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敲響了東周王朝的喪鐘

自大周都城被犬戎和申侯聯合攻破以後,做為天下共主的周幽王,也被殺死。為了延續大周的王統,諸侯們擁立原先被廢的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即位後的周平王為了避開西方戎族的侵擾和威脅,次年在晉國,鄭國,秦國等國家的幫助下,把都城東遷到洛邑,歷史上把平王東遷之後的大周王朝稱為了東周。

是誰敲響了東周王朝的喪鐘


東周建立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一箇中等諸侯國。面對諸侯之間互相攻伐和兼併,周天子不能擔負共主的責任,經常要向一些強大的諸侯求助。在這種情況下,強大的諸侯便以,‘尊王攘夷‘為口號,自居霸主,’代替周天子向天下諸侯發令和收取賦稅錢財。致使天子的威嚴和地位相比著西周,一落千丈。但是即便如此,在那個時候,諸侯之間要想取代周而自立,也絕非易事。昔日楚莊王都做得到了陳兵洛河,問鼎周王室的地步,但是也沒敢往前再進一步。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天子雖弱,但是天下共主的地位依然存在,若取而代之,必然導致天下諸侯的討伐。此時的楚國,並沒有勢力,去對抗諸侯列國

但是不作死就不會死

周平王東遷後,雖然禮崩樂壞,尊嚴掃地,但是還沒有徹底淪喪到被忽視的存在。在春秋末期的時候,對魯、燕、宋、鄭等諸侯仍然具有號召力。當時的四大強國,齊,晉,秦,楚還不敢明目張膽的視周天子為空氣

但是到了東周第20代天子,周威烈王姬午的手裡之後,事情就變的奇妙起來

當時做為晉國強臣的韓,趙,魏三家聯手,滅掉了另一個強臣智伯,並且瓜分他的土地,而當時晉國的國君晉哀公鑑於當時國內三家強盛的事實,保持了沉默,並任由他們的強大和發展。而後不甘心這樣下去的韓、趙、魏三家,派使者向周威烈王進貢,並向周天子請求冊封為諸侯。

也許是迫於形勢,因為三家太強大,太強勢,而周王室已經非常闇弱,他迫不得已,又可能是威烈王老糊塗了,最終的結果是他任命作為晉國大夫的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而這三家隨後一步步的鯨吞家主—晉侯的土地。到晉幽公時,曾經強大的晉國,只剩下絳城與曲沃兩個地方,其他的土地都被三家瓜分了,出現了奴大欺主的局面。晉幽公出於畏懼,反倒要去朝見韓、趙、魏的君主。而猶顯不足的三家,最後乾脆直接滅掉晉國,並將最後一任國君晉靜公貶為普通人,斷絕了晉祀

  • 這個事情看似若無其事,與周天子無關。但其實卻敲響了周王朝的喪鐘
    。因為周威烈王的封侯,等於說從形式上認可了家臣可以造家主的反。這就使周公制定的禮樂治國政策,遭到了徹底的破壞。而在諸侯的心裡,認為既然家臣能夠造家主的反,那麼作為周天子家臣的我們,也可以造周王這個大家主的反。接下來,引發了諸侯國以下克上的大潮,著名的田氏代齊,宋國內部的以臣代君,都是這一後果的直接因素
是誰敲響了東周王朝的喪鐘

  1. 總體而論,三家分晉的時候,做為名義上天下共主的周威烈王,即使不能直接派軍隊進行征討,也要效仿其先祖周襄王婉拒晉文公的非禮要求的事情,站出來嚴厲斥責,號召天子諸侯聲討。即使失敗了,也可使微弱的周王室,挽回一些顏面,不至於更加威風掃地。也正因為周威烈王的沉默與懦弱,使大周王朝在最後一位天子周赧王的手裡,最終謝幕。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大周王朝已經在各諸侯眼中,已經喪失了威嚴。而周威烈王,是這一現狀的直接製造者

三家分晉標誌著春秋時代的結束,緊接著是戰國時代的來臨,本年也是司馬光《資治通鑑》記載的起點,司馬光還為三家分晉一事發表長篇的感言

是誰敲響了東周王朝的喪鐘


司馬管認為,三晉雖然強大,但如果冒天下之大不韙而不尊禮儀,那麼就會不請求天子而自立為諸侯。如果真是那樣,那麼他們就是悖逆之臣,那麼即使周王朝無法討伐懲罰他們,也會有維護禮儀正義的諸侯征討他們。現在請求天子而獲得天子的任命,誰能夠征討他們?三晉能夠位列諸侯,並非三晉破壞禮節,實屬周威烈王自己破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