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植保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應用,就能夠實現蔬菜優質高產

在蔬菜種植中,菜農為解決病蟲害問題大多會施加大量的農藥。然而,長期高濃度農藥的施用,不僅讓病蟲草害獲得了抗藥性,而且增加了蔬菜中的農藥殘留量,對人們的健康構成了潛在威脅。

當前,人們越發關注食品安全問題,無公害蔬菜成為了人們的首選。推動無公害蔬菜種植,需要採取相應的植保技術,以切實改善蔬菜生長環境,並有效控制病蟲害,同時增加種植效益。本文就植保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應用展開分析。

掌握植保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應用,就能夠實現蔬菜優質高產

綠色消費與健康消費逐漸成為了人們的主要消費理念,無公害蔬菜因其綠色健康,成為了人們的首選。而要想實現無公害蔬菜種植,需要應用一定的植保技術,發揮植保技術優勢,堅持預防為主與綜合防治的作業理念,不斷改善蔬菜生長環境,降低蔬菜生長過程中的人為汙染,利用生物與化學等技術,實現病蟲害防控,真正實現蔬菜無公害生產,為人們提供高品質的健康蔬菜。

掌握植保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應用,就能夠實現蔬菜優質高產

1 無公害蔬菜種植現狀

隨著我國植保技術的發展與推廣,已基本具備了無公害蔬菜種植的相關條件,這也為構建綠色蔬菜基地提供了技術支持。通過應用植保技術,我國蔬菜種植質量獲得顯著提升,蔬菜產品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大幅提高。理性來看,在現階段的無公害蔬菜種植中仍存在著一定的現實問題。蔬菜種植基地數量盲目擴大,種植面積也大幅增加,病蟲害問題發生頻率與影響程度較大,而植保技術應用並沒有達到預期,沒有實現防治病蟲害的目標。

掌握植保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應用,就能夠實現蔬菜優質高產

當前,我國農業技術含量較低,直接引入植保技術,無法彌補蔬菜選種、種植等方面的短板。如不採取化學防治技術,則可能會導致蔬菜減產甚至絕收。而且種植人員缺乏用藥劑量控制意識,沒有依照種植要求與病害程度等噴灑農藥,導致蔬菜農藥殘留量較高,引起蔬菜質量問題。此外,缺乏完善的蔬菜品質檢驗機制,檢驗設備落後,為無公害蔬菜檢驗與推廣帶來了制約條件。綜合這些問題,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需要科學應用植保技術,實現預期的植保技術應用效果。

掌握植保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應用,就能夠實現蔬菜優質高產

2 植保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應用

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引入植保技術,需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作業理念。種植人員應藉助新型的先進的植保技術,切實達到“無農藥”“無病害”的種植效果,實現無公害蔬菜種植目標。

掌握植保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應用,就能夠實現蔬菜優質高產

2.1改善蔬菜種植環境,關注蔬菜種子擇優工作

在種植蔬菜之前,需要選擇好種植場地,分析種植場地的土壤成分,查看附近環境,確保種植場地土壤營養充足,遠離重汙染區與工業生產區,附近不應有汙染河流,空氣質量應達到相應指標要求。在選定種植基地之後,需要按照蔬菜種植基地的建設要求,做好規劃工作,如開展土壤培養工作,佈置灌溉設施與排汙設備。種子擇優是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關鍵問題,應仔細選擇蔬菜品種,選擇具備高產、高質、抗病性突出與適應性強的蔬菜種子,確保種子本身不存在病菌或質量問題,從而為蔬菜健康生長提供基礎保證。

掌握植保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應用,就能夠實現蔬菜優質高產

2.2綜合利用生物學與物理學防治技術

在無公害蔬菜種植過程中,需要以蔬菜種類為依據,編制符合蔬菜生長規律的植保計劃,並採取物理學或生物學防治技術,為蔬菜生長提供保護條件,確保蔬菜在生長過程中無需噴灑農藥。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主要形式表現為2種,即菌治蟲與蟲治蟲,主要是通過保護或利用害蟲天敵,來達到病蟲害防治目的。如在蔬菜種植中,可以通過人工釋放方式,在蔬菜基地放入一些蜘蛛、瓢蟲等昆蟲,以捕食害蟲。

掌握植保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應用,就能夠實現蔬菜優質高產

這種技術應用長期效果較好,但技術應用需要較多的時間。物理防治技術關注的是害蟲對顏色、光線的敏感性,通過改變光線或顏色,來防治與捕捉害蟲,從而祛除或消滅蔬菜種植基地的害蟲。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將生物與物理防治技術綜合起來應用。但從整體上來看,物理防治技術在無公害植保上更具優勢,不會對環境與蔬菜生長帶來負面影響。

掌握植保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應用,就能夠實現蔬菜優質高產

2.3提高化學防治技術應用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在蔬菜種植作業中,為了消除病蟲害,菜農採取的主要植保技術即化學防治技術,通過噴灑農藥,為蔬菜生長創造良好環境,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現實性問題,即蔬菜農藥殘留量過高。當前,綠色無公害理念被人們廣泛接受與認同,在蔬菜種植中引入化學防治技術,其與無公害蔬菜種植的具體要求不符。因此,需要採取積極措施,優化與改善化學防治技術。

掌握植保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應用,就能夠實現蔬菜優質高產

具體來看,在蔬菜種植中,不允許應用殘留性較高或具備高毒性的農藥,降低農藥毒性與殘留度;針對蔬菜種植中病蟲害出現的原因、時間段、發展規律與危害程度等,適當應用化學防治技術,降低農藥毒性與劑量。針對不同的病蟲害問題,應採用針對性的農藥進行防治,不宜盲目使用農藥,確保一次用藥有效、高效,堅持以最少量的農藥、以最小頻次來達到最佳的植保效果。針對農藥用量應嚴格控制,並對農藥應用進行全過程檢測,確保化學防治技術的應用對蔬菜的影響降至最低。

掌握植保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應用,就能夠實現蔬菜優質高產

2.4依託精細化管理提高植保技術應用效果

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在應用相應植保技術的同時,還應引入精細化管理機制,切實提高植保技術應用效果。精細化管理機制也被定義為蔬菜“健身栽培”機制,即關注蔬菜生長規律,對蔬菜生長狀況與規劃進行對比分析,查看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以採取相應的防控策略。精細化管理涉及無公害蔬菜種植的各個方面,如輪作問題、灌溉問題、無土栽培管理等。

掌握植保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應用,就能夠實現蔬菜優質高產

實踐表明,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引入植保技術,能夠改善蔬菜生長環境,針對蔬菜生長中出現的病蟲害問題,可以採取針對性的防治技術,及時消除病蟲害影響。而且植保技術應用降低了農藥應用量,甚至實現了“無農藥”生長,提高了蔬菜品質,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掌握植保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種植中的應用,就能夠實現蔬菜優質高產

3 結 語

無公害蔬菜種植是蔬菜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符合健康與綠色消費的理念。無公害蔬菜種植要想確保蔬菜的產量與品質,需要應用一定的植保技術。在分析當前無公害蔬菜種植現象的基礎上,從多個角度對植保技術的應用進行了探析。關注蔬菜種子擇優工作,改善蔬菜生長環境;綜合利用生物與物理防治技術;在化學防治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需要確保該技術應用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降低農藥危害,推行精細化管理,切實提高無公害蔬菜種植質量,並實現蔬菜產業綜合效益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