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愛而戰,致敬羅湖的生命擺渡人

2020年是國際護士和助產士年,世界衛生組織將2020年4月7日世界衛生日的主題確定為“支持護士和助產士”, 旨在彰顯世界各地護士和助產士在提供衛生保健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並呼籲加強護理和助產人員隊伍。

在羅湖,也有這樣一群生命擺渡人,他們為羅湖居家隔離觀察者、返深臨時居住健康驛站人員和特殊重點場所人員採集核酸檢測樣本;奔赴雷神山醫院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為保障孕產婦的安全與健康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守護母嬰,不一樣的助產士

羅湖區婦幼保健院全體產科人員用實際行動為母嬰健康保駕護航。她們在接到疫情命令後,第一時間放棄休息,請求上班,第一時間參加防控疫情培訓、應急演練、啟用應急隔離產房;她們是第一個擁抱生命的人,她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助產士。

“卫”爱而战,致敬罗湖的生命摆渡人

助產士們從產前-產時-產後等流程嚴格防控,從宣傳、感控、藥品、儀器設備等方面將產房整理得井井有條,確保產房運轉忙而不亂、井然有序。在迎戰疫情面前,她們為保障孕產婦的安全與健康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另外,為防控疫情,保護孕產婦,醫院暫時取消了家屬陪產,而這些對家屬而言多了一份焦慮和牽掛;貼心的助產士們實時更新信息發佈系統,讓家屬們第一時間知曉產婦的情況,並專人在等候區進行告知、溝通與疏導,在產婦與家屬之間搭起信任與愛的橋樑,不斷傳遞來自產房的溫暖和祝福。

隔離點的溫暖守護

羅湖區人民醫院手術室的周瑩,在科室的號召下,自願報名加入戰“疫”後備隊。2020年1月26日,成為羅湖密接者觀察區小組一員。1月27日早八點就要進行崗前培訓,周瑩便立即購買車票,收拾行李返深,告知家人只是返深待崗。在護理部閆俊輝主任的組織下,密接者觀察區小組一起學習了新冠病毒留行病學,隔離區隔離措施和個人防護用品穿脫等相關知識。

“卫”爱而战,致敬罗湖的生命摆渡人

密接者觀察區小組的7個人都是來自不同科室的護士,年齡段也都不同。這裡的每位隔離者都有流行病學接觸史,每位隔離者獨自一個房間進行隔離。隔離點的醫護貼心地製作了各種溫馨提示卡,給每位隔離人員一份“隔離不隔愛”的關懷。

密接組每天都會接收到一些新的隔離者,為他們準備房間,測量體溫,配合疾控人員採樣與消殺,完成核酸檢測陽性病人和特殊病情患者的轉運工作,以及解除隔離患者房間的消殺與清潔工作等。

密接組成員會將一日三餐發放到每位隔離者門口,為他們送上牛奶與水果,在隔離者遇到問題困難時也會快速幫助解決,當他們感到焦慮心情鬱悶時,還會請心理疏導小組給予疏導,盡一切可能為隔離者提供暖心服務。

羅湖核酸採樣先鋒隊

由46名醫護人員與10名疾控工作人員組建“核酸採樣先鋒隊”守衛在抗疫前線最危險的一環,他們為羅湖居家隔離觀察者、返深臨時居住健康驛站人員和特殊重點場所人員採集核酸檢測樣本。

“卫”爱而战,致敬罗湖的生命摆渡人

核酸檢測拭子採集是最終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無創診斷的標準,也是抗擊新冠肺炎工作的極為關鍵和高風險的一環。採樣對象一張嘴,病毒氣溶膠有可能直撲採樣人,由於鼻咽部受刺激,採樣對象也很容易出現打噴嚏或嘔吐的現象。雖然隔著半米的距離,但噴濺物時常會噴到防護面屏或防護眼鏡上。

這對羅湖採樣隊員來說,已經見怪不怪了。他們害怕,也不害怕。從穿上防護服那刻起,他們就知道,必須直面病毒,沒有退路。

無論是在颳風下雨的天氣下,還是身處居住衛生條件較差的城中村樓梯房之中,隊員們都從不退縮,身穿悶熱緊箍的防護裝備、手提沉重的採樣物資,不斷重複繁瑣的消毒-採樣-消毒操作,每一天都是與時間賽跑,與疫魔競爭。他們爬過樓梯、鑽過橋洞、進過救助站、到過養老院……他們穿梭於社區之間,默默編織起羅湖社區健康保護網。

奔赴雷神山的勇士

剛剛從雷神山迴歸的英雄隊伍裡,有一名來自羅湖醫院集團羅湖區中醫院的女戰士,她就是楊豔。她憑藉12年重症監護室的工作經驗,被選為廣東省中醫藥系統援助湖北醫療隊,並於2月17日出徵湖北武漢支援疫情救治工作。

“卫”爱而战,致敬罗湖的生命摆渡人

作為羅湖醫院集團羅湖區中醫院ICU主管護師,在羅湖區抗疫期間她主動申請,成為羅湖醫院集團羅湖區中醫院第一梯隊進入發熱門診的護理人員,負責發熱患者的咽拭子採樣工作,是發熱門診的業務骨幹。

在雷神山醫院,楊豔在感染三科六病區,該病區收治的均為亞重症患者,護理難度大。3月31日,楊豔揮手告別相處了42天的病區。她所在的深圳中醫醫療隊是是深圳支援時間最長、歸家最晚的。因為她們在雷神山負責的“都是高齡病人,大部分是重症、部分是危重症”。而醫療隊回家前一週,重症患者全部“清零”,3月28日 ,實現中醫隊負責的病區病人清零,零死亡病例,沒有一例輕症向重症轉化病例。

作為科室內的青年骨幹、帶教老師,她工作認真負責,是全科醫護人員眼中的最靠譜護士,憑著對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有極其豐富的經驗,用她自己的話說“我不僅能救助病人,也有能力保護身邊的醫護人員”。

【整理】祁覬

【來源】健康羅湖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