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通訊行業大浪淘沙,貼近客戶需求終能笑到最後

[ 導讀 ] 疫情的客觀情況引發雲通訊行業火爆異常。大浪淘沙之後,能夠笑到最後的是最懂客戶的那一批。

雲通訊行業大浪淘沙,貼近客戶需求終能笑到最後

容聯雲通訊CPO 熊謝剛

疫情的影響還在繼續蔓延,雖然復工的企業不在少數,行動依舊受限的人們在日常辦公中依舊存在諸多限制。無論是企業內部的協同辦公還是對外與客戶的交流,或是線下業務場景的向線上轉變,雲通訊工具必不可少。

家住深圳南山的陳女士的小孩今年初三,正面臨中考的節點,學校雖然早已開通網課,但無法隨時與老師溝通交流還是讓陳女生很焦慮:“學校目前用的就是常見的視頻會議軟件,我家小孩說實時互動的體驗感並不是太好。有時候人多一起說話時容易出現卡頓,開麥閉麥的界面操作流程也有些繁瑣。”

雲課堂只是雲通訊的一種使用場景,在更多用戶的印象中,工作場景中使用的視頻會議軟件,如Zoom,企業微信、華為雲WeLink、飛書等,才是應用的大場景。而這類軟件與早期視頻會議系統的最大區別就是,一個是基於雲基礎設施的純SaaS服務,一個則基於硬件系統。

但成立於2009年的容聯·雲通訊(以下簡稱“容聯”),憑藉多年通訊行業的技術積累,以及全面的產品能力,走出了一條獨屬於自己的發展路徑。

視頻會議並非新事物,雲通訊市場潛力無限

從最初與運營商合作,為企業用戶提供PaaS通訊能力(語音、短信等),到逐步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成為能夠提供包含CC(雲客服與雲聯絡中心)、UC(IM即時通訊雲、融合通訊、視頻與會議)、行業新通訊解決方案和“通訊+AI”服務的,具有全棧能力的智能通訊雲服務商,於2019年10月完成數億元D輪融資的容聯,成為雲通訊行業令人注目的獨角獸。

在CPO熊謝剛看來,容聯能夠獲得市場與資本的廣泛認可,離不開對於客戶需求的充分理解,並且基於客戶需求提供相應的產品。“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我們需要考慮到不同行業客戶的不同需求,包括易用性,針對市場環境的配適性,以及不同場景的環境因素等等。從產品打磨的角度而言,需要我們將產品做得更加精細化。”

據悉,熊謝剛在通信和呼叫中心領域有著超過16年經驗,對於國內通信技術與市場發展歷程有著深刻的理解和體會,也曾參與國內行業通信平臺的建設和規劃。在他看來,雲化是整個通信市場未來的方向

,處於轉型期的通信領域,許多傳統廠商將會受到互聯網的衝擊,不轉變可能就會被淘汰。

事實上,視頻會議並非是新鮮事物,早在20世紀60年代,發達國家便開始了研究,並將其投入到日常辦公中的使用。從最初的模擬信號傳輸,到後來的數字視頻會議,雖然技術在不斷地進步,但基於硬件系統的部署以對於網絡帶寬的高要求,使得早期投入資金過大,對於中小企業並不友好,視頻會議系統始終難以大範圍普及。

隨著雲計算和移動互聯網的不斷成熟,國內4G的普及率高,和5G商用建設的不斷加速,過去傳統的視頻會議系統部署方式逐漸被淘汰,而基於新技術的雲視頻會議發展不斷加速,市場規模也進一步擴大。

IDC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18年,中國軟件視頻會議的市場規模每年增速均超過20%,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37億美元,市場前景可觀。

雲通訊行業大浪淘沙,貼近客戶需求終能笑到最後

尤其是在疫情的影響下,不管是規模以上還是中小企業,遠程辦公期間對於視頻會議產品的需求都迅速升高。同樣也是在這個階段,容聯更為清楚地瞭解到不同行業客戶的需求,並針對相應客戶,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

這場疫情本質上還是教育市場。“在問及疫情對於雲通訊行業的影響時,熊謝剛認為:“當疫情過去之後,流量有所降低是必然的,並不是所有的行業和業務場景都需要遠程視頻會議,但留存下來一批用戶是肯定的。”

而容聯在疫情期間,所感受到不同行業對於視頻會議、遠程辦公的需求,也預示著視頻協同正在與更多的細分賽道做融合。這不僅是容聯的機會,也是整個行業的發展機遇。

細分市場需求千差萬別,如何貼近真實需求是關鍵

之所以能有這樣篤定的信心,除了疫情期間的迅速反應,也離不開事前的準備。據介紹,武漢封城是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容聯內部討論過後認為,預判到疫情可能對企業和社會生活帶來比較嚴重的影響,因此當時便內部成立了小組,以應對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各種狀況。

在疫情期間,容聯一方面針對可能快速增長的流量,提前擴充服務器資源,另一方面,針對居家辦公場景升級了移動端、PC端的產品。熊謝剛表示,也正是因為早期的預判與充足準備,才讓容聯在應對流量激增的情況下,保證優質的用戶體驗。

“不同行業的客戶,需求是非常不一樣的。我們通過這段時間大量密集的與客戶進行溝通,也發現了不同行業客戶的一些規律與差異性。“熊謝剛介紹到。

以規模及以上的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為例,他們本身的通訊手段是比較傳統的,可移動性也比較差,難以保障視頻會議的質量,再加上這類機構本身對於數據安全性會有要求,因此容聯在向這類企業提供解決方案時,一方面需要與他們自身傳統的通訊工具做融合,一方面還會建議他們進行私有化的部署。

而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過去原本沒有遠程會議的需求,但迫於現實情況不得不在家辦公時,容聯也可以提供各種移動端的會議管理系統,實現快速部署,即時可用。

但事實上,不僅不同規模的企業對於雲通訊的服務有差異,在不同行業、不同場景中,容聯都發現客戶的需求是多樣化的。

以某建材行業上市公司為例,處於對安全性與實用性的考慮,該行業巨頭在開公司大會的時候,選擇了容聯的電話會議功能,員工們只需要在後臺綁定了用戶賬號,管理員便能輕鬆一鍵實現系統自動撥號邀請。據悉,容聯的電話會議功能採用了PSTN通訊技術,其電信級的通話質量可以使得用戶不在依賴網絡,即使在高鐵、地鐵等信號較弱的地方也能保持通話的流暢穩定。

雲通訊行業大浪淘沙,貼近客戶需求終能笑到最後

容視電話會議-小程序界面

疫情期間,應用在醫療場景的實時音視頻功能也解決了醫療資源緊缺的問題。為了給一線醫生足夠的精力和空間救治重症患者,在線問診服務成為了輕症患者的首選方式。傳統的網頁諮詢採用文字問答的形式,有可能回覆不及時,而通過呼叫中心的電話溝通也存在語言難以描述症狀的痛點。對此,容聯將自身視頻會議與雲客服的醫院網頁或者App進行連通,實現視頻客服、視頻問診的新服務,成為特殊時期就醫的有效補充方式。

雲通訊行業大浪淘沙,貼近客戶需求終能笑到最後

針對具有複雜需求的綜合性解決方案,容聯同樣有能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某省的農村信用合作社,在各地分佈了有十幾個營業網點,由於各個網點距離較遠,同時內部暫時缺乏高效的可視化系統工具,容聯在為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時,充分地考慮到機構需求的方方面面。除了常規的視頻會議、遠程培訓,容聯充分考慮到了未來擴容和在線客戶服務應用的延伸,不僅提供了軟硬件的綜合解決方案,充分滿足了各種設備端的需求,還可以使用在線文檔、屏幕共享、即時通訊、報銷統計等功能,充分提高辦公質量與效率。

也正是因為容聯在技術、產品、服務方面的綜合實力,才讓其成為雲通訊行業不可忽略的一一個角色,並得到了投資人與市場的充分肯定。

疫情之後大洗牌,誰能笑到最後?

在熊謝剛看來, 疫情的影響讓雲化、輕量化部署的遠程會議工具短時間內大幅度提升,也使得原有傳統通訊雲化發展的速度會加快

。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容聯即在思考是否會有新的形態出現,也希望能夠繼續擴大市場份額,保持領先性。

在億歐看來,行業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必將出現優勝劣汰,但對於有著多年技術積累、並且覆蓋多行業的容聯而言,機遇比挑戰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前文中花費大量篇幅介紹到的雲通訊解決方案外,針對目前疫情的特殊情況,容聯推出了全家桶解決方案來解決遠程辦公中需要用到的各種產品:

首先是企業工作中心——容信,這款產品綜合了滿足消息、音視頻融合會議、企業公告、審批、考勤、日程安排等等辦公協同功能,更專注於系統及數據的安全可控,更適合企業專業雲或私有云服務。

第二款是視頻會議產品——容視,這是一款基於容聯8年音視頻通訊經驗打造的雲會議產品,針對中小企業輕量化的溝通、協作、分享需求,容視提供雲的方式進行部署,針對產品安全性和穩定性要求高

政府、金融、能源、教育等行業用戶,且一般採用自建、私有云的部署方式,更能保障企業的數據安全。

第三款是七陌智能雲客服。該產品通過蒐集電話、短信、郵件、微信、微博等渠道的信息,通過電話、文本、圖片、短語音、短視頻、文件傳輸、視頻通話方式宣教疫情防控知識,為多地疾控中心及政府熱線分擔了問詢壓力。譬如,七陌雲客服第一時間協調運維部門和技術部門為陝西省衛健委快速上線智能客服平臺,根據客戶的需求完成了開通、配置等一系列工作,全部結束時還未到當日的24時。陝西省衛健委表示:“七陌團隊通過高效的跨部門協作,4個小時就為我們解決了如此急切的需求,這種服務和工作效率遠勝眾多大廠。”

另外,針對疫情,容聯還推出了疫情防控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在線問答型+智能外呼)可快速、精準交流信息,提供高效智能外呼服務,主動探詢、排查疫情信息、疫情語音通知,並做統計、分析與處理。揚州市防疫指揮部應用這套解決方案讓全市

500多萬家庭用戶都能及時準確地接收疫情防護播報通知,並採集每個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狀況、行程等重要信息。

雲通訊行業大浪淘沙,貼近客戶需求終能笑到最後

最後,自建型呼叫中心在疫情期間,開通遠程坐席會面臨一些困難與挑戰。容聯推出面向金融行業的遠程/家庭坐席解決方案,基於遠程/家庭坐席降低人員位置要求,豐富的增值服務提升遠程/家庭坐席工作效率,獨特的號碼盾牌保護客戶隱私,提升平臺安全性。

疫情的影響還在延續,就算已經恢復了正常工作,強制性的保持距離使得人們在日常工作中,對於視頻會議及協同辦公軟件的使用率,依舊居高不下。雖然數字化轉型在各個行業中的滲透率和發展階段不盡相同,但未來的方向和趨勢是既定的。當數字化、智能化慢慢地滲透進各行各業,新技術、新工具帶來的變化同樣翻天覆地。

正如熊謝剛所言,疫情催生了大量的需求,也將促使行業進行一輪優勝劣汰的大洗牌。在新技術不斷髮展的前提下,有些企業選擇擁抱變化,迅速迭代,而那些默守陳規,轉身步伐太慢的企業,或將面臨新一輪洗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