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脂點黃斑病的危害,黃斑病預防手冊


柑橘脂點黃斑病的危害,黃斑病預防手冊

柑橘黃斑病預防手冊

環境溼度是直接的發病因素

脂點黃斑病病菌的子囊殼在潮溼環境下,吸水膨脹釋放子囊孢子,並借風雨傳播。因此長期降雨有利於病菌的形成、釋放和傳播。

結果表明,降雨量與脂點黃斑病的發生有密切的相關性,降雨量越多則病情增長率就越高。

在脂點黃斑病發生嚴重的果園內,我們經常能發現大量積水,並伴隨漚根黃化的現象。

持續降雨、洪澇災害等天氣狀況發生時,若果園缺乏良好的排水系統與措施,將大大提高脂點黃斑病的發生。

不少柑橘區多以水田種植為主,以前種水稻,現在改種柑橘。水稻土粘重大,保水能力強,地下水位高,也是造成積水難以排出,容易滋生病菌的原因之一。

柑橘脂點黃斑病的危害,黃斑病預防手冊

環境溫度影響發病時期

脂點黃斑病病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

3-4月春季氣溫回升,清明前後多雨天氣是病菌的第1個侵染高峰期。

病菌具有潛伏侵染性,從新梢嫩葉的氣孔侵入葉片,潛伏期2-4個月。

5-6月溫暖多雨,是病菌的第2個侵染高峰期,及春梢發病高峰期。

8-10月秋梢萌發期是病菌的第3個侵染高峰期,及夏梢發病高峰期。

病菌以危害夏梢最重,春梢、秋梢次之。

柑橘脂點黃斑病的危害,黃斑病預防手冊

脂點黃斑病的危害

1、病菌從葉片氣孔侵入,導致葉片黃化,影響光合作用

2、病害發生後期,從9月開始造成大量落葉,衰弱樹勢,嚴重時導致大量落果。

3、傳播速度較快,在溼熱環境下,單根枝梢發現病斑後若不及時處理,15天后將全樹

防治方法

農事操作

1、做好排水措施,及時清理果園積水,預防病菌的形成和釋放。

2、加強栽培管理,合理修剪,保持果園良好通透性,及時掃除落葉並集中燒燬。

3、增施有機肥和多肽或海藻素葉面肥,增強樹勢,提高果園抗病力。

4、9-11月是紅蜘蛛危害高峰期,注意蟎類的防治,防止病菌從葉片被啃食的傷口中侵入。

柑橘脂點黃斑病的危害,黃斑病預防手冊

化學防治

1、新梢葉片展開後,可選擇內吸性較強或成膜性較好的藥劑進行預防。如使用30%吡唑醚菌酯4000倍37%苯醚甲環唑3000倍,或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750倍,噴布第1次進行預防;隔20天后噴布第2次藥劑;隔30天后再噴布第3次;共2-3次。

2、病情較為嚴重時,可選擇使用氟硅唑、氟環唑、戊唑醇等治療性較好的藥劑,10-15天噴布1次,輪環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