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那些事儿-严世蕃为什么要毁堤淹田?

《大明王朝1566》第三集发生了一件从古至今都没有发生过的,丧尽天良的,灭绝人性的一件大事。严世蕃为了能够将"改稻为桑"推行到底,授意郑泌昌、何茂才等人"忽悠"杭州知府马宁远趁着新安江的午讯,来进行毁堤淹田,准备把浙江杭州九个县全淹了,然后实行自己的土地兼并,赚取利益。这件事可不是小事,为什么严世蕃要舍身冒险毁堤淹田?

《大明王朝1566》那些事儿-严世蕃为什么要毁堤淹田?

严世蕃淹田

《资本论》中说过:"资本家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引起冒险;有百分之一百,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这句话依旧使用于严世蕃一等党羽,刚刚君认为他们决堤淹天就是因为急功近利、巧夺豪取。

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中,严世蕃就像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一直是在严嵩的示意下或者保护下才混到内阁这个地位。但是严世蕃自己可不这么认为,因为"改稻为桑"这件事是严嵩提出的,这件事做好了可谓是一箭双雕。不仅官场亨通,土地兼并的利益自然是少不了的。而且这件事越早处理好,越讨嘉靖欢心。

《大明王朝1566》那些事儿-严世蕃为什么要毁堤淹田?

严世蕃、郑泌昌

偏偏这个时候,严嵩又没有什么实质性作为,依然让自己的学生胡宗宪自己来解决。对严世蕃的建议丝毫不采取,这个时候,严世蕃决定要铤而走险,当时浙江的官员基本上都是严党的人,此时如果能将土地兼并了,就不是"百分之三百"的利益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严世蕃和自己的党羽们策划了一起丧尽天良的大事—毁堤淹田。

幸运的是,浙江总督胡宗宪在得知有人故意毁堤淹田,和一代名将戚继光他们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最终在他们的努力下(看着士兵跳入江中筑起人墙的一幕,眼睛湿润了,想起了98年洪水,解放军筑起的人墙了),最终通过分流洪水的方式只淹了淳安一个县和建安的半个县。(PS:接上来就该海瑞上场了!)

《大明王朝1566》那些事儿-严世蕃为什么要毁堤淹田?

剧情

哲学上有个问题是:"一列火车失控,司机可以选择改变列车方向,从而选择撞另外一个人,从而避免5个人的死亡,你怎么选择?"同样,电视剧中,河堤决裂,不进行分洪九个县都要遭殃,分洪的话两个县遭殃,(PS:因为水量一定,如果不分洪,九个县都遭殃,但是都不是特别严重,分洪的话,两个县会特别严重),如果你作为胡宗宪,你会怎么解决呢?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