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棺材,升官發財

聽說奶奶的壽材被移到光天化日下襬著。[驚訝][驚訝][驚訝]因為是晚上聽到消息,所以我沒有去看。

我只知道那是奶奶60大壽以後就準備的 了。是奶奶的要求的,應該是柏木的吧,我只知道刷的是紅色的漆。在院角那個一直被棄用的算是豬欄的瓦棚屋裡擺了二十幾年快三十年了。爺爺81歲去世了,不然今年正好90整。奶奶今年87,身體硬朗精神矍鑠,不僅能夠自理,還能管事,自然是修了福氣的!

老人一直很能幹,左鄰右舍莫不稱頌。她是鄧家的大家長和靈魂。[強][強]下放後76年回到城裡後,奶奶和爺爺就買了機器在玉帶橋那邊打棉被。我的印象中爺爺揹著一張弓,亦或是爺爺和奶奶各站在2.5*2.5米的對角上用一根長竹竿拉線扯線。機器就是專門用來打棉花使它蓬鬆的吧,奶奶戴著帽子和口罩忙活。辦工商辦稅進貨收錢等各種拋頭露臉的事,都是奶奶做,爺爺是完全不管的。[捂臉]四個兒子成家兩個閨女出嫁,全由奶奶操持。[強][強]在我沒搬離孃家前,四代人的戶口、身份證等重要資料什麼,也都是奶奶統管,開證明、換證或社區交衛生費交醫保一向也是奶奶負責走腳辦事。奶奶的手工活也相當好,一大家老老小小都穿過他做的手工千層底布鞋,縫縫補補的事也都依賴她,我在家上學寄宿時的被子被套也全是奶奶準備的。我第一次拿棒針,織的髮帶,也是奶奶教會的。洗衣服用腳盆和搓衣板,幾十年到現在還沒變(你想一想這幾十年洗了多少件衣物?)做好吃的也很在行,有幾個特色菜我印象很深。每年大年初一都是一大家子集合在奶奶這吃飯。過年吃的臘味合蒸(臘腸臘肉小腸豬血丸子香乾),我一直覺得還是奶奶弄的好吃,因為臘瘦肉不幹不幹柴不塞牙,臘香腸也是肥瘦正好。過年是必備做甜酒的,不知道奶奶以前用來蒸糯米的那個甄子還在不在?[捂臉][捂臉]爺爺最愛吃的一道叫做黴豆腐,就是把新鮮的那種油泡豆腐用袋子紮緊放在鍋裡面捂一夜,第二天拿出來再炒,我覺得這真是一段很奇怪的菜,但是卻又很神奇的好吃。還有些菜我後來一直都沒吃不到過,例如把那種泡在罈子裡面的酸辣椒一個一個的用油煎得軟爛,酸辣可口,下飯那叫一個爽。[呲牙]黑豆豉蒸排骨,酸辣粉絲,特製肉丸湯,尤其懷念小時候坐在門檻上端著大碗吃的清燉馬鈴薯或芋頭,又粉又香。[色][色]奶奶自創的菜式我都喜歡,很多都是就地取材,即使是用麵粉或者是糯米粉做耙也有蒸煎煮炸各種花樣。(原來我小時候愛折騰各種吃的,怕是遺傳奶奶的吧)奶奶的心靈手巧卻沒有一個子女或者是後輩能夠揀上。[捂臉][捂臉][尷尬][尷尬]

奶奶年輕就是個美人,即使現在依然是個美人。主要名字起的好,奶奶名叫美榮(容)[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原本就是出生在大戶人家,地主家庭的小姐,雖然在那個年代沒有太高的文化,但是卻抹不掉那種似乎與生俱來的大家閨秀的風範。奶奶為人,既善良細緻體貼,又有那種凜然不可侵犯的風骨。奶奶的形象從來都是服貼整齊端莊,幹活做事又是那種乾淨利落相當敏捷的人。奶奶是我崇敬的人。

天快黑的時候,爸爸看到奶奶悄悄的出去了很是擔心。過了幾分鐘她回來了,她極力隱藏的那種委屈和傷感刺痛了我。[流淚][流淚][流淚]而我卻無法寬慰和做些什麼。(因為後來那個院腳分給了小叔,他們現在要拆了那個棚子建些什麼吧。但就這樣不打招呼或者是不有分說的就把棚裡的壽材搬到外面擺著,據說連塊雨布都沒蓋,做的有點過火吧?小嬸比較厲害,奶奶的心酸無奈,沒有一個兒子媳婦女兒女婿或者是孫子孫女能幫她開口說上一句)我也很悲哀,我只能在心裡祈願您想開點,一如既往的淡定從容。

棺材並不是不祥之物。相反,老人們都很重視自己的壽材,有很多人在一過六十就提早給自己準備好,每年新年的時候還會貼上福字,天氣好還可能抬出去曬曬。棺材棺材,升官發財!奶奶,你是福如東海的嘞!

棺材棺材,升官發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