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哲學鼻祖,留下產生深遠影響的傳世之作

人類哲學有兩個源頭,一個是古希臘哲學,另一個就是中國的老子哲學。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世人尊為"中國哲學之父"。

老子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全世界最早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偉大哲學家。有關他的生平事蹟已難詳考。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哲學鼻祖,留下產生深遠影響的傳世之作

老子

根據《史記》的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在今河南鹿邑)人。而且他曾經在周朝做過"守藏室之史",即主管王室藏書的史官。

據說老子年幼時聰穎好學,曾經師從精通禮樂的商容大夫,後來在老師的推薦之下來到東周的首都洛邑求學,並進入周天子保存典籍文獻的守藏室工作。守藏室中保存著天下各國進獻給周天子的圖書典籍,在這裡老子博覽群書、用功學習,學問越來越淵博,見解也越來越深刻。

經過多年的學習和工作,老子不僅熟諳典章制度,對政治上的興亡治亂也多有見聞,慢慢地老子的名聲傳揚在外。

周敬王三年(公元前517年),周王室發生內亂,老聃早已預見周大勢已去,決定離宮歸隱。他騎一青牛,欲出函谷關,西遊秦國。

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的時候,守關的令尹喜知道他將隱居,便請老子留下著作,於是老子寫下了五千字,這就是老子傳世的唯一著作《道德經》。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哲學鼻祖,留下產生深遠影響的傳世之作

《道德經》

《道德經》是老子的代表作,分《德經》和《道經》兩篇,是我國現存的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學著作。這部書在春秋時期被稱作《老子》,道教興起以後被尊為經典,故而被稱為道德經;因為這本書只有約五千字,所以又被稱為《五千言》或《老子五千文》。本書共八十一章,字數雖少,卻蘊涵了豐富的哲學內容,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成為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國學大師胡適曾經評價老子為"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老子在《道德經》中揭示了事物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他認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也就是說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哲學鼻祖,留下產生深遠影響的傳世之作

老子的政治觀點無為而治

《道德經》中還蘊含著老子的政治理想,他提出的"無為而治"觀點是歷代道家學說的主要內容。"無為而治"主要是針對政治上的"有為"而言的,在老子看來,"有為"政治帶來的禍害非常嚴重。防禁越多,人民越陷入貧困;法令越森嚴,盜賊越增加。統治者徵收大量賦稅,造成人民飢餓;統治者越是強作妄為,人民越是難以心服口服。

"無為而治"指的是,統治者在管理人民時採取順其自然的手段,少一點慾望,少一點作為,這樣人民的生活環境相對寬鬆,反抗行為相對也就較少。反之,越是"有為"政治,給民眾帶來的壓迫越多、壓力越大,人民的反抗也越激烈,不利於政權的鞏固。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哲學鼻祖,留下產生深遠影響的傳世之作

《道德經》中的陰陽理論

《道德經》中的理論除了被用於治國和修身,還被廣泛運用於兵法甚至中國武術。說《老子》是太極思想的源頭其實不是很確切,老子吸收了《易》的陰陽理論,結合自己對宇宙的理解和參悟,書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就是具體的有關宇宙萬物起源的陰陽理論。

而在兵法、武學中引用陰陽理論是中國古已有之的慣例,不僅武學中運用到《老子》,在兵家理論中也深受《老子》的影響。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哲學鼻祖,留下產生深遠影響的傳世之作

《老子》一書對歷代的武學家、兵家都有很大影響

中國古代的兵家論著最有名的要數《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了,然而,《孫子兵法》中的很多兵家理論也可看出老子的道家理論的影子來,比如"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這其中蘊含的虛實相生相剋的道理,與老子的陰陽相生相剋的原理如出一轍。

因此說,《老子》一書對歷代的武學家、兵家都有很大影響,甚至有人說《老子》就是一部兵書。那麼,《老子》這部書中究竟闡述了怎樣的兵家理論呢?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哲學鼻祖,留下產生深遠影響的傳世之作

《老子》書中的兵家理論

《老子》第三十六章講道:"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這一章講到得與失、興與廢、強與弱之間的辯證關係,也包含了兵法中的基本理論,就是弱兵遇強軍時,應採取什麼樣的應對之策以化解自身危機。

當敵我雙方力量懸殊的時候,要如何保存自身,甚至反敗為勝呢?老子給予了明確的回答,就是"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所以,儘管老子一生沒有帶兵打過仗,《老子》一書中也沒有明確提及任何作戰理論,但是《道德經》中闡述了宇宙中萬事萬物的基本原理,它的哲學思想適用於任何領域中。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哲學鼻祖,留下產生深遠影響的傳世之作

總結

從16世紀開始,《道德經》就陸續被翻譯成了德文、英文、日文、拉丁文、法文等各國文字出版發行。迄今為止,《道德經》的外文譯本已經有了一千多種。

多年以來,《道德經》不僅對日韓等亞洲國家產生過深遠的影響,甚至對於近現代的許多西方文學家、哲學家也影響頗深,其中就包括俄國文豪托爾斯泰等人。直到今天,《道德經》仍然在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