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你該瞭解的行業發展趨勢


疫情背景下,你該瞭解的行業發展趨勢

遠程辦公

2003年,當時的全球視頻會議王者Polycom(寶利通)大概沒有想到,自己最大的一張訂單竟然來自中國。

那年春天,中國爆發非典事件,政府部門和各部委要求政府職員在家辦公不得出差。但全國各項協調工作不能斷。中國聯通藉由Polycom的硬件和自己的網絡優勢,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視頻會議運營網絡——“寶視通”視頻會議網絡。2003年,衛生部通過這張視頻會議網絡完成了針對非典的各項佈局和溝通工作,國資委等部委和政府部門也通過這張網絡設備完成了特殊時期的工作安排。而Polycom當年大中華區收入增長超過70%,所有渠道設備賣斷,供不應求。這一年也被認為是中國遠程視頻辦公元年。

17年後的今天,是春節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天,也是很多公司開始復工的第一天。為了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少公司選擇為員工開啟遠程辦公模式。很多提供遠程辦公工具服務的廠商也聞風而動:騰訊文檔免費放開遠程協作辦公功能;華為雲Welink開放免費產品服務功能;字節跳動旗下的飛書,免費開放全部遠程協作辦公服務;釘釘緊急擴容。如果說非典吹響了遠程辦公的第一聲號角,那麼在技術日臻成熟的今天,加上此次疫情催化,遠程辦公有沒有可能迎來爆發式增長,被更多企業和員工接納並長期採用?

疫情背景下,你該瞭解的行業發展趨勢

遠程辦公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疫情下的機會——“遠程辦公”。

我國遠程辦公市場需求旺盛,過於5年保持20%以上的複合增長,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與傳統辦公方式相比,遠程辦公具有提高企業運行效率,降低企業差旅和租金成本,提高員工開會頻次等多種益處。目前我國市場規模超過200億元,對生產效率要求高的高科技和金融行業有望進一步加速行業滲透。

我國遠程辦公經歷了兩次重大的技術革命,雲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有望衍生新的行業級應用,市場加速下沉,有望打開遠程辦公協同的天花板。2002年我國網絡經歷了從模型信號向數字信號的演變過程,從窄帶互聯網向寬帶互聯網轉移,為視頻通信提供了很好的技術保證;2014年後隨著雲計算的發展,遠程視頻協作從傳統的專網通信向雲視頻轉型,成本下降為原來的1/10,降低了客戶的使用門檻,在教育、醫療、黨建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根據沙利文的數據,預計未來5年複合增長率為26.2%,於2023年達到535.3億元的市場規模。

國內外互聯網巨頭紛紛佈局遠程辦公協同市場,國內部分互聯網巨頭從to C業務向to B業務轉移,加速行業滲透率的提升。微軟企業級協同應用Teams與office365雲客戶深度綁定,企業月活數突破1000萬;華為從傳統的企業級通信設備向遠程辦公轉型,推出了We-link等遠程辦公產品。以C端客戶為主阿里、騰訊、抖音也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遠程辦公產品:阿里釘釘、騰訊會議和飛書。我們認為,互聯網巨頭將聚焦在通用級應用市場,原有云視頻廠商將聚焦在行業級應用場景,具備核心技術和行業級解決方案的企業將優先在遠程辦公市場中脫穎而出。

疫情背景下,你該瞭解的行業發展趨勢

遠程辦公

歷史上的兩次技術革命,孕育了視頻會議這個行業的誕生和發展。

第一次:互聯網通信從窄帶到寬帶的轉移。

所謂“窄帶”,指的是網絡傳輸速度在4M以下的網絡,而“寬帶”則指傳輸速度在4M以上的網絡。寬帶的誕生,使得視頻通話成為可能。

第二次:遠程視頻從傳統的專網通信向雲視頻轉型。

基於雲服務模式,視頻通話成本下降為原來的1/10,大大降低了客戶的使用門檻。企業不再需要購買昂貴的管理系統設備,只需要和統一通信服務提供商簽訂合約,按月支付使用費,就可以享受統一的通信服務。

成本的下沉很快打開了多行業客戶的市場,遠程辦公服務從過去封閉、大企業自建、僅供內部交流的封閉系統,漸漸走向開放和普及。據中國軟件網旗下的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智能移動辦公的市場規模為194億元左右,2018年為234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0.8%。

疫情背景下,你該瞭解的行業發展趨勢

中小微企業和個人用戶的加入,讓遠程辦公市場成為各方勢力爭相湧入的競爭之地。

接下來我們介紹一下行業裡有哪些企業。

1.思科

在視頻設備方面與Polycom齊名,但面對Google、亞馬遜、facebook等廠商在雲服務領域崛起,思科也開始了雲視頻服務的轉型之路。自2011-2016年,思科先後收購了多家音視頻服務公司,其中最重要的一家是很多人都不陌生的WebExz。在美國不少大企業中,“Let's do a WebEx”,幾乎和“讓我們Google一下”一樣,是一句正常溝通的俗語。2007年3月14日,思科宣佈以32億美元現金天價收購Webex。而思科也憑藉這項收購,完美實現了軟硬件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一躍成為遠程視頻辦公巨頭。目前,思科收穫了全球網絡會議市場53%份額,每月約71億人參加網訊會議,是當之無愧的網絡會議平臺領軍者。

2.華為雲Welink

同樣在軟件領域發力的還有華為。和阿里釘釘、騰訊企業微信不同,華為雲Welink的主要目的在於將華為多個業務匯聚到一個平臺,實現各種辦公工具之間的融合,讓華為徹底告別此前多個煙囪式移動APP並行造成的體驗不一致狀態。據華為官網數據顯示,從2017年Welink上線以來,經受了華為全體19萬員工的辦公檢驗,全球鏈接團隊52萬個,聯接知識21億次/年,聯接業務700+,提高員工整體協作效率30%。

3.微軟

2009年,隨著單機版office產品在全球市場營收和佔有率的下降,微軟發佈office 365平臺,其中細分出的核心功能就是以Skype for Businesses為代表的企業級協作通信功能,此後進一步衍生出了Teams產品。作為深度整合Office 365雲平臺的產物,Teams被賦予抗衡Slack和 Google hangouts等辦公協作軟件,保證微軟在辦公領域龍頭地位的重要使命,也收穫了來自Office 365和商業版的重要流量支持。

2019年3月數據顯示,超過50萬機構客戶使用teams產品,較2018年同期增長超過150%。其中超過150家客戶擁有1萬人以上使用量,全球財富前100強中91家使用teams,在大客戶方面微軟擁有行業絕對優勢。

4.阿里釘釘

2013年,在集團阿里巴巴all-in無線的前提下,原淘寶搜索業務負責人陳航聚攏團隊負責對個人社交產品“來往”的開發工作,但是在對陣騰訊微信的過程中失利。

2014年,在與商家的合作中發現企業辦公中的交流問題,團隊將整體的工作重心折回B端,以“構建純淨工作環境”為目標打造了產品“釘釘”,1.0版本即可為客戶提供包括免費電話、企業群等團隊溝通工具。活躍用戶數方面,2018年4月,釘釘活躍用戶數位居行業第一,數量超過第二名至第十名活躍用戶數之和,截至2019年10月,在釘釘的2億終端用戶當中,活躍用戶數達到7000萬,

在國內市場基本和企業微信形成雙寡頭的壟斷局面。

2016年,騰訊發佈“企業微信”1.0版。截至2019年,企業微信已更新至2.8.5版。除了具有類似微信的視頻功能外,還集成了諸如公告、考勤、請假、報銷、審批、企業支付等多項功能,在功能上對標阿里釘釘。2019年12月,騰訊雲發佈“騰訊會議”,一款SaaS化遠程辦公產品,作為其切入B端企業級通訊市場的排頭兵。

實用性方面,騰訊會議可以直接通過手機、電腦、電話、微信小程序、企業微信等多種方式撥入;技術方面提供了包括視頻美顏、暗場景增強、降噪等多種實用性功能;在針對跨企業開會這種複雜場景,提供了包括屏幕共享、在線文檔操作等便捷操作方法。

硬件方面,騰訊會議選擇億聯、小魚易連和寶利通三家廠商作為硬件合作方,為其提供包括會議室系統在內的多款辦公協同硬件。

6.字節跳動飛書

七年發展,高速擴張的字節跳動已經實現全球業務佈局,而隨著公司規模和業務範圍的擴張,字節跳動內部溝通協作面臨很大的挑戰,這種挑戰表現在三個方面:員工網絡的複雜性增加,跨地區跨文化的溝通增加和內部系統數量的增加。公司先後嘗試多種溝通工具,最終選擇自己開發飛書產品。

飛書的定位是全新一代創作和溝通平臺。在IM基礎上,飛書提供了音視頻會議、雲盤、智能日曆、在線協作的文檔等等,同時也提供了開放平臺,使用戶能夠基於它去跟業務的系統做集成,快速構建自己的應用,也可以去充分的去利用第三方ISV應用。飛書的核心功能有:企業通訊錄、智能日曆、企業雲盤、在線文檔、音視頻會議。

7.Zoom—中小企業和教育

Zoom由來自WebEx的離職創業團隊創辦,Zoom從中小企業和教育垂直行業切入,前期採用Free+Prime模式,培養用戶使用習慣,加快對B端市場滲透;後期採用獨立賬號定於模式,增加與會人數和時間,提高大型企業複雜會議使用頻率。用戶以15美金/每月的價格買到賬號,即可在線上進行視頻會議,使用簡單便捷,連續多年被北美評為最受客戶滿意的企業。

疫情背景下,你該瞭解的行業發展趨勢

遠程辦公



綜合來看,我們認為幾大趨勢值得關注。

第一,國產替代趨勢明顯。

  • 2002年以來,我國視頻會議主要是通過採購寶利通、思科的設備為主。後來國家出於保密及信息安全方面的要求,政府部門在遠程辦公系統採購領域逐漸刪除了對國外廠商的採購計劃。
  • 2015年3月:政府調整採購名單,刪除對Cisco視頻會議的採購計劃。
  • 2016至2017年:政府密集發佈政策,網絡安全上升到國家戰略。
  • 2017年之後,政府使用的遠程辦公方案多為國內企業製作。
  • 從2018年中標金額最大的十個項目來看,中標企業均為國內公司。信息安全和保密的特殊要求阻礙了國外視頻會議廠商,從而為國內廠商帶來了廣闊前景。

第二,中國遠程協同辦公市場呈現高清化的特點,企業級用戶仍然貢獻遠程辦公市場規模主力。

2014年,中國遠程辦公市場正式迎來了高清時代,高清市場規模比例超過標清市場,達到了51.5%。遠程辦公高清化帶來更好的臨場體驗,其比率於2018年達76.8%。新技術的發展使得視頻融合需求的滿足逐步成為現實,其高清視頻內容的佔比最高達到84.7%。政府級用戶需求集中體現為大規模、高質量和價格不敏感。隨著視頻通信技術的進步和軟件視頻會議的興起,企業級用戶的需求持續上漲,其中中小企業的需求增長更為迅速。醫療和教育領域需求有待進一步開啟。

第三,國內競爭格局中,各方勢力走向較為清晰。

就國內企業而言,我們認為互聯網巨頭將聚焦在通用級應用市場,即為大量的小微企業提供標準化產品和服務。

而原有云視頻廠商將聚焦在行業級應用場景,即為大型企業提供更為定製化的產品和服務。那些真正具備核心技術,並且能夠深入提出行業級解決方案的企業將在遠程辦公市場中脫穎而出。

遠程辦公在上述提到的大部分公司裡面僅為其開展的業務之一,但我們相信隨著這塊市場的日益成熟,這塊業務的收入也將給各大集團公司貢獻豐厚的收入。

ZOOM作為遠程辦公垂直領域的個股,自上市以來有著不錯的表現,其業務增長迅速,股價漲幅超50%,隨著今年第一季度的用戶倍增,接下來都將反映在股價上。

疫情背景下,你該瞭解的行業發展趨勢

遠程辦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