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刷一次《大秦帝國》

《大秦帝國》一共四部,裂變、縱橫、崛起和天下。即將在9月公映的《大秦帝國之天下》將作為該系列的收官之作,從前三部的演員陣容、拍攝場景和用語打磨來看,第四部一定同樣經典。


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


秦起於西周、發於春秋。進入戰國時期,周室衰微,諸侯紛爭,華夏民族從“貴族君子風的春秋時代”進入“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的大爭之世”。

秦人尚戰、善戰、好戰,當時秦國的武器裝備在戰國初期雖然算不上精良,但是全國上下一門心思打仗,軍心齊、不畏死,戰力極為強勁。但是呢,長期戰爭,導致國庫空虛、民不聊生的問題不容忽視,人心再強也得吃飽肚子。

秦國“以戰養戰”的方略,在秦獻公時變得難以為繼,而且當時諸侯之中的魏國,國力最強,軍事上以“魏武卒”為戰斧,屢屢在戰爭中挫敗秦國,盡攬河西之地。當一支“狼毒箭”穿膛而過,讓已經頭髮斑白的秦獻公突然明白,靠僅存的一點心氣已經無法揮動利劍了,秦國亦是如此!

正是這一念之間,秦孝公渠梁得以繼位,秦國得以休養生息,裂變得以開啟!

歷史的發展,是有慣性的。在立儲繼位的選擇上,輕文重武,主張休戰養兵的秦孝公一度不被看好,在秦獻公未作決定前,朝中大臣更是極力推薦他的養子贏虔接任秦國,繼續推進戰事。但是秦獻公心裡門清,在他離世前,他走訪了跟他馳騁沙場的老兵,也詢問了扶他上位的朝中重臣,最終他聽信了老兵的看法,選擇了秦孝公。因為那些前線廝殺卻食不果腹的老兵比朝堂之上營私取巧的大夫們更加清楚秦國的真實狀況。

再刷一次《大秦帝國》


秦孝公繼位時,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在這樣的大爭之世,在如此好戰的國家,想按捺住征戰之心談何容易!但忍常人不能忍方為強者,正是關鍵時刻的這一段忍耐,才有了“商鞅變法”,才有了後來的強秦,方才成就了秦國統一之大成。


談點思考

具體的劇情不作記錄了,但是結合著身處的這個時代,重看《大秦帝國》的四部曲,肯定會有新的體會,這就值得記錄了。

裂變中的大秦帝國,像及瞭解放戰爭勝利後的新中國,忍辱而厚積薄發;縱橫中的大秦帝國,像及了改革開放進行中的新中國,積極而奮發有為。崛起和天下更是像及了新中國的未來,唯一的區別就是未來的中國會更加主張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我在想,為什麼民族的那一欄,為啥不填“秦”,而要填“漢”。可能是戰國之中第一次統一的秦國“戰”氣太重,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以和為貴”相牴觸,而在分裂之中二次統一的漢朝更易於獲得文化認同。

其實在我看來,這次疫情之中能如此迅速能凝聚人心,匯聚力量,不懼生死,彰顯中國能量,這背後是中華兒女骨子裡的秦人“戰”氣。

這麼一想,我突然發現在中國人的血氣之中,涵養了兩種能量,一是危難之時快速凝結的秦人血氣,二是和平之時浸潤彌散的漢人血氣,兩種血氣在中國人的骨子裡適時而動。這也是為什麼中華民族在危難時壓不跨、打不散,在強盛時不稱霸、不凌弱的原因所在。

我是中國人,我為骨子裡與生俱來的中國氣節而自豪。這種氣節塑造出中國人,在平常的生活裡是一種怎樣的具體存在?能琢磨清楚這件事似乎很有趣,也很有意義。

答案必是藏在歷史和當下的生活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