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小明案例督导

——对于心理学这个庞大的体系,你可能踩了多年的坑而不自知。

——听小明为你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引子

我看到一个学员提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确是我们上一次在讲的时候没有展开的内容,因为这个内容是挺难的,它涉及到了一个拉康流派的精分的内容。

之前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学过拉康的精神分析,对拉康精分也不太懂。

拉康精神分析是比较深的,国内学拉康的人也有,但是学懂的人很少,因为拉康那种学科的体系,表达方式和一般的不一样,他的表达方式很晦涩。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也说不清楚,可能也是一种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所以就导致很多人都学不太懂,再加上学他的东西都要有很好的哲学功底,其实对心理咨询师要求很高的,所以中国真正学懂拉康的人还是很少。

这个问题,为什么说它涉及到的一个拉康的内容?

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之前讲过一个内容,用身体做能指的滑动,还提了几句话的。

大家可以把这句话先写在你的笔记本上,然后我们来一边回答问题,一边来讨论。

关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身体的表达和行为表达的区别,我们其实谈到了材料这两个字,在精神分析里面是有一些特定含义的,指的是精神分析工作的地方是潜意识内容,它一般不对人的意识内容进行工作。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过去认知治疗是不对潜意识进行工作的,行为主义是不对意识进行工作的,但是后来大家可能也看到了各流派之间的长处,所以就导致行为主义就和认知治疗开始有了一些结合,所以现在的认知治疗和行为主义往往就结合到一起了。

换句话说,也就是行为主义也开始去动人的意识部分了,它就和认知治疗合在一起了。

过去的认知治疗只动人的意识部分,而不去讨论人的潜意识这块。

因为其实行为主义包括认知治疗都是不太赞同人的潜意识这些东西的,特别是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大脑是个黑箱,意思就是你不可能搞得清楚人大脑里面产生了什么样的机制!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事实上我们上次给大家说,我们说弗洛伊德发现人的心理机制,第一个机制是压抑机制

其实关于这些机制,因为现在心理科学没法对机制展开研究,就是我们没法去研究压抑机制是如何实施的办法,的确某种程度上讲是个黑箱。

我们无法去研究它的机制如何展开,所以就导致像弗洛伊德的这些人的心理机制,这些东西到目前为止,学院派心理学一般也是不承认的。

你们也在学院派心理学书上看到,就是像压抑这些词汇,即使有,它所代表的含义和弗洛伊德所代表的含义,其实并不是一个含义。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01

那么说到这里之后,大家特别要警惕在学习心理学里面很容易出现的一个大坑,就是概念的问题。

心理学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你们一定要记住,如果说心理学里面有什么学科是统一的,那么心理学里面大概只有一种统一,就是精神分析内部可以算是比较统一,它有一些相同共同使用概念。

比如说只要是精神分析的流派,它肯定都相信潜意识,对吧?

都有潜意识或者叫作无意识这个词。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无意识和潜意识这两个概念,其实它也有一些微小差异,但是现在大家慢慢用的,用久了大家就把差异抹杀掉了,也就不再去仔细的分辨,无意识和潜意识有什么差异,把它看做是一回事了。

所以说不管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还是弗洛伊德的经典心理学,还是后来的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但是我是把客体关系、自体和弗洛伊德全把它划到传统精神分析的。

因为在我看来,比昂和拉康才真是对精神分析进行的一些完全的大的革命和革新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所以不管这里面哪个流派,至少有一件事他们是相信的,就是他们都相信潜意识,这是他们共同的概念。

然后弗洛伊德和拉康有共同之处,他们都相信力比多。而且弗洛伊德和拉康共同之处还在于弗洛伊德和拉康都同意,不仅有力比多,而且仍然把性的力比多看做是一个很主要的动力的源泉。

这是弗洛伊德和拉康之间的共同之处。

关于不同之处,我们以后再给大家展开,现在先说相同的部分。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那么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他们也相信力比多,但他们相信的力比多已经不再是性力比多,他们相信的力比多,就是我们前两讲给大家反复讲的、关系驱力和性驱力之间的差异。

也就是说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他们所相信的驱力系统主要指的是关系驱力,而不是一个性的力比多驱力。

所以虽然大家也用力比多这个词,但是力比多词的含义和大家所默认的范围是不一样。

那么学院派心理学基本上不承认潜意识这个词,学院派心理学这些年也展开了一些对所谓的潜意识词的研究,但是因为在学院派心理学里面,一个人嘴上谈潜意识,马上就意味着你不科学,或者叫做你不正统,或者叫做你不是我们学院派心理学的人该说的话。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你想想,如果我要是在上大学的时候、上研的时候,我论文答辩,我假如说冒出个潜意识,我这个论文很可能就通不过了。

你就可见学院派是多么反感像这样的一些不科学概念,因为没法被测试,也没法被观察,没法被科学研究的概念,那就是不科学的。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02

我有一次参加一个学院派心理学的心理学会,有一个我们国家很老一辈的心理学专家,是留苏回来的,我国第一大的心理学大师基本上是留苏的。

我们国家在建国之前也有一些从西方学心理学的人,从西方学心理学的,比如说大家知道的朱光潜,当时在一九零几年的时候翻译过变态心理学的纲要,

这里面主要就是弗洛伊德催眠的、弗洛伊德的变态心理学的、弗洛伊德的谈话疗法的一些很基本的,但是有一些很基础的概念。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其实那本书挺好的,是一九零几年已经在咱们国家就开始翻译了,那是中国算是最早的从西方引进的一些心理学。

后来从西方引进心理学,当然,随着留学生所以就一直都有,但是到了解放之后,我们的心理学就从苏联引进了。

但是在解放之前,其实我们从苏联也在引进心理学,只不过解放之前从苏联引进了心理学,它不都是用在大众的,它是用在军事政治的这些领域。

比如说那时候派到苏联去学习的,主要是比如说军队的一些重要的一些人,比如说你看大家知道陈庚这些都是在苏联学习过的,这些都是要学习最基本的和心理有关的一些内容,这是都有的。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那么1949年之后,我们整个教育体系全转向苏联模型,苏联的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还不一样,因为苏联它是为了证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心理学和西方经济学不一样的内容,所以苏联搞出了一套不一样的心理学。

我讲这点东西的意思,就是想让大家把这个心理学的轮廓梳理一下,所以说从49年之后,我们就开始学习苏联的心理学。

苏联的心理学也不讲究潜意识,一般来说也不讲究这些进行分析的一些东西,苏联的心理学他重点讲的是关于社会心理学,也就是在人数更多的情况下的一个心理学。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03

心理学的分类,大家得有一个基本的分类。

我们一般来说,如果用研究人数的多少来看,我们至少可以把心理学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个体心理学

研究个人的。

研究个体的心理学主要倾向精神分析,其实心理咨询各流派都是研究个体的。然后是还有西方的一些心理学,也基本上是研究个体的。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第二类:社会心理学

西方人也有社会心理学,但是在社会心理学里面,苏联研究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包括像维果斯基,由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其内容用到教育心理学里面去了。

所以这些都是研究人数比较多的心理学,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它针对的不是个人,它针对的是一个组织和更多的一些群体,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心理学科都研究大样本的,就是一个社会、一个单位、一个组织这种情况。

那么这和西方的以个人为主的心理学就不太一样,这是一个差异。

当然西方也有一些管理心理学会涉及到一部分的组织,但是和社会主义的这种组织还是有差异。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第三类:群体心理学

这种心理学实际上创始人应该是勒庞,就是法国的著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民族心理学的人,他搞出这个群体心理学,但是他没有展开研究,他只有论断,就说只有命题论断,没有具体研究过程。

现在互联网时代,玩的全是群体心理学,所以可以把心理学分为三大类:

1.个体心理学;

2.较中型规格、中等规模的群体,社会心理学;

3.更大量群体,就是互联网心理学。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04

各流派区别非常大。

潜意识这个内容是精神分析各流派都同意,那么拉康和弗洛伊德相同的,对于人的这些心理过程,拉康也相信有一个性的驱动力的过程,就是有性的力比多。

性的力比多做为一个动力系统,我从我的内心发出一个力比多,动力系统,然后向外,指向外界。

力比多指向内部可能会导致自恋。如果这个力比多指向的是一个死亡的客体,或者是一个丧失之物,或者是一个失去之物,他会导致抑郁症和自杀。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那么这个力比多如果指向的是某一个客体,虽然力比多都是指向外界,本来是挺好的,

但指向外界时候,如果你发生一种现象,就是固着,你的力比多就具有很强的粘性。

这个粘性你们还记不记得,我上次说过口香糖,为什么用口香糖去比喻力比多?因为它具有一定的黏性,但这个粘性不可以过粘,如果过粘就像那种3M胶一样,就是最好的胶水,它粘上之后就脱不掉了。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如果这个人的力比多,它指向了某一个外界的客体,外界的一个东西,如果他脱不掉,就会导致更严重的情况,就是这个人产生固着,对关系,对外界的某个人产生固着。

像这种固着,弗洛伊德特别是客体关系流派,研究的力比多指向的是外界。

赵小明:学懂心理学真的很难?带你了解这三大类马上就清晰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