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好色之徒,可能是文人,甚至是伟人,但绝不可能是贤人!

好色之徒可能会是文人,甚至是伟人,但他绝不可能是贤人。985、211, 这些名牌、重点大学可以过滤学渣,但是他无法过滤人渣,因为教育并不等于教养。

君不见,学校里教师侵犯学生的事件屡见不鲜;在单位上下级男女同事之间发生一些污秽的事情也时有耳闻;网络上更是暗流涌动,满了污秽肮脏。看新闻的人一方面义愤填膺,控诉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一方面,以存在即是合理,来摁住良心的不平。更有甚者,对其中的犯罪细节流连揣摩,渐而神往起来,暗自摩拳擦掌想要效尤。只等自己也得了同样的机会,就去尝尝腐败的滋味。

什么是一个时代的败坏标志?并不是因为出现多少坏事,古今中外,坏人不断,坏事不断,所以出现一些个性化的犯罪,是正常的现象。时代真正变坏的标志是:普遍的道德观念的松懈和扭曲。很多人会以:“好色乃人之本性”为自己放纵情欲找借口,这实在是误人子弟的理论, 是古代文化中的渣滓。

那个曾与孟子辩论的年轻人告子曾放胆在大儒面前宣称:“食色,性也”,殊不知,这种论调和他的年龄见识一样肤浅,只是对人性一种片面的论断,这个论断单单指出了人和动物有相类似的生理特性,而忽略了人的道德属性。孟子对此针锋相对,做了有力的反驳,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本性,虽然在浅层次看人与动物有一些生理的共同性,就着道德层面来说,人和动物有着本质不同的特性。

所以,我不承认人是动物,也不承认人是动物进化的高级形态。稍微思想就能够理解,道德是不可能通过物质的进化改变而获得的,道德乃是灵魂深处的一个高贵烙印。这烙印与生俱来,让我们知道美丑善恶和羞耻。

道德确实是一根可以拴住我们野性的缰绳,虽然每个人都有这根缰绳,这是上帝在造人之初给我们预备的灵性急救包。遗憾的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位仁慈的主人替他牵住这根缰绳。

腐朽的风气,强烈地勾引着我们每个人内心情欲的冲动。糜烂和腐败,像滚滚洪水,冲击着人性的大堤。在这个时代中,升官发财,并不一定就是成功的人。知识和文凭也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素质。事业有成走向人生巅峰,不一定意味着你真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保持人格的完整,道德的无缺,和良心一生的平安。

人生的战场就在你我的内心,那是正邪善恶的战场。真正成功的人就是战胜自己邪情私欲的人。这样的人少而又少,不是凭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那是拜上天所赐。不是靠修为,而是靠信心。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