至看起來有些寒酸的17歲少年正在四處張望,尋找一個做群總演員的機會。

他被稱“煤炭作家”,17歲的王寶強因出演他的作品一鳴驚人


這個人的形象和氣質,竟然和元鳳鳴如出一轍。幸運又順理成章的,他成了《盲井》的主角,之後人們注意到了他的真實姓名——王寶強。

影片和小說情節類似,在私人小煤礦做工的唐朝陽和宋金明,有著自己的一套“致富”經,先套近乎將打工無門人認作親人,為他們找個工作:煤礦做工,在井下工作時製造“安全事故”將其害死,再找礦主私了。

他被稱“煤炭作家”,17歲的王寶強因出演他的作品一鳴驚人


他們盯上了元鳳鳴,偽裝成自己的侄子,送到了井下……好在,元鳳鳴的天真純樸讓他們生了惻隱之心。

王寶強也因此被馮小剛側目,扮演了《天下無賊》中的傻根……

他被稱“煤炭作家”,17歲的王寶強因出演他的作品一鳴驚人


世事滄桑,“農民工”不斷湧入城市打工,成為無根的漂泊者和異鄉人,社會不會再他們經歷“盲井”的兇險,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會想王寶強一樣幸運,名利雙收,大多數不能真正融入城市,也無法迴歸鄉村。好在還有劉慶邦這樣的作家,用深情的筆觸記錄著他們:“我覺得我有一種責任感、使命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