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錢是能力的證明”之說,是真理還是偏見?

俞敏洪“錢是能力的證明”之說,是真理還是偏見?

正常來講,“錢是能力的證明”這句話應該是錯誤的,而且也不能成為社會的價值觀取向,最準確的衡量標準應該是,我們的專業能力和錢走得越遠越好,體現一個人的能力和價值的時候,我們的銅臭味越淡越好,我們應該有更多值得信仰的力量,有更多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我們可以不排斥金錢,但起碼不應該過度的迷戀和崇拜金錢。

然而,現實總是會將這一切擊得粉碎,我們的各行各業,都在圍繞一箇中心,這個社會上體現價值的東西只有兩樣:權力和金錢。當我們在津津樂道一個人的成功時,要麼看他手中的權力,要麼看他手中的金錢。我們春節回家坐一起嘮磕時,談得最多的不也是誰誰又買了房,誰誰誰又買了豪車,誰誰誰又賺了多少多少,我們世俗裡已經浸入了這種價值觀,所以你要說“錢是能力的證明”是錯誤的,那是絕對的自欺欺人。

俞敏洪“錢是能力的證明”之說,是真理還是偏見?

“錢是能力的證明”這句話雖然不能代表全部的正確,但它基本上可以代表絕大多數的認同感,我們可以嘴上極力反駁,在內心死不承認,但現實就是如此,我們不得不面對和認可這個觀點它是有道理的,起碼在當下,它直面了現實的殘酷。

看看我們現在流行的成功學,以及所崇尚的能力學,歸根結底不都是賺錢的能力嘛,一個有錢的人,不管他的素質有多低,不管他有多麼的不堪,他都不會被輕視,他都會被人所羨慕,也絕不會成為社會的低層次人員。相反,有些人品特別好,做事也很努力的人,日子如果過的很寒酸的話,他絕對是門庭冷落,沒人願意接近他們,因為在社會的意識當中,他們是失敗的,因為沒有錢。

老話講“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話本質上來講說的就是“錢是能力的證明”這個事實。在任何行業當中做的出色,都不如在經濟上做的出色,我們看看身邊的很多事兒,到最後不都成了金錢的奴隸嗎?你文章寫的好,書法寫的好,繪畫畫的好,沒有錢不還是要到有錢人那裡求贊助嗎?

俞敏洪“錢是能力的證明”之說,是真理還是偏見?

我們不願意承認“錢是能力的證明”,是因為我們還需要保留內心的自尊,我們心裡可以承認,但說出來就不好了,我們很多人都承認,錢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尊嚴,但在眾人面前,大家都會表現出對錢的不屑一顧來。

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現實,“錢是能力的證明”越來越被人奉為圭臬,很多人為了得到錢,甚至是不擇手段,出賣自尊,違法亂紀,而一些錯誤的觀念也在逐漸形成,有的人認為不管你通過什麼途徑,只要搞的到錢,只要能成為有錢人,那都是“有能耐”的人,那都是有能力的象徵。

實際上,我們人人痛恨“錢是能力的證明”這種觀點和價值取向,但我們人人都不可避免地捲入了這種混沌的價值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