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 點擊上方“美味生活家”關注我們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遊子從來唸故鄉,我歸仍得值豐穰”。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千嶺浮雲難望斷,思鄉人立最高樓”。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當我以一個遊子的身份,從“一個詩人”的角度回眸鄉愁時,破舊的小土屋,三五小朋友拾野生菌、一起放牛、堰塘裡洗澡、在家裡偷肉出來過家家、喜事白事吃“十大碗”等等都帶著久違的熟悉。昨日的淚水與歡樂,一幕幕在眼前劃過。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而最讓我耐以回味的還數“十大碗”,小時候,凡農村哪家有紅(婚嫁、壽宴等)、白(老人去世)喜事,都要用“十大碗宴請賓客;

並且每一道菜都代表一句吉言:“一吃一品當朝、二吃二仙傳道、三吃三元及第、四吃四季發財、五吃五福臨門、六吃六位高升、七吃七巧相逢、八吃八仙過海、九吃九九長壽、十吃十全大美。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十大碗是川東北從古至今流傳盛行的酒席佳餚,它由品碗、雞肉、魚肉、酥肉、蛋、扣肉、糯米、肘子、素菜、砣子肉十個主菜,另配六個左右冷盤、涼菜組成。

“十大碗”之所以好吃,不僅是靠烹飪,還要食材地道!”

“十大碗”食材都來自農村,土豬、土雞、鮮魚……宴席所用的活禽,在宴席當天凌晨才會宰殺,“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新鮮嘛。”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十大碗菜餚上席順序、菜在桌面上的擺放位置都是有考究的。

冷盤、涼菜上齊,酒過三巡,才正式上主大碗主菜,上主菜時先把桌上的冷盤、涼菜分別移到桌面四個角上(俗稱擺角順),開始按十大碗順序上菜。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前三碗菜上後,緊接著便按酥肉、飄蛋、扣肉、糯米、肘子、炒素菜、砣子肉的順序依次上席。桌上中間任意並排放四碗,下方排放三碗,這七碗菜可隨意移動、重疊(喪事不能重),菜上齊後主人家開始告席,客人互敬,開懷品食暢飲,直至儘性而散。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小時候最開心的是哪家人過事,我們會提前很久開始盼望,

等到酒席的那天去得非常的早,不停的在人家廚房轉。

盼望著能夠早點吃到肉肉。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最後來個彩蛋~~~~~

每次“十大碗”酒席後,我們還最期待的就是“戶外電影”,那時沒有彩色電視機,屏幕都是小小的!只有辦“酒席”家的人會為了招待客人,組織人來放“戶外電影”~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現在再也回不去那時的童年,而只能回味它的味道和記憶了............!!!!!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鄉愁——記憶中的“十大碗”和“小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