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肢解”了中國人的新年

2020年庚子鼠年的新年不算太平,因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舉國上下陷入人人自危的窘境。病毒因何而來,如何傳播擴散這麼迅速,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恐怕不是你我小小百姓說得清道得明的,那些心中有數、腹內門清的“明白人”卻又不能也不敢說破講清吧。

是什麼“肢解”了中國人的新年

圖自網絡

是什麼“肢解”了中國人的新年

圖自網絡

客觀點兒看,這畢竟是多年不遇的突發事件,先期的場面混沌些也沒什麼,只要積極響應國家之號召,不再胡吃海塞、滿世界瞎逛亂竄,循循度日,就一定能共克時艱。

所以,無論如何,這鼠年新年還是要過的。

可靜下心來想想為何又覺得這個中國人傳承幾千年最驕傲最盛大最無可比擬的節日,味道越來越淡,幾近雞肋了呢?

因為,中國人的新年被悄悄“肢解”了!

是什麼“肢解”了中國人的新年

圖自網絡

以前,我們為什麼喜歡過年,因為新年充滿了期待感、儀式感。

首先就是吃。民以食為天,這”天“在節日期間就更顯得神聖。從進入臘月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張羅過年的吃食:買豬肉、宰雞、殺魚,炸丸子、炸排骨、燉肉燉雞燉魚、蒸年糕、蒸紅棗饅頭、蒸方子肉......大人們料理食材忙得不樂乎,小孩子負責看鍋燒火間或偷吃些零嘴兒更是妙不可言。農家院每日間炊煙不斷,香味飄散在街巷衚衕,經久不息......快樂和幸福就在這絲絲縷縷的油煙裡渲染。


是什麼“肢解”了中國人的新年

圖自網絡

是什麼“肢解”了中國人的新年

圖自網絡

是什麼“肢解”了中國人的新年

圖自網絡

如今,再不是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吃喝不愁更無需動手,平常日子裡就翻著花樣的琢磨吃什麼怎麼吃,雞鴨魚肉早就膩了。於是愛走點偏鋒喜歡來點野味,所以吃著吃著就惹出禍端來也不足為奇......新年也流行網上點餐或者酒樓包桌年夜飯,就圖個大家省事。飯菜還是那些飯菜甚至更豐盛更奢華,但是少了那些燒柴添火、家人協作的場面,靈魂既逝,就永遠也別想品出哪怕一絲新年的味道了。

是什麼“肢解”了中國人的新年

圖自網絡

其次是儀式感。以前過年,過的是盼頭。一身新衣服、一串鞭炮、一封壓歲錢,一件件新奇的年貨,都是盼頭。

大人給買的新衣服,無論貴賤,三十晚上就早早放在床頭,就盼著初一一大早穿上,有種“黃袍加身”的自信和榮譽感。母親總是催促著父親去放鞭炮,因為初一早晨的餃子只有伴著噼啪的炸響才能下鍋。天還沒有完全亮透就出發去拜年,父親在路上總是不厭其煩的指給我,這是三叔家,那是二伯家,村東頭還有個本家老奶奶別忘了......拜年是為了記得感恩尊重長輩不忘本。吃完午飯,下午到城裡有廟會,什麼都新奇什麼都值得玩味。

是什麼“肢解”了中國人的新年

圖自網絡

是什麼“肢解”了中國人的新年

圖自網絡

是什麼“肢解”了中國人的新年

圖自網絡

今時今日,穿新衣、看春晚早就沒了新鮮感,鞭炮煙花禁止燃放,拜年、走親戚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參與,許多的廟會也被扣上擾亂社會秩序的大帽子取締了......當這些承載中國人感情寄託的儀式漸漸消失後,年是什麼?年味又在哪裡?

更深層次的是,社會觀念的深刻變化正在從根源上“殺死”中國新年。快節奏的生活、金錢至上的社會價值觀打破了人們對新年的傳統繼承。小時候盼過年,長大了怕過年。在最長七天的假期裡,飛機火車汽車輾轉騰挪,聚會的話題總是離不開車房、薪資、工作、結婚、孩子......越來越多的人不敢回家了。


是什麼“肢解”了中國人的新年

圖自網絡

有人說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叫事,可是這世上有99%的事都必須用錢解決,唯一不能解決的就是沒錢,何其哀哉!


是什麼“肢解”了中國人的新年

圖自網絡

當新年沒了儀式感,沒了渴望和期盼,與金錢、壓力糾纏不清的時候,年味確實淡了。但我們仍舊不知疲倦的回家,過年!又彷彿年味還在,只是越來越被埋沒在心底,埋沒在曾經的舊時光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