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腿咔咔響,髖部有"異樣"

審核: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王海彬教授

文章所屬:王海彬教授團隊,轉發請標明出處。


地點:門診診室

一年輕小夥子:王教授,你給我看看吧,我這兩大腿不利索,伸腿的時候裡面還有聲音,打多了球跑多了步,還有一點點疼,就在腹股溝那個地方,我查過股骨頭壞死的資料,也在這地方。這是咋回事啊?我不會股骨頭壞死吧,教授幫我。。。。

回:來,去那個檢查病床上讓我體格檢查一下。

家屬:王教授,什麼問題啊?

回:你這叫"彈響髖",很明確的,你這一種是因為"髂腰肌腱"有問題引起的,我給你稍微細說一下。。。


彈響髖是指髖關節周圍有彈響或卡住感,雖然多數患者無疼痛,但少數患者可有症狀及持續性不適或心煩。

病因

引起髖部彈響的原因通常為骨突部分肌腱半脫位,也可以狹窄性腱鞘炎或關節內病變如遊離體、髖臼盂唇及關節半脫位等引起。

已經表明,肌腱是引起髖關節周圍彈響的主要原因,如髂脛束、臀大肌、髂腰肌及股二頭肌的起點。每一種病變均有其特殊症狀,它們各自有特殊方式而確定。

伸腿咔咔響,髖部有

"彈響髖"病理解剖(從左到右為髂脛束、髂骨與股骨、髂腰肌腱)


一、髂脛束彈響

在彈響髖中,最常見的原因系髂脛束在大轉子上半脫位引起。

臀大肌筋膜與闊筋膜張肌在近端結合在一起,因此某些學者也把此歸於臀大肌腱,彈響可在大轉子表明觸及,通常不是特別的不適,故患者能自主地重複出此彈響。

偶爾也可以引起大轉子部疼痛,伴或不伴放射至臀部或大腿外側,也可不自主地發生。

確診的方法可讓患者的患者採用髖關節內收和外旋位負重。

當髂脛束在大轉子上半脫位時髖關節屈曲內旋可很容易觸及彈響感。

當症狀出現擾人,特別是影響休息時需治療,治療方法包括髂脛束牽拉運動,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或局部封閉。

用髖關節治具暫時制動能減少疼痛及由於此疼痛引起的髖部外傾。

對極少存在持續症狀者在非手術治療失效後,需手術治療。

手術方法可行橢圓形髂脛束切除並做大轉子滑囊切除,症狀可大部分消失。


伸腿咔咔響,髖部有

"彈響髖"可選擇的運動理療姿勢


二、髂腰肌腱彈響

此現象較髂脛束彈響的報道要少。

其典型症狀是當髖關節從屈曲位伸直時,在腹股溝部可感覺到彈響。

體檢時,使仰臥位患者的髖關節自屈曲、外展及外旋位伸直,在腹股溝部可觸及彈響。

此現象的病理生理已由2個研究證實:他們應用對照劑注入髂腰肌鞘內,然後在熒光透視下觀察髖關節運動,發現當屈曲的髖關節伸直時,髂腰肌腱在骨盆的髂恥隆起處產生彈響。

病例報道中患者多為芭蕾舞演員、長跑運動員及娛樂性運動員等職業人員

治療方法:此現象的治療類似髂脛束彈響的治療,如觀察、採用藥物、牽拉運動及局部激素注射等,非手術治療為首選。

如需要可手術治療,方法包括腰大肌肌腱延長術。

對小轉子隆起處引起彈響者可行骨突切除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