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資助,夯實教育起點公平 @宣城

搬書、整理、歸類……宣城中學圖書館內,高二學生小龍熟練地做著圖書管理員工作。“從高一開始,我每週來圖書館打一次工,每次可以掙到75元報酬。加上學校給我評定的國家一等助學金每學年3000元,又免除了所有學費,我上高中基本沒有什麼經濟負擔,可以安心讀書。”小龍說。4年之內,父母相繼離世讓這個農村孩子沒了依靠。學校獲悉這個情況後,立刻伸出國家助學政策的援手。

小龍只是無數國家助學政策受益者中的一個。近年來,我省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不斷完善,資助力度不斷加大,資助內涵不斷豐富,築起了教育起點公平的基石。

從學前教育到讀研,資助政策全學段覆蓋

今年夏天,寧國市遭受“利奇馬”颱風災害,幾百名學生家庭受災嚴重。市教體局立即組織各校進行情況摸排,給予援助。寧國中學高三學生小文家境貧寒,父親罹患肝癌已到晚期,妹妹又溺水身亡。學校獲悉後,第一時間為小文建立起專門的愛心基金,並將她納入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的“滋蕙計劃”。“不止今年,我們每年寒暑假都會開展‘百名教師訪千家’等活動,讓國家資助貧困生的政策家喻戶曉,讓貧困學生安心讀書。”寧國中學校長黃樂說。

雪中送炭不僅僅是在中學。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我省學生資助工作已經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教育部門和學校實施、學生受益的工作格局,實現了全學段覆蓋。

據統計,我省義務教育階段自實行“兩免一補”政策後,資助覆蓋面達100%;研究生階段自2014年實施國家助學金政策後,資助覆蓋面達100%;本專科階段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覆蓋面達23.6%,獎、助、貸、勤、補、免等多元混合資助體系在校內資助覆蓋面達75%,助學貸款覆蓋面達17.1%;中職階段由於我省鼓勵各地提標擴面,免學費政策向城市子女家庭延伸,資助覆蓋面逐年增長;普高階段資助覆蓋面達35.1%;學前階段資助覆蓋面達23.0%。經統計,從2007年至2018年,我省共發放各級各類資助資金1079.3億元、資助1.9億人次,資助覆蓋面近60%,基本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目標。

“僅去年一年,全省投入各級各類獎助資金、免學費補助資金及助學貸款資金就達134.4億元,資助學生1757萬人次。”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

從公辦到民辦,基本實現“應助盡助”

10月12日,全國唯一一所民辦盲人學校——蕪湖光明職業學校迎來建校40週年紀念。“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盲人學生朱鴻偉動情演唱了歌曲《你是我的眼》,深深打動了現場觀眾的心。5年前,健康帥氣的他在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讀大四。畢業前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導致雙目失明,這個打擊讓他一度崩潰,家中為他治療眼睛也已負債累累。2017年,朱鴻偉在絕境中來到蕪湖光明職業學校,尋求最後一絲希望。學校在瞭解情況後,立即給予他最高標準的資助,同時對他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順利渡過心理波動瓶頸期。入校2年多來,朱鴻偉先後獲得全省讀書達人演講比賽第二名、蕪湖市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久違的燦爛笑容又回到了他的臉上。“國家助學政策就是我的‘眼’!”朱鴻偉說。即將畢業的他,已經信心滿滿要留校當一名數學教師,為更多盲生貢獻力量。

“蕪湖光明職業學校的盲生絕大多數來自農村貧困家庭,得益於健全的學生資助體系,迄今為止沒有一人因貧困輟學。”蕪湖市教育局局長江汛告訴記者,該市是全省三個智慧資助先行試點城市之一,通過智能化手段讓資助更有針對性,初步建立起“多部門數據共享+學生完善”的認定模式,讓資金分配避免平均主義,讓資助資金給到真正需要的學生手裡。資助工作突出特殊群體,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學生、殘疾學生等全部納入困難學生數據庫。

近年來,在全面開展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背景下,我省學生資助工作自覺定位教育脫貧,按照“精準識別、精準獎助、精準管理”三位一體的思路,精準識別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精準實施資助政策,精準對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和發展需求。許多像朱鴻偉一樣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表達出一個共同的聲音: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是黨和國家的資助政策讓他們看到了希望,擁有了改寫命運的機會。

從扶困到扶志,實現資助育人雙重功能

冬季即將來臨,坐落在長江之濱的安徽師範大學,正在籌備“暖冬行動”——為貧困生髮放保暖衣物,以確保他們安心過冬。這是該校的傳統活動,還有另外“三暖”分別是:“暖春行動”,每年春季開學時,為考級考試集中且國家助學金尚未發放的學生髮放臨時補助;“暖學行動”,在期末考試、考研前為參加勤工儉學的學生髮放補助,讓他們無需務工安心複習迎考;“暖途行動”,在就業和考研複試集中時段,為困難畢業生髮放交通補助。僅2018年,該校通過“四暖”工程就資助貧困生9478人次,總金額達442.69萬元。

“我校已經探索形成了一套以貧困學子感恩誠信、勵志自強、學習實踐、溝通交際、發展成就等五項指標為核心的資助育人量化評估體系。”安徽師範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多年數據跟蹤發現,貧困生在獲得獎學金、畢業就業、升學、組織發展和志願服務等方面取得明顯進步。如2018年,該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獎學金獲取率比全校平均高出14.6個百分點。

“學生資助給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更多關注和傾斜,不僅僅是保障他們平等接受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更是在精神上為他們鼓足前行的勇氣。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資助,傳遞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激發學生內心的愛國情懷,是資助育人的首要任務。”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李炳銀介紹說,我省學生資助工作開展12年來,始終緊扣“育人”這一根本目標,不斷探索和創新“資助”+“發展”的資助育人新模式。省教育廳早已將資助育人納入“十大育人”工程之一,在全省各級各類學校積極推進。自2014年起,我省多次組織開展資助育人論文徵集和課題研究相關工作,編印出版了《安徽省資助育人優秀論文選編》。2017年起,連續兩年設立省級資助育人研究課題。省教育廳還委託安徽師範大學組織編寫資助育人讀本,探索建立資助育人課程標準。

我省連續六年組織開展全省高校大學生“自立自強、勵志成才、報效祖國”演講比賽和全省高中階段學校學生“助學政策,助我成長”徵文活動,在高中階段以上學校每年開展資助政策“兩節課”活動。通過誠信教育和活動開展,受助學生講誠信、守誠信風氣逐年加強,誠信意識持續上升,誠信度得到顯著提升。如在國開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我省連續10年保持本息回收率全國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