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和尚“禪心不起”的這位女詩人,四句詩道盡了人間至情

人類的情緒,不外乎喜怒哀樂,情感的狀態,不外乎遠近親疏、悲歡離合。言志的詩,詠言的詞,瑰麗的賦,纏綿的曲,對人類情感的表達很多很多。然而把遠、近、深、淺、高、明、親、疏這八種情感現象,用辯證的思維和筆法說到極致之處的,唯有唐朝的這位女詩人——李冶和她的《八至》。

八至(唐·李冶)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詩中所描述的都是淺顯而真切的景象,東西的方位,距離的遠近,是幾歲的小孩都能理解的日常概念,或深或淺的小溪,也是很尋常的所見,日月每天都在空中輪迴著。這最後的一句,是給世人留下反響最多的詩句,也是這首詩的結穴所在。作者的筆觸,從自然的尋常世態,到此句直指人心,把極平常而又深具辯證的意味,留給了每一位讀者。

記得某個小品裡套用過這樣一句話,“距離產生美”,雖說純粹是為了搞笑,但是還是可以引起人們思考的,距離和美有著怎樣的關係?相對於人的情感來說,更多情況是:什麼樣的感情,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距離。

讓老和尚“禪心不起”的這位女詩人,四句詩道盡了人間至情


“至近至遠東西”

你在東邊,我在西邊,在彼此的盼望或共鳴中,正好遇見,這就是至近。

就此一別,各奔東西,這樣的一別無論寬窄,都是無限的至遠。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長江頭在巍巍崑崙,長江尾在浩浩東海,空間上夠遠了吧,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在這注滿深情的“一思、一共飲”裡,所有的距離都不叫個事了,至遠就成了至近,如此看來李之儀對東西遠近的概念,和李冶是何其相似,並且在這樣的詩句裡,對“至近至遠東西”做出了最完美的闡釋。

讓老和尚“禪心不起”的這位女詩人,四句詩道盡了人間至情

“至深至淺清溪”

清溪的淺是容易理解的,水越淺,看起來就越清澈。清可見底,也是形容水淺的詞句。朱老夫子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直接把答案給了出來。

然而《八至》的作者在這裡卻先說到了至深,足見“功夫在詩外”這句話的不虛,同樣,這裡的至深,也在考驗讀者的思維和想象。為何這樣說呢?作者所說的至深,是從溪水的源頭上說的,溪水大多來自高山深處,還不是至深麼?並且當我們看到天光雲影,倒映在溪面之上的時候,天之高遠,也必是溪中之景的深遠吧。詩中所說的深淺,在描摹溪水的同時,又以時空兩種因素的結合,在考驗著讀詩之人的思維和想象

讓老和尚“禪心不起”的這位女詩人,四句詩道盡了人間至情

“至高至明日月”

這一句由前兩句的方位物象,繼而寫到了日月的高遠明亮,看似淺顯無奇,貌似以自然淺顯的句子,來接引下文。實則此句為全詩之照見,是隱重於輕,寓實於虛的一種手法。在古人眼裡,日月遙不可及,高不可測,光照萬物,面對日月時大多是‘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這裡的日月,深涵著作者對前兩句和後面結句的照應。同時也是作者洞悉世態人情的自比。“我把這些都看透了”,只不過作者沒這樣說,而是換成了詩句,表達了出來。

讓老和尚“禪心不起”的這位女詩人,四句詩道盡了人間至情

“至親至疏夫妻”

以婚姻關係存在的兩個人,無論從身體和利益的角度來說都是最親密的關係,可以說是誓同生死的至親。元代書畫家趙孟頫的夫人管道昇的一首《我儂詞》,就把這至親的關係描繪到了十分具體的境界展現。

我儂詞 (元·管道昇)

爾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

把一塊泥,捻一個爾,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

再捻一個爾,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爾,爾泥中有我。我與爾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然而,就像任何事物都具備兩重性一樣,夫妻不止至親的一面,也有至疏的一面。夫妻本來就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世事人情的複雜多變,引起夫妻同床異夢甚至反目成仇的例子也不再少數。古語有“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現代人有對“圍城”的演繹、和詮釋“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的故事,這些都被李冶以“至疏”二字給囊括進來了。

讓老和尚“禪心不起”的這位女詩人,四句詩道盡了人間至情

夫妻之間心理距離的維度,不同於其他的關係,只有身在其中,才是最有話語權的人。正所謂“鞋子大小腳知道”。任何一對夫妻,都會有至親或至疏的感受,把這感受看透又說清楚的人,只有李冶,別人再說夫妻至親就是幼稚,再說至疏的早被看成了各種傻子,成了人們的談資笑料。

讓老和尚“禪心不起”的這位女詩人,四句詩道盡了人間至情

關於對李冶及其作品的評價

《名媛詩歸》對這首八至是這樣評價的:字字至理,第四句尤是至情。

《唐詩紀事》中劉長卿稱李冶為為女中詩豪。

和李冶同年代的皎然,就是以《詩式》著稱於世的那個詩僧,與李冶在詩文往來中有這樣一首詩:“天女來相試,將花欲染衣。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雖屬虐浪之詞,但也足見李冶的相貌才情絕非俗輩。

讓老和尚“禪心不起”的這位女詩人,四句詩道盡了人間至情

這位唐朝女詩人李冶,之所以能站在超然的高度,把這“八至”道出,實在是和她的人生背景和經歷有莫大關係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在網上搜一下這方面的內容。今天咱只單純的的從詩的角度,或者說從詩這個側面,來分享一下《八至》這首作品。歡迎朋友們多多指正、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