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派的十大特點,讓其開宗立派!

程派的十大特點,讓其開宗立派!

1程派的嗽音

程派唱腔,有較為獨特的發聲方法,尤其在“嗽音”、“腦後音”的運用上,形成了程腔沉鬱、凝重的藝術特色。“嗽音”是老生演員經常使用的發聲方法。也是音樂上的裝飾音。特別提醒注意的是:程派唱導板原板慢板的“嗽音”一般只用2個,(也就是裝飾音)。是一種氣頂喉頭振動聲帶的發音,原本在旦角唱腔中很少使用。程先生在老生運用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吸收“嗽音”到旦角唱腔中,使腔在嗓子眼裡轉悠,含而不放,耐人尋味。“嗽音”運用是否得當,全在於氣的控制。氣小,“嗽音”出不來,過了,就會形成“砸夯”。

2程派的“鬼音”

在於發聲方法與演唱方法上。所謂“鬼音”,屬於共鳴範疇,多使用於閉口音,共鳴位置往後移,也就是所說的“腦後音”。程先生吸收了老生“腦後音”的特點,共鳴位置移後,用氣提起來唱,增強了唱腔的力度、厚度和凝重感。以前有人形象比喻京劇青衣發聲位置為陳皮梅。意思即青衣發聲位置程硯秋靠後、張君秋居中、梅蘭芳靠前。不無道理。


3程派的共鳴腔

程派的發聲方法、發聲位置、吐字行腔獨具匠心、程先生並不是一味地悶著唱,而是運用氣的力量與發音部位的控制相結合的演唱方法,使聲腔凝重、深沉,具有一定的立音和厚度,找出共鳴位置,再適當地加以抑揚頓挫、吞吐收放,形成獨特的程腔藝術。

4程腔的亮音

學習程派唱腔,不能誤會聲音條件差的習程。其實程派並不拒絕排斥聲音條件好的的朋友學習程派。程派完全可以使用亮音、瀋陽京劇院的呂東明老師就是難得的亮音程派。但程派亮音使用時必須注意,亮音要有厚度和力度,不能虛飄賊亮,這樣的亮音才能與程腔沉鬱、凝重的風格和諧統一。

5程派的發聲

程派非常講究用氣,即用丹田氣託著唱,不宜用胸腔呼吸的方法,著力點不在喉頭,聲帶必須保持鬆弛狀態,著重點在於用氣上面。一齣戲唱下來,要感到後頸發麻(腦後共鳴),小腹空蕩(丹田用氣),嗓子並不覺得如何疲勞。


6程派的氣息

程派不僅高腔要氣足神滿,就是低腔,尤其是那種細若遊絲、綿綿不斷的長腔,完全仗的是充沛的丹田氣,音調雖低,但所費之氣,卻比高腔有過之而無不及。缺少或較少只用丹田氣,往往難於體現程腔的美妙化境。京劇呼吸發聲訓練中的呼吸:吸、提、推、送。在程派演唱中由為明顯。

7程派的氣口

程派唱腔一口氣不能無限延長,在行腔中必須留氣口,要換氣,偷氣。程腔在氣口上很講究,換氣、偷氣不能明顯,要使人難以察覺,好象一口氣綿延不絕,以保持唱腔和情感的完整、流暢和圓美。程腔很講究呼吸的蓄勢待發、蓄勢噴發。同時注意保持演唱口形美。

8程派的潤腔

程派的唱腔,一向要求“圓”。他力求保持整個聲腔的渾然一體,不見稜角,天衣無縫,流暢自如、收放有度。程先生的“圓”,不僅對唱腔,就是念、做、舞、打,以及水袖等,都要求“圓”美一體。那種見稜見角的表演風格,一般不為程派待見。

9程派的字音

程派咬字演唱講究反切音,唱腔和過門多使用切分音。程派反切音即現代漢語拼音的字頭、字腹、字尾三個部分。字頭未出口前,氣要先上,暗暗蓄勢,用氣領字音,放出字頭。至字腹,則氣放足而音全出。字尾則徐徐提氣,歸韻收聲。有的字,特別是噴口字,則需要運用氣阻的方法,把氣先提上去,蘊含不放,到一定程度時,帶著字音,衝口而出。程派唱腔和過門中的切分音是程腔標誌性音形。

10程派聲腔的系統要求

唱好程派,必須要熟悉劇情人物。程派的唱詞用典精準,朗朗上口。充分體現程腔的文學性,哲理性、思辯性。學習程派要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學水平、審美水平。仔細反覆體會:悽美中見纏綿、哀怨聲怒不平、低谷中蓄大勢、平淡處顯精神的程派美學風格。

要處理好程腔字與腔的關係,就要在四聲四呼準確的基礎上,通過運用唇、齒、喉、舌、膛五音部位,把字咬準,再加以吞吐收放、抑揚頓挫,務使字中含腔、腔中有字,兩相吻合,音調分明。努力形成字句音腔情五位一體程腔聲音系統要求。 唱好程派,希望喜歡京劇程派的朋友們多和琴師交流,取長補短、相互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