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科,非學霸“物理”該如何抉擇?

新高考選科,非學霸“物理”該如何抉擇?

新高考改革全國各省啟動時間表如下

第一批 啟動時間:2014年 執行時間:2017年 浙江、上海

第二批 啟動時間:2017年 執行時間:2020年 北京、山東、天津、海南

第三批 啟動時間:2018年 執行時間:2021年 江蘇、河北、重慶、遼寧、福建、湖南、湖北、廣東

其中原定2018年啟動新高考的河南、四川、山西、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江西、安徽、貴州、西藏10省已明確推遲實施新高考改革。

第四批 計劃啟動時間:2019年 執行時間:2022年 安徽、廣西、雲南、甘肅、青海、陝西、寧夏、新疆

第四批計劃省份新高考啟動時間是否有變化,目前還不得而知。

新高考選科模式的演進,3+3模式最大的問題,是物理學科的迫選壓力不夠

2014年9月《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3+3”模式,即:

第一個“3”,指語數外三門必考科目;

第二個“3”,指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任意選擇三門,作為選考科目。

“3+3”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 改革後,選擇物理專業的考生大幅下滑,不利於國家高端物理人才的培養。

2.等級制評分標準的不完善,使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100個人考物理,95個尖子生考了90分以上,剩下的哪怕考89分也是E了。

3.文理學科區分不明顯,不利於國家不同方向人才的培養。

4.“3+3”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理工科人才的缺失,從而導致理工科專業的認知度降低,影響了理工類高校的整體實力。

陽光生涯研究中心認為,新高考選科中物理學科的選擇比例和質量,是改革成功的關鍵

物理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選考學生人數的下降對人才培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互聯網產業及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產業,學科的基石是數學與物理。作為必考科目的數學地位無憂,但將物理作為選考科目,作為高考錄取主體的大學,給出了鮮明的態度,並在專業選課要求中,明確反應出對物理的堅決態度。

對比2017年及2020年高校專業中對物理選課的要求,物理學科的選擇權重一目瞭然

1、近30%專業明確要求的物理學科

2、近50%專業涉及對物理學科的要求

3、選擇物理學科,高校基本所有專業可以報考


新高考選科,非學霸“物理”該如何抉擇?


高水平大學尤其看重物理學科的選擇與能力

基於物理在科學研究中的基礎地位,高水平大學對於物理的重視程度往往更高,更加註重考生的物理基礎。九校聯盟(C9)是我國首個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中國科學院大學則是新興的一所超級大學。分析“C9+1”高校2020年選考科目要求發現,這10所中國頂尖高校對物理都非常重視,要求選考物理的專業數量更多。 這10所高校中,有7所高校要求必選物理的專業佔比超過了50%。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全部專業均要求必選物理,中國科學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這一比例分別為76.92%、74%、72.72%、72.2%、60%、51.16%。


新高考選科,非學霸“物理”該如何抉擇?


陽光生涯研究院建議面對新高考選科的學生和家長

1、物理專業是高中所有學科中難度較高的專業,學生有畏難情緒可以理解。但涉及選科,迎難而上或者畏難逃避,同樣位次成績的學生面對大學和學科選擇時,冰火兩重天的比喻可謂恰當。

2、現代互聯網產業的熱點不是短時間爆發,而是較長時間的持續。作為進入互聯網行業的敲門磚,物理學科的能力是水平高下的關鍵。

選擇物理,水平高低姑且不論,至少擁有選擇風口專業的權利,至少有資格!

放棄物理,水平高低姑且不論,沒有資格選擇,或在未來專業輔修中,因為不具備學科基礎能力而止步的遺憾,將影響長遠!

>>陽光生涯是致力於中學生生涯發展的教育集團。貼合新高考改革,堅持學業與專業結合、學業與職業接駁。陽光生涯團隊在湖南、四川、重慶等地指導中學生規劃生涯、提升綜合素質、實現自我價值,為中學生升學及生涯發展保駕護航。陽光生涯,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