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的錦旗,感謝醫生救一家三人性命

沉甸甸的錦旗,感謝醫生救一家三人性命

(贈送錦旗現場)

“多虧唐湘宇博士精湛的醫術,耐心細緻的治療,挽救了我們一家三人,使我們重獲新生,全家人都不知道怎麼感謝他才好!”近日,洪先生來到婁底市中心醫院門診,給正在坐診的心臟重症監護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心血管內科唐湘宇博士送上了一面沉甸甸的錦旗,與平時錦旗不同的是,這面錦旗上署著洪先生一家三人的名字,而這三人都是經唐博士治療“救回了命”。

故事要從去年2月的一個晚上說起,當時41歲的洪先生突然胸痛得厲害,家人將他緊急送往婁底市中心醫院18病室(心血管內科)。凌晨一點多鐘,接到急診電話的唐湘宇博士立即趕到醫院,經檢查發現洪先生為急性下壁、後壁心肌梗死,此時病情萬分危急,患者命懸一線。面對兇險病情,唐博士沉著果斷,馬上為洪先生行急診CAG+急診PCI術,迅速開通了梗塞的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手術非常順利,洪先生死裡逃生,在18病室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很快康復了,出院時,洪先生激動地說:“感謝你們,救了我的命!”

轉眼過了一年,今年3月份,洪先生77歲的父親總是覺得胸口悶悶的,又有些頭暈,洪先生馬上想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於是,他帶著父親到市中心醫院找到了唐湘宇博士,心電圖檢查提示,洪老有心肌缺血的狀況,隨後,洪老入住該院18病室作進一步檢查治療。3月21日,唐博士為洪老行冠脈造影+PCI術,術中,驚見洪老心臟血管的前降支、迴旋支都達到了95%的狹窄,隨時可能危及生命,這正是“罪魁禍首”。唐湘宇博士小心翼翼地用球囊擴開狹窄病變,嫻熟地為洪老病變處放置了支架,生命之路通暢了,洪老也於3月底康復出院。

與此同時,洪先生的姨父,今年51歲的黃先生,因為胸口不舒服、反覆燒心一年多,到湘雅醫院就診。經冠脈CTA檢查發現前降支中段心肌橋、冠狀動脈嚴重狹窄,需要進一步行冠脈介入診療。聽到消息的洪先生馬上告訴姨父自己的治病經歷,介紹說唐博士醫術高超、耐心細緻,處處為患者考慮著想,而且中心醫院離家近,照顧病人方便。於是,3月18日,黃先生回到婁底,一同住進了18病室。3月21日,繼洪老之後,唐湘宇博士為黃先生實施了心臟介入手術,術中發現黃先生的前降支是慢性完全閉塞病變,對角支也嚴重狹窄,一旦出問題,就有生命危險。在心臟冠脈介入術中,最難的就是慢性完全閉塞病變,因為閉塞時間久,開通難度很高,被稱為冠脈介入治療領域最難攻克的堡壘和障礙。而歷經一年多燒心的黃先生,正是屬於這種情況。唐博士帶領主治醫師陳光耀等科室團隊不畏艱難,憑藉精湛的技術,歷經2個多小時,終於攻克這個堡壘,在該科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黃先生也於3月底康復出院了。

帶著全家人的感激之情,洪先生專程跑到婁底市中心醫院,為唐湘宇博士送上了這面沉甸甸的錦旗,“醫術精湛傳杏林,醫德高尚暖人心”,接過錦旗,一向靦腆的唐博士笑了,洪先生也笑了,一時間,診室裡暖意流淌。

據該院心臟重症監護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唐湘宇博士提醒:春季氣溫不穩,忽冷忽熱,這時候極易引發心肌梗死,心衰的病人也很容易發病。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既往病史的老年人特別要注意,但年輕人也別掉以輕心。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種,每年有兩個高峰期,即冬季和春季,其病死率高,危害大。心肌梗死發病前會有一些初期症狀,80%有心絞痛。發病時有憋悶感、壓榨感,往往伴有肩臂放射性疼痛,這是典型症狀。當心梗發作時,應讓病人絕對臥床休息。就地搶救,鬆解領口,室內保持安靜和空氣流通,家中常備急救藥物,同時,一定要及時送醫接受正規治療。(通訊員 梅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