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快乐


阅读的快乐


在学校工作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天、一周、一月、一年。一届学生,人生的三年,转瞬即逝。在时间的嬗变中我总想让生活过的充实一些,可我又没有什么爱好,周末回家陪陪妻子,去南山脚下打理一下菜地,在露台侍弄一些花木,而其余的时间以及在学校闲暇的时候就是看看书,读书能让一个人的心静下来,感受到现世的安稳,历史的弥新,未来的触手可及。读书总能让人期望美好而积极的生活。

这些天我的几个学生在QQ说假期想在家看几本书,叫我推荐,我问想看哪些方面的书,大家不约而同地说“与语文有关的书”。听到这样的话,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觉得很欣慰,就给大家推荐了几本书。后来我在想高中生看什么书对语文的学习比较有意义,而语文学习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语文有广义的语文也有狭义的语文,学校教育可能更多的狭义的语文,应试教育下分数成了衡量成败的标准,广义的语文教育很少在课堂上被提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阅读的快乐,语言的美感,灿烂的文化很少感染着疲惫的孩子。而广义的语文教育才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教育。

于是我给问及于我的学生推荐了梭罗的《瓦尔登湖》,去感受简朴的生活及自然之美。推荐了叶嘉莹的《说诗谈词》,去体会诗词的魅力。推荐了《咬文嚼字》杂志,去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其实我认为中学生的阅读要涉及几个方面:读一些简单的哲学方面的书,比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读美学方面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读一些心理学的书,这方面可以是一些畅销书,如《拆掉思维里的墙》等;读一些励志的书,如俞敏洪,罗永浩,马云等成功人士写的书,从他们的人生历程中寻求斗志,在自己想要懈怠之时重新奋起;一定要读人物传记,诸如林语堂的《苏轼传》,唐浩明的《曾国藩》,熊召政的《张居正》,谢玺璋的《梁启超传》等名人传记,名人传记往往透露着为人处世的人生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