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進入“3”時代意味著什麼?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九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3%。上一次CPI入“3”是在2010年5月份,一直持續到2013年11月份,3年多的時間,最高值是在2011年7月份6.5%。現在時隔6年,CPI重回“3”,其主要推手,就是豬肉價格上漲,同期漲幅同比達69.3%。

豬肉價格的上漲,大家是可以直觀感受到的,我在宿松出差的一個月時間裡,也跟大家分享了農村家養生豬近乎“全軍覆沒”的情景。這隨後的一個月時間裡,豬肉價格還在一路走高,具體原因之前的文章也專門講過,生豬繁殖到出欄的週期最快要大半年,所以真正改善要到明年3季度了。如果現在你的餐桌上還有帶肉絲的菜,請倍加珍惜。

CPI公式很簡單,它是一組居民消費必須品組合的當期價格÷這組消費品年初的基期價格。豬肉價格的一路上漲,帶動了食品價格的整體走高,特別是一些牛羊肉的替代品價格走高,而食肉是剛需,價格再高,油葷還是得隔三差五的沾一沾,肉類食品的價格集體上漲,成為CPI破“3”的幕後最大推手。

那CPI破“3”意味著什麼呢?

1、生活成本增加:原來一個月1000元的生活費,未來可能就是1030元。不要對這30無感,首先,你得看看工資的增長能否覆蓋掉物價的增長速度;其次,你確定你一個月只花1000元?

2、

貨幣貶值:CPI的上漲體現了通貨膨脹,而且是滯後的體現,其實通貨膨脹早已開始,社會上錢多了,流通起來,如果沒有出現新的消費窪地,那一定會築高原有的價格城牆。大白話解釋一下:也就是說你的錢不值錢了。可能很多理解不過來,錢還是那麼多,怎麼會貶值?再舉個例子:房價是最好的證明,前幾年央行一旦放水,從各級銀行的貸款去向看,大多流向了房地產市場,推高房價,如今回頭看,當時的房價真的是窪地,你過去30萬買套房,現在30萬,你付首付都夠嗆了。好在房價未納入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裡來,否則你想想,豈止是破3?但不得不提,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投資之外,也捆綁了太多居民的必須消費品,例如教育,我前兩天問了下小區的私立幼兒園,一點點大,一學期8900,我提過我幼兒園的事,那時就要一年200多的課本費,然後跟爸媽出門晃了3年,你現在交個200,連個興趣班的課程都不夠。

3、國家宏觀調控更加精準: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目的是平衡市場供需。現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突破國家的年初計劃,勢必是要調控,通貨膨脹的對策就是貨幣緊縮,減少貨幣供給。這裡十分矛盾,一個國家的經濟想要穩定增長,必須保持適當的通貨膨脹,如今既要穩增長,又要平抑物價,究竟放還是不放?放了,假如這錢又流入到房地產市場怎麼辦?不放,實體經濟怎麼發展?這樣的環境下,國家實施了“精準”調控。

在橋樑、道路、生態修復、5g,國產替代等基建方面定向降準和擴大金融扶持力度,在房地產市場方面上浮貸款利率,一邊放一邊壓,這樣實現資金在產業間的轉移,保證居民消費能力不降低的情況下,國民經濟發展繼續穩定增長。這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國家在今後的一段時間裡,無論是政策還是資金,都會向生豬市場轉移,從而增加未來供給,使CPI重回合理增長空間,如果過於極端的情況下,真的不排除會發豬肉券的可能,有點類似於“房票”,目的只有一個,補的這錢,就是給你買肉吃的,別想著去買其他的。

4、重新規劃一下收支計劃:這一點,我要著重提一下,雙十一馬上到了,肉吃不起,餬口都成問題的親們,可得控制住下手。近幾年來,信用經濟肆虐,很多人用著“馬雲爸爸”的錢,恐怕真的感覺到,“錢真的世界上最容易得到的東西”,結果都在物慾橫流之下,不斷的透支,真正的“白領”越來越多。我是一個相對保守的人,沒有存款對我來說,是最大的不安全,所以奉勸大家,開源固然重要,但還是在勤儉節約上多長點心吧。恰好,在現在不景氣的經濟環境中,多去感同身受的溫故一下艱苦奮鬥、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沒有什麼比切身體會的教育更能直擊心靈了,請千萬抓住這次機會。

今天文末,緩慢的結束,給大家吃顆定心丸,這次物價上漲,CPI破“3”,不必過於恐慌,它對生活的影響微乎其微,而且國家的宏觀政策已經在路上,會重新幸福起來的。如果心態夠好,反過來想想看,吃吃素,降降血脂,少吃點燒烤,少喝點啤酒,減減你那又圓又大的肚子,不挺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