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提升4% 2020年大華股份將與“狼”共舞

一方面,全球宏觀經濟下行、中美貿易摩擦、地方財政支付能力下降、企業資金回籠週期拉長等情況,一樁樁一件件都對企業造成沉重打擊,2019年的外部環境壓力重重。

另一方面,互聯網公司、ICT公司、CV公司等均參與到泛安防市場競逐中來,蛋糕分食戰競爭激烈,行業洗牌加劇。

內外夾擊情況下,大華股份(002236)2019年將中國區劃分四大業務板塊,根據多年對行業的理解及對業務邊界的把控,在市場上做出取捨,並通過精細化管理和高質量發展的經營理念,於4月3日交出了一張可圈可點的成績單。

G端B端業務增速高於平均水平

數據顯示,2019年大華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61.49億元,同比增長1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1.88億元,同比增長26.04%;整體銷售毛利率41.12%,同比增長3.96%;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16.01億元,同比增長67.55%,淨利潤現金流含量從37.77%增長至 50.2%。

整體來看,其業績實現穩健增長,內部精細化管理成果也開始得到體現;細分來看,大華股份能取得不俗的成績,與其持續的創新及精耕細作能力密不可分。

分產品來看,大華股份2019年解決方案實現營業收入136.16億元,同比增長11.47%,佔總收入的52.07%;產品實現營業收入106.49億元,同比增長9.08%,佔總收入的40.72%;其他實現營業收入18.84億元,同比增長11.64%,佔總收入的7.21%。

在解決方案方面,針對To G、To B、To C、To SMB四大業務板塊,大華股份均有面向不同客戶的解決方案提供。

比如,面向To G和城市級市場,其構建城市智能決策中樞和城市運營管理中心,提供政府公共服務、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治理、生態環境保護五大領域城市級業務應用,搭建城市智慧孿生的業務場景,助力城市實現善政、興業、惠民。

核心硬件產品方面,2019年大華股份在感知、智能、計算能力方面全面升級,深化核心技術與產品佈局,形成了睿界系列(前端智能產品)、睿思系列(邊緣側智能產品)、睿謀系列(計算中心產品)、睿暢系列(基礎網絡產品)等完備的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族群。

在創新業務產品方面,大華股份推出機器視覺產品及機器人產品,包括6500萬像素和1.5億像素的工業相機,2000萬像素的嵌入式智能相機,移動機器人、行業機器人等產品。

雖然創新業務未在財務報表上做單獨披露,但在業績說明電話會議中,大華股份相關人員進行了詳細說明。從營收規模上來看,華睿、華創、華橙三家公司已經初具規模。

其中,華橙2019年實現營收近5億元,今年會持續加強線上業務開拓,預計可實現50%以上增長;華睿聚焦智能製造領域,提供機器視覺和機器人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2019年營收超2億,預計今年會保持50%以上的高增長。

華創視訊是視頻會議子公司,2019年營收規模1.5億左右,此次疫情事件推動了遠程辦公、遠程教育市場的發展,給視頻會議業務帶來新的機遇,疫情防控期間華創與電信合作的天翼雲會議用戶數超200萬,預計今年也會有較大的增長。

分區域來看,大華股份2019年國內實現營業收入164.74億元,同比增長9.19%;海外實現營業收入96.76億元,同比增長12.8%。

對於國內外的市場情況及經營措施,大華股份做出了詳細解釋。

國內市場方面,從四大業務板塊來看,G端業務和B端業務增速均高於平均水平,其中大交通行業增速較高,主要得益於高速自由流專項中的出色表現,相關設備市場佔有率位列第一梯隊,金融行業成功入圍農行、工行總行集採招標項目,為後續的業務拓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SMB業務略有下滑,其中分銷業務因為採取主動控制風險策略而有所下滑,中小企業解決方案業務在不斷加大投入和推廣的基礎上逐季向好。

C端業務實現銷售收入近5億,2020年公司將加大線上業務開拓,消費端潛力有待繼續挖掘。

“2019年公司重點聚焦戰略產品營銷,策劃、組織戰略產品清網行動、百城產品推廣會等公司級戰役,戰略產品銷售同比增長92%;同時不斷加大行業業務資源投入,智能化產品滲透率快速提升。”

在管理體系建設上,完成客戶沙盤全面上線並推廣落地,實現價值圈定客戶的突破和覆蓋,初步形成了基於客戶沙盤的業務運作能力。

海外方面,從規模體量上來看,北美、拉美、亞太、歐洲等主要大區分佈比較平均,其中拉美、中東北非、亞太等地區銷售增速較快,尤其中東、拉美等地區項目型市場取得突破,通過迪拜HOC發佈會、東北歐交通巡展、智慧零售東南亞論壇等重要行業拓展,政府和零售行業大幅增長;北美、西歐一些地區因為中美摩擦影響,增速相對放緩。

2019年在海外渠道佈局繼續下沉,拓展海外集成商千餘家,在15個國家新增分支機構,銷售網絡不斷擴張,在匈牙利供應中心的基礎上新增墨西哥供應中心和荷蘭、迪拜等區域HUB倉(集散中心),支撐海外供應鏈與交付體系不斷完善。

大華股份表示,未來,面對國際政治環境的複雜性,公司將持續完善合規運營體系,包括網絡安全與數據合規、業務合規等,建立全面的出口合規體系。

在毛利率方面,國內市場毛利率達37.98%,同比增長3.09%;海外市場毛利率達46.48%,同比增長5.33%。

大華股份介紹,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①是產品結構優化,一些智能化和戰略產品佔比提升,海外渠道管理體系不斷完善;②是供應鏈管理能力提升,產品實現降本。另外,匯率波動對海外毛利率產生1.3%的正向影響。

費用方面,2019年期間費用率28.64%,費用增速19.19%。其中研發費用率達到 10.69%,研發費用增速22.35%,研發投入持續加大,費用結構進一步優化。

目前,創新仍然是大華股份發展重要的源動力與核心競爭力,未來大華股份也將持續走在在行業技術發展的前沿,以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

2020年的危與機

2020開年,突發的疫情已經成為全球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本次疫情期間,大華股份快速成立專項應急小組,組織供應鏈、研發、市場形成緊密團隊,快速響應推出熱成像人體測溫初篩系統,目前該方案已供應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

同時,大華視頻會議系統成功助力國家衛健委與世界衛生組織以多地視頻連線形式舉辦疫情防治經驗國際通報會。疫情之下,大華股份始終堅守一線,用科技力量助力全球疫情防控。

大華股份表示,一季度以來受疫情影響,公司傳統產品需求承壓,尤其海外業務出現清關時間延長、部分地區邊境關閉甚至封國封城、航班大量取消、物流倉位緊張等各種困難,短期來看疫情的全球大規模爆發將對企業正常經營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目前,對於疫情嚴重的海外子公司,主要採用線上辦公,保證會議和培訓正常進行,必要情況下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為客戶進行現場安裝調試工作,儘可能維持業務穩定運營。

危與機總是共生並存的,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一方面,疫情監測、防控智能化等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加速落地,市場朝著數字化、智能化方向演進;另一方面,通過測溫防疫產品的成功導入,拓展了全球的價值客戶群,樹立了高科技、高可靠的品牌形象,從長遠來看,這些都是危機所帶來的更加寶貴的機遇。

大華股份表示,雖然今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將對全球經濟產生較大影響,政府和企業投資增速可能會受一定程度抑制,但疫情的爆發與防控也凸顯出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的重要性。

同時,隨著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5G、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應用,以及視頻技術的不斷迭代更新,視頻能力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的業務應用中,未來將是一個以大數據治理為基礎,圍繞城市高效運作與精準治理的智慧經濟社會。

在這樣複雜嚴峻的大背景下,龍頭企業因為具備全要素競爭力和資源整合能力,且經過疫情的洗禮,供應鏈應對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抗風險能力不斷加強,未來行業將會加速洗牌,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提升自身抵抗力,安全過冬,待到疫情好轉,厚積薄發。

疫情挑戰下的應對措施

受疫情影響,2020年企業在供需兩側均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

在供應端,國內疫情初期,面臨上游原材料短缺、部分電子元器件漲價、產線工人無法及時返工和物流限制等一系列問題。

面對挑戰,大華股份積極開闢備用供用商,拓展上游來料渠道,保障供應安全。電阻、電容、DRAM等原材料都有一定幅度的漲價,對於中低端產品會有一些影響,對於高端產品影響較小,今年公司將持續推進供應鏈精細化管理,整體比去年還要下降。

在人員保障方面,及時開通大華復工人員返廠專線,確保人員安全到崗,快速恢復產能。2月17日復工後,公司相關產能不斷爬坡,現基本可以滿足疫情防控相關需求。

3月海外疫情爆發後,初期在供應上主要面臨海關、港口通關遲滯、增設關卡和額外檢查,物流費用漲價,貨運成本上升,航班大量取消等影響,導致貨期交付延長;後期隨著海外疫情態勢升級,疫情嚴重地區相繼採用嚴格的封國封城措施防控疫情蔓延,且根據中國民航局通知,3 月底開始我國與外國通航班次也受到嚴格限制,這些不斷變化的各國政策都對海外業務產生了一定的衝擊。

在需求端,測溫產品的國內訂單率先在2月爆發,隨著各單位復工復產和學校復課,國內訂單預計在二季度會有所回落。

海外訂單方面,現階段各國的疫情發展處於不同階段,如:疫情嚴重地區,在測溫需求上對於所有人員的出入區域,包括車站、機場等交通樞紐,以及商超、寫字樓等場景都會需要進行人員體溫測量。

而對於疫情初期階段地區,如非洲、拉美等地區,目前需求集中在機場等場所。日韓等國疫情基本控制後,大範圍的復課預計也會帶來一定的訂單需求。

同時,受國情、用戶習慣、防控力度、購買能力等因素影響,海外各國對熱成像測溫設備的需求相對國內還是要弱。

在傳統產品方面,受疫情影響,整體需求承壓,尤其渠道及中小企業業務跟宏觀經濟關聯度較高,受影響較大;G端業務和大B端業務短期受疫情影響,部分項目招標計劃延後,部分已開工項目進度放緩。

對此,大華股份表示,雖然整體來看短期內新冠疫情的爆發確實對公司業務造成一定衝擊,針對這些挑戰,公司快速出臺相關應對措施:針對相關地區,採取費用優化措施、開展各項業務線上運作轉型、降低供應鏈備貨週期、優先預付款供貨、通過DSO逾期率加強客戶資質評估,管控逾期和壞賬風險,保證項目質量和現金流安全,力求平穩度過特殊時期。

學會與“狼”共舞

隨著 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多維感知等多種先進技術的發展和助力,行業內涵已經從視頻監控延展到以視頻為核心的智慧物聯產業,行業邊界被打破,視頻行業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

基於對視頻賽道前景和空間的認同,華為、BAT 等企業紛紛入局。而2月25日,宣佈要在三年內做到安防行業前三名的華為安防官宣改名為“華為機器視覺”,隨後3月的分銷大會上,又高調宣佈將在2025年成為中國安防分銷市場的NO.1玩家。

一直以來,渠道業務是大華股份傳統優勢業務之一,對於華為的高調口號,大華股份表示,我們要高度重視,要正視對手,同時要善於向對手學習,一切以數據為支撐,對比自己和對手在具體業務中的表現,正視差距,分析原因,努力超越。

同時要學會與狼共舞,讓自己具備狼性精神,通過碰撞,倒逼意識與能力升級,實現自我進化,緊抓以客戶為中心這條生命線,面向行業創新應用,不斷為客戶創造新的價值。

總體來說,行業的本質還是無數細分領域的總和,需求零散且非標,要求企業能夠貼近客戶業務一線,快速響應,持續服務,同時對於產品種類豐富度和場景適配性要求非常高,人力成本和現有的規模化銷售形成了行業的重要壁壘。

而大華股份最大的護城河在於具備品類繁多的產品的快速研發、迭代、供應和交付能力以及與之相匹配的組織體系。公司的長久發展,最終還是取決於是否能切實滿足客戶需求,核心競爭力在於可以提供面向市場客戶需求的端-邊-雲整體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